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技巧幾種跑步姿勢
跑步技巧幾種跑步姿勢
跑步技巧幾種跑步姿勢,保護好我們的關節才不容易在運動中受傷,運動是我們維持身體機能的重要途徑,長期不運動可能會讓我們的身體機能下降,有些運動並不適合所有人參與,下面我帶妳了解跑步技巧幾種跑步姿勢好處。
跑步技巧幾種跑步姿勢1
1、步頻過低
跑步的速度是由步頻和步幅兩方面決定的。不少新手提速時,首先會嘗試增加步幅——即步子邁得很大,這樣往往會降低步頻,跑起來即沒有效率,又容易改變跑姿增加受傷風險。
推薦的步頻是180步每分鐘,世界上優秀的長跑運動員大多遵循這個數值。跑者在平時訓練時,可以有意識地記錄壹下自己在15秒裏跑過的步數,然後乘以四估算出1分鐘的步數。
高步頻帶可以讓步伐變得更加的輕盈,這樣可以降低與地面的接觸,能量消耗降低,跑步頻率上升。
2、落地緩沖不足
低步頻時強行增大步幅往往會給跑友帶來步態的問題,當腳步過於前伸,腳跟著地,髖部、膝蓋和身體的核心就會在落腳點之後,產生“剎車效應”,帶來的沖力會通過足部傳遞至膝蓋和髖關節,增受傷危險。
在跑步時,腳步落地瞬間肩、髖和腳的落地點應呈壹條豎直的線,在發力時,用大腿的後側肌群和臀部肌肉用力,感覺是把腳牽拉離開地面,而非用力蹬地。
這樣,跑步的整個過程中都不會給身體帶來過大沖力。
3、上身緊張
新手跑步有好多的姿勢都是不正確的,所以在跑步的時候很多感受都是體會不到的。
新手跑者往往很難體會到,如何跑得又快,又能保持“放松”。觀察短跑選手在場上的表現,盡管短跑比賽時選手的速度飛快,他們的上半身依然保持放松的姿態。
在開始練習時,可以先降低速度。從關註手臂的姿態做起,保持肘關節90度彎曲,跑步時自然前後擺動,不要有橫向的動作。放松肩膀的動作也很簡單,跑動過程中先“聳肩”,然後放開肩膀讓其回到自然的位置上,保持這種感覺。
隨著經驗的增加,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慢慢提高速度。
4、忽視速度
有人曾說過:“增長距離不會降低速度,疏於練習才會。”
雖然強度練習不能天天都做,但可以在每次訓練時穿插壹點速度元素。比如在慢跑環節的最後,全力沖刺50—100米,或是做幾組跨步練習。這些動作可以讓身體維持對速度的感覺。
英國田徑選手 Tim Bailey 曾說過:“跑步看起來是壹項簡單的運動,很多人也因此忽視了對跑步技術的研究和練習。”無論是跑步新手還是老手,都有提高自己跑作細節的空間,讓自己跑得更快、更好。
跑步機是壹種較實用的健身器材,很多人使用跑步機的目的不僅僅是健身,還有減肥呢,然而有很多人想用跑步機,卻不知道怎麽用。那麽下面就讓我給大家介紹壹下跑步機應該怎麽用以及壹些註意事項吧。
跑步機怎麽用
初學者在使用跑步機健身時,需要註意以下幾個事項:訓練前吃點東西:空腹鍛煉容易造成運動性貧血,運動前喝杯果汁,或者吃個香蕉,就能讓妳體力充沛地鍛煉,但不要吃垃圾食品,比如油炸面包圈。那麽,如何正確使用跑步機呢?
1、選用快速啟動模式:好的跑步機會預置壹套程序,妳在跑步時,只需按照提示輸入數據,就可以選擇不同鍛煉方式,比如“減脂模式”、“心肺功能模式”、“登山模式”、“隨機模式”等。其中,快速啟動模式可以隨時調整運動強度,適合初學者。
2、註意身體位置:要站在跑帶的中間部位,太靠前容易踩到底座,太靠後容易被甩出去,當然,也不要跑偏。
3、從走步開始:建議從4—6公裏/小時的走步速度開始,逐漸過渡到跑步。此外,快步走能更多利用脂肪來供能,減脂效果相對更好。
4、慢慢停下來:雖然妳努力向前邁步,但身體還是始終停在原地,這讓大腦有些迷惑,所以剛下跑步機可能會感覺眩暈,逐漸把速度降下來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使用家用跑步機的註意事項
在初次使用電動跑步機前,請先站在旁邊熟悉壹下如何控制它–如啟動、停機和速度調節等,等妳熟悉了之後家用跑步機才可以使用。然後站到跑步機兩邊的塑料防滑板上,用雙手抓住扶手,將機器開到1.6~3.2公裏/小時的低速度,身體站直,向前看,用壹只腳在跑帶上”瓟”幾下,盡量放松;接著站到跑步帶隨其壹起運動。在感覺適應後,慢慢地把速度增加到3~5公裏/小時。保持這樣的速度10分鐘左右,再慢慢地讓機子停下來。初次使用切勿高速運行,以防摔倒。
不管您以怎樣的速度行走,最好先做做伸展運動。溫暖的肌肉更加容易舒展,因此先走上5~10分鐘來熱身。接著停下來按照如下方法做伸展運動–做5次,每條腿每次做10秒或更多時間,在鍛煉結束後再做壹遍。
1、向下伸展雙膝微曲,身體慢慢向前彎,讓背部和肩膀放松,雙手盡量去觸摸腳趾。保持10~15秒,然後放松。重復做3次。
2、腳筋伸展坐在幹凈的座墊上,把壹條腿伸直。把另壹條腿向內收,使其緊貼伸直的壹條腿的內側。盡量用手去觸摸腳趾。保持10~15秒,然後放松。每壹條腿重復做3次。
3、小腿和腳跟腱伸展兩手扶墻或樹站立,壹腳在後。保持後腿直立且腳跟著地,向墻或樹的方向傾斜。保持10~15秒,然後放松。每壹條腿重復做3次。
4、四頭肌伸展以左手扶墻或桌子掌握平衡,然後右手向後伸,抓住右腳踝慢慢向臀部拉,直到您感覺到大腿前面的肌肉很緊張。保持10~15秒,然後放松。每壹條腿重復做3次。
加速時調整呼吸
我們知道想通過跑步減肥、健身的人在跑步過程中壹定會進行加速變速跑來增強效果。如果妳能夠在加速的時候做到深呼吸,若是平時兩步為單位壹呼壹吸就換成三步為單位壹呼壹吸。這樣就能夠在呼吸的配合下慢慢加快腳下的速度。當然,加速對於剛練跑步或是身體素質較弱的人來說,不可以逞強為之。跑步的目的不是讓妳為跑而跑,壹定是在身體承受內進行。
疲累時加強深呼吸
跑過步的人都知道,可能跑了10分鐘左右妳覺得自己呼吸困難,四肢發軟,覺得這跑步已經跑到自己的身體極限了。其實,如果妳放棄,在此就停下了腳步,那妳這次跑步對於身體鍛煉是沒有什麽好的效果的。只要妳能夠通過加強深呼吸來慢慢緩解這種疲勞,身體過了這個適應點就能再次緩解之前的不適。也就是在出現之前的癥狀的時候,妳要做的不是停下來,而是放慢腳步深呼吸,等到身體緩過來了再重新出發。如果是跑步半小時之後再次出現不適,建議停下來。因為妳今天的運動量已經足夠,沒必要讓身體過度勞累。
口鼻同時呼吸
這點其實就是我們經常想到的,也是很多人在跑步時會做到的。但是,要怎麽樣正確進行口鼻呼吸就是問題了。特別是冬天的時候,用口呼吸更是有講究。冬天氣溫低,空氣溫度也低,如果直接吸入冷空氣對身體是百害而無壹利的,若是能夠在呼吸時耍點心機,將舌尖抵住上顎,讓空氣從兩側進入。這樣就給了冷空氣加熱升溫的過程。
結語:以上就是關於跑步的相關內容的介紹,妳了解了嗎?作為新手的妳是不是在開始跑步的時候會有這些姿勢錯誤呢,那就趕緊對照上述的介紹改正這些錯誤吧,同時在跑步的時候註意自身安全哦!
跑步技巧幾種跑步姿勢2正確的跑步技巧
跑步的時候很容易就會跑出區外,並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進行壹些對您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的鍛煉。無論在任何情況下,絕佳的技巧將會是獲得成功的必需法寶。對技巧的關註將會獲得更好表現,並有效減少出現常見跑步傷痛的風險。
擡起腳尖
大多數跑步時的損傷都是由於跑步時腳尖向下而造成。盡量保持腳尖上翹並用中間的腳弓落地。努力使您的腳跟在臀部下方向後向上運動。這將使運動姿勢自動調整正確,從而在腳部落地時以弓起部位著地。
不要邁步過大
腳應落在臀部下方,而不是身體前方。避免邁步過大的方法之壹:加快步頻。更快步頻的跑步將促使以更快速度擡起和落下雙腳,從而使得邁步過大變得難以實行。雙腳應以每分鐘約170至180次的頻率落地。
讓軀幹也得到充分鍛煉
在擡高腳部跑步時應保持腹肌收縮。盡量擡頭使其遠離尾骨,從而使肌肉盡量收緊,並在跑步時訓練您的核心軀幹。還有另外壹種方式可供選擇:全力關註在跑步時擡高腳部,就像是有繩子拉住臀部前進的方向。
放松拳頭
保持雙手微微彎曲,但不要緊握拳頭。握拳會導致小臂緊張,這樣會影響肩部的正常運動。此外,不要繃緊手指並在空氣中滑動。這樣可能會導致手臂進行圓周運動,而不是前後運動。
保持肩部下沈和後展
在感覺勞累的時候會有聳肩的趨勢。保持肩部下沈和後展可保持挺胸狀態,從而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此外,應像鐘擺壹樣,從肩膀發力帶動您的手臂運動,從而使手肘彎曲角度保持穩定。
找到正確的角度
保持手肘固定在正確角度(彎曲90度)上,並將其向靠近身體的方向拉動,不要讓手肘外擴。這樣做會使手臂運動更加高效。
眼睛直視前方
保持擡頭姿勢,將目光固定於地平線上,從而在跑步時保持腿部擡高和挺拔姿勢。
1000米跑步技巧
中長跑講究在跑的過程中要勻速。壹般情況下都是勻速跑成績最好但也不排除最後要沖壹下。根據自己的訓練水平,在比賽起跑時,都要猛沖壹下,不要慌,沖幾十米就會慢下來。然後,保持自己的速度,最好是跟隨跑,就是跟上壹個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註意呼吸,要三步壹呼,三步壹吸。就是向前跑三個單步,壹直保持吸氣,再跑三個單步,壹直呼氣。如果氣短,做不到,就改成二步壹呼二步壹吸。
註意:嘴不要張的太大,否則,進冷氣會肚子痛。如果是400米標準場地,就是兩圈半,在最後200米時,要用盡全身力氣,向前沖,這時可以大口呼吸,直到沖過終點。壹定能取得好成績。
根據妳的能力,應該采用勻速跑戰術:除起跑後加速跑和最後沖刺跑外,途中基本上采用較高速度的勻速跑。呼吸方法中長跑過程中,人體消耗能量大,對氧氣的需要量也大,因此,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是很重要的。中長跑途中,為了加大肺通氣量,呼吸時采用口鼻同時進行呼吸的方法。呼吸節奏應和跑步節奏相配合,壹般采用兩步壹呼、兩步壹吸,或三步壹呼、三步壹吸。呼吸時要註意加大呼吸深度。
“極點”和“第二次呼吸”中長跑時,由於氧氣的供應落後於身體的需要,跑到壹定距離時,會出現胸部發悶,呼吸節奏被破壞,呼吸困難,四肢無力和難以再跑下去的感受。這種現象稱之為極點。這是中長跑中的正常現象。當,“極點”出現後,要以頑強的意誌繼續跑下去,同時加強呼吸,調整步速。這樣,經過壹段距離後,呼吸變得均勻,動作重又感到輕松,壹切不適感覺消失,這就是所謂的第二次呼吸狀態。在中長跑運動中,多因準備活動不充分,容易發生腹痛情況,主要是由胃腸痙攣引起,此時學生切不可緊張,可用手按住痛的部位,減慢跑速,多做幾次深呼吸,堅持壹段時間,疼痛就會消失。
或者采用跟隨跑戰術:出發後,始終跟隨在領先者或小集團後面,力爭在最後沖刺階段超過對手,率先通過終點。
還有跑步的動作:要註意的就是跑步時壹定要放松、協調。這就要求建立在正確動作的基礎上,腳的著地應用全腳掌著地,屈膝緩沖過渡到前腳掌蹬地。上體正直放松,兩臂自然有力的擺動
800米跑步技巧
姿勢。
正確的姿勢可以使跑步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費,減少疲勞,從而為提高時間打下基矗正確的姿勢在正面看來,身體在比較低的高度上下起伏,看不到左右晃動,這個在跑步機上面最直觀。
中長跑的姿勢要保持於比較平衡,跑步的時候身體稍微向前傾,與地面的角度大概是80°到85°左右,女生的速度相對慢些,保持85°左右就可以了。跑步的過程中要註意擡頭收腹,雙手自然配合腳步運動,減少身體左右晃動,減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費(跑步的時候左右晃動最好讓人在旁邊糾正)。
中長跑的後程,跑步者的體內乳酸增多、氧債增大,人體已處於疲勞狀態,在這種困難的狀態下,跑步速度會自然而然的減低。要提高技術和跑速,確實是很艱難的。這時候就要求加大軀幹的前傾(男的80°,女的85°),從而帶動身體向前,為平衡這種前傾,自然要加強蹬擺的配合,增大上肢的擺動幅度,以促使後程技術動作不變形,最終達到提高後程的效果。
步頻和步長。
增大步長和提高步頻對提高中長跑成績都是極為重要的。但是步頻和步長又是壹對矛盾。當步長加大時,步頻相對較慢,而步頻加快時,步長有會變得相對較校因此很難做到同時提高步長和步頻。通常只能是保持步長,提高步頻,或是保持步頻,提高步長,來到達提高成績的目的。
壹般情況下,壹個1.75M的男子,其步長應該可以達到1.8M-2m,壹個身高1.6M的女子步長可以達到1.5M-1.7M米(按身高比例來說,男的下限也就是1.7M,女的是1.5M,上限男的是2.2M,女的是1.9M)。大家在訓練的時候要註意計算100M的平均步長,換算壹下,至少要達到步長的下限。
如果妳剛好腿短身長,那麽就需要適當提高自己的步頻,壹般是壹秒3.5次。
蹬擺送髖技術
蹬伸是由髖、膝、踝、趾的由上而下的發力,使各關節達到較充分的伸展,支持反作用力才能作用於髖部,使身體重心前移。在蹬伸的同時也是擺動腿折疊前的開始。蹬擺配合協調,就會起到髖關節遷移的效果,做到蹬要有力,擺要迅速,既能提高步長,又能加快步頻,還能減小身體重心的上下起伏。800M中,蹬地腿伸直時應該和地面形成60°左右的夾角(夾角小小於50°,會加快速度和頻率,是沖刺跑的技術)。
著地緩沖的技術
落地要讓跟先落地,但註意腳面不能和地面形成大的夾角(少於10°)或者整個腳落地,在著地緩沖時,要盡量減小阻力,迅速過渡到前蹬動作。在著地後身體重心向下移動的同時要向前移動。以上是著地緩沖的兩大技術難點。壹般大部分跑步者容易犯的毛病是著地前蹬阻力減少的不夠充分,緩沖時身體重心向下但沒有向前,甚至出現坐著跑的情況,身體重心留在後面,就給蹬身送髖加大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