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空氣凈化器”戴在頭上,戴森發布可穿戴黑科技 - 鈦快訊
鈦媒體App 3月30日消息,戴森正式發布了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這也是戴森首次進軍可穿戴設備領域。此次推出的新品除了具備空氣凈化功能以外,還支持主動降噪技術,可同時解決城市空氣質量和噪音汙染問題。
在與戴森工程師的溝通中,他告訴鈦媒體App,2009年戴森推出第壹臺無葉風扇後,工程師就將研發重心從單壹的空氣的流動轉移到利用潔凈空氣來對室內進行升溫或降溫。戴森於2015年推出了第壹臺凈化風扇,此後陸續研發了清除甲醛、潔凈加濕和整機HEPA過濾等技術。
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將是戴森接下來的重點產品,也是戴森進入可穿戴和音頻領域的第壹步,可為用戶隨時隨地提供高質量的過濾性能。
科技 | 鈦快訊" img_height="741" img_width="1446" data-src="//imgq8.q578.com/ef/0331/0a53f55d1345750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據戴森工程師介紹,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已經花費了6年時間進行研發,期間已經設計了超過500個原型機,與壹般口罩不同,它搭載高性能濾網和兩個小型氣泵,可以在不接觸面部的情況下輸送潔凈空氣。耳機支持4種空氣凈化模式:低速模式、中速模式、高速模式和自動模式。
由於不同的運動水平會產生不同的呼吸模式,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搭載了加速度檢測器,在自動模式下,其凈化速度可以在高速、中速、低速之間自動調節,另外在面罩拆卸後,產品也可以作為普通的主動降噪耳機進行使用。
具體到配置方面,在耳機兩邊耳罩中各有壹個壓縮機將空氣吸入雙層濾網中,為壓縮機提供動力的馬達是目前戴森所有產品中最小的,同時也是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研發的難點之壹。除了負責吸入空氣以外,兩顆馬達還會降將兩股凈化後的氣流通過無接觸式面罩輸送至佩戴者的口鼻處。
科技 | 鈦快訊" img_height="1115" img_width="1532" data-src="//imgq8.q578.com/ef/0331/ed1fb8fdd474a342.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而這種無接觸式的氣流輸送方式,也是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的核心技術之壹,要想做到這壹點,首先要優化面罩的幾何形狀和彎度,以及輸送兩股氣流的中央網格,***同確保在側風環境下也能有效地將過濾後的潔凈空氣輸送至佩戴者口鼻處。
因為缺少現存的測試方法,戴森工程師還專門開發了壹個仿真人體呼吸模型名為“ Frank”,它搭載了機械肺和傳感設備。Frank可以在壹個控制艙內模擬人類的呼吸模式‘吸入’汙染物,然後,工程師通過測量Frank鼻咽處的汙染水平,以確定產品對顆粒物的過濾效率,否則這些顆粒物將最終進入Frank的人工肺中。
在過濾技術方面,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的濾網采用雙層結構,其中帶負電荷的靜電過濾媒介可以捕獲過敏原等超細顆粒物,以及交通道路、工業燃燒和建築施工過程中等產生的顆粒物。另壹層富鉀碳層濾網則可以捕獲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等城市氣態汙染物。
科技 | 鈦快訊" img_height="776" img_width="1130" data-src="//imgq8.q578.com/ef/0331/0c17e81e7594a696.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同時,為了能夠隔絕噪聲以及提升音質表現,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還配備了ANC主動降噪技術,支持3種主動降噪模式,而在聲音的調教方面,戴森工程師表示,新品將會註重低失真和中性頻率響應。
佩戴方面,作為戴森首款可穿戴設備,戴森工程師測試了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與不同頭部形狀的適配度,這也為耳機頭帶的夾緊力、面罩的幾何形狀和材質,以及設備的可調節性等提供參考。
此外,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也是由戴森全球技術團隊***同打造的產品,由來自英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的工程師團隊***同研發設計,其中來自東南亞的工程師負責軟件的開發,以確保流暢的用戶體驗,並提供智能、切實的空氣和噪音汙染查詢功能。
戴森在開發中也考慮到了耐用性,與所有戴森機器壹樣,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也經過了包括溫度測試、跌落測試、材料和織物的磨損測試、按鈕牢固測試等。除了在英國測試之外,戴森馬來西亞研發中心的檢測工程師也在相較於英國溫濕度更高的馬來西亞進行了產品的各項測試。
Dyson Zone 空氣凈化耳機預計將於2022年秋季在戴森線上和線下直營店,以及戴森官網上市開售。不同國家/地區的具體上市時間略有不同,完整的產品規格和上市詳情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公布。 (本文首發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