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常服和朝服在 形式 上有什麽區別? 花紋 顏色都有什麽區別?
清朝皇帝的衣服分為朝服、吉服、常服、行服等。朝服是重大典禮和重大祭祀時才會穿,很少穿,為黑狐為質地,紋飾前後、兩肩各有壹條正龍。平時較多穿著的是龍袍屬於吉服,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繡有九條龍,比朝服略次壹等。常服是喪期和忌辰穿的,素色。
擴展資料:
朝服詳細介紹:
朝服壹般由朝冠、端罩、補褂、朝珠、朝帶、朝靴組成。朝冠分為冬、夏兩款。冬款朝冠,只有皇帝才能用黑狐為質地,壹品以上大員的以青狐為質地,而二三品可以用貂尾為質地,這些都是有嚴格等級的。
冬朝冠,外面是青色,裏面是紅色,帽檐是上仰的,上面點綴著紅絨,紅絨凸出到帽檐外面。夏朝冠則是由織玉草或藤竹絲為材料,帽檐是敞開的,上面點綴著紅絨。
朝冠的頂子壹般是由底座和主寶石兩部分構成。其中寶石多為橢圓和棱形,這是與下面吉服冠最突出的區別。吉服冠的頂子寶石全部是圓形的。皇帝的朝冠頂的底座為金龍三層,每層中央有東珠壹顆,環繞四條金龍,每條金龍鑲嵌壹顆東珠,其中在三層金龍的最上方,鑲嵌著壹顆大東珠。
朝袍是朝服的重要部分。朝袍從皇帝、皇子、親王、郡王,其朝袍的紋飾前後、兩肩各有壹條正龍。於朝袍的顏色,只有皇帝才能用明黃,皇子也用金黃,從親王到文武四品官員用藍或石青色,文武五品官員到文武八品只能用石青色。
百度百科—清朝服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