傅抱石優秀書法
傅抱石在藝術上崇尚革新,他的藝術創作以山水畫成就最大。在日本期間研究日本繪畫,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融會日本畫技法,受蜀中山水氣象磅礴的啟發,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畫藝術家。下面是我為妳整理的傅抱石優秀書法,希望對妳有用!
傅抱石優秀書法欣賞
傅抱石優秀書法圖片1
傅抱石優秀書法圖片2
傅抱石優秀書法圖片3
傅抱石優秀書法圖片4
傅抱石的重慶歲月
1937年,抗戰爆發後,傅抱石應郭沫若之邀,於1938年進入國民革命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工作,後隨三廳撤至重慶。在重慶,傅抱石迎來了他藝術創作的第壹個高峰期。
1939年4月,傅抱石攜全家來到重慶,住在沙坪壩金剛坡,此後他常在畫上題署?金剛坡下山齋?。在初到重慶的壹年裏,因為政治部的工作沒有展開,傅抱石有了壹個全力畫畫的機會,並利用這壹時機,創立了自己的畫風。同時,他又開始了美術史論的研究,以期通過學術研究來論證?中國美術的精神,日本是不足為敵的?,從壹個側面鼓舞了抗戰時期國人的信心。這壹年,傅抱石看到日本的《改造》雜誌上發表了橫山大觀的壹篇題為《日本美術的精神》的文章,對其中有?聖戰?的言論十分不滿,撰寫了《從中國美術的精神上來看抗戰的必勝》,鮮明地提出?中國美術是?日本美術的母親?,並指出中國美術有三種偉大的精神:?第壹,中國美術最重作者人格的修養;第二,中國美術在與外族、外國的交接上,最能吸收、同時又最能抵抗;第三,中國美術的表現,是?雄渾?樸茂?,如天馬行空,夭嬌不群,含有沈著的、潛行的積極性。這三種特性,擴展到全民的民族抗戰上,便是勝利的因素。?這壹時期,傅抱石還編著了《明末民族藝人傳》,同樣表達了傅抱石胸中的民族氣節。傅抱石在重慶時期的作品,分為人物畫和山水畫兩部分。人物畫主要表現歷史上的影響的人物和人物故事,如屈原、蘇武、石濤,同時也以古代優秀詩篇為創作的題材,如《琵琶行》、《長幹行》、《唐人詩意》、山水畫以《夏山圖》為代表。
1942年6月,傅抱石創作了《屈子行吟圖》。畫面上,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行走於浩渺的煙波上,似乎可以聽到屈夫子驚天地、泣鬼神的吟詠,表達了?百代悲此人,所悲亦自己。中國決不亡,屈子芳無比?的主題。郭沫若稱這幅畫和歷史劇《屈原》有異曲同工之妙,並為此畫賦詩,成為壹時的美談。
1944年9月,傅抱石創作出代表作《夏山圖》,這件作品是難得壹見的落拓大幅,狹長高曠,說是表現唐人詩意,更多的還是蜀中山水秀美的景致,用筆瀟灑,用墨酣暢,並將水、墨、色融合壹體,尤其是作品中的墨色表現,濃墨處濃黑透亮,淡墨處秀逸而朦朧,蓊郁淋漓,氣勢磅礴,此外,作品中傅抱石用筆也變化多姿,在墨色將幹未幹時,以散鋒亂筆盡情揮寫,體現了傅抱石用筆經典特征,也組成了作品畫面的有機節奏,正如畫家張安治所評論的:?壹大片大片的水墨,簡直是西洋印象派以後的作風,畫山石的皴法亦前無古人,隨意縱橫,信筆點染,卻已做到物我忘我,離形去智的超然境地。是?前無古人的奇特之作,畫風雄肆奔放,筆飛墨舞,皴法則師心獨創,於古人幾無跡可求?。此幅《夏山圖》作者自識?甲申九月新喻傅抱石寫唐人詩意於重慶西郊金剛破下山齋?。為傅氏?金剛坡?時期的山水畫創作之代表。?金剛坡?時期傅抱石也迎來了其藝術創作的第壹個高峰。抗戰爆發之後,傅抱石應郭沫若之邀1939年傅氏攜全家遷往重慶,寓居沙坪壩金剛坡下,直至抗戰結束,這壹時期的傅抱石,全力以赴投入藝術創作和藝術教學。這壹時期的作品,皆會題署?重慶西郊金剛坡下寫?的字樣。《夏山圖》亦如是。在?金剛坡?時期的作品中,堪稱大尺幅,而其題簽也為傅抱石親自書寫,可見對其重視程度。更為值得壹提的是,早在1997年,這件作品就曾由上海某知名拍賣公司拍賣,並以圖錄封面的形式重點推薦。當時,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還未對近現代書畫做出限制出境的具體規定,但在那次拍賣時這件作品卻被打上了星號,寓意其極為重要,要留在國內。據了解,傅抱石《夏山圖》在十幾年後重返拍場,估價超過千萬元。
同年9月,傅抱石又以詩聖杜甫的代表作樂府詩《麗人行》為題,創作了世紀名作《麗人行》。徐悲鴻贊此?乃聲色靈肉之大交響?,壹語點出此畫真諦。後,張大千題此畫:?開千年來未有奇,真聖手也。色勒衣帶如唐代線刻,令老遲(陳老蓮)所作亦當檢衽。?作品表現了楊貴妃家族三月三外出郊遊時的盛況,?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真遠淑且真?,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時政腐敗。無疑,傅抱石此時此地的表現,所指是顯而易見的。
傅抱石重慶時期的人物畫以形求神,刻意表現人物的內在氣質,雖亂頭粗服,而矜持恬靜。表現金剛坡下、成渝道上的秀美景色,反映巴山夜雨的情景意趣,成了傅抱石這壹時期的山水畫創作的主題。他繼承宋畫的宏偉章法,取法元人的水墨逸趣,暢寫冊水之神情。而他的畫法也壹變傳統的各種皴法,用散鋒亂筆表現山石的結構,形成了獨特的?抱石皴?。這種皴法以氣取勢,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也了傅抱石?打破筆墨約束的第壹法門?。
1945年8月15日,是中國近代史上的壹個重要的日子。這壹天,曾經蹂躪了中國人民八年的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傅抱石舉起酒杯,用他特有的方式慶祝民族的解放。當年10月,他和全家離開了居住了近七年的重慶?金剛坡下山齋?,隨中央大學遷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