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公園的簡介 美女們帥鍋們求您們了誰知道太白山森林公園的簡介?急急急急急 55555555555555555555555
公園名稱: 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
所在省市: 陜西寶雞市眉縣
公園海拔: 海拔3000米以上
公園面積: 2949公頃
景 區 數: 10
景 點 數: 180
太白山森林公園
太白山橫臥在寶雞眉縣、太白、西安周至3縣境內。因山頂終年積雪,銀光四射,故稱太白。它是橫貫陜西省的秦嶺山脈的主峰,海拔3767米,也是秦嶺的最高峰。
太白早為名山,詩人李白、杜甫、柳宗元、韓愈、蘇軾等人曾遊過這裏,寫下了著名詩篇。其中李白的《登太白山》寫道:“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舉目可近月,前行若如山。壹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這裏氣候異常,風雲多變,相傳在山下行軍,不敢敲鼓吹號,否則疾風驟雨會頃刻而至。不僅如此,這裏還有奇特的風景。蘇軾稱它“巖崖已奇絕,冰雪竟雕皺。”太白山還有很多古建築,歷代廟宇有14處,現存房屋32棟,80余間,石碑5通,鐵碑10通,鐵佛110余尊,木雕像64尊,還有鐵鐘、鐵爐等。舊歷七月壹日為太白山廟會,每逢此時,山上山下,遊人不絕。“太白積雪六月天”是關中八景之壹。
太白山的景色,從北坡到南坡,可概括為八景:紅河丹崖、斜峪雄關、古楓幽境、桃川曲流、鬥母奇峰、平安雲海、太白明珠、拔仙絕頂。鬥母奇峰指的是鬥母宮壹帶的石柱山,特別是麥落石、五臺、壹堵墻、望鄉臺等處,花崗片麻巖傲然挺立,千姿百態,堪稱奇絕。平安雲海是指站在海拔2790米的平安寺觀賞雲海。這裏在雲端之上,雲有的像錦緞壹樣抖動,有的像輕紗壹樣飄拂,有的像江河壹樣奔騰,有的如海潮壹樣洶湧
編輯本段
太白山簡介
太白山是我國著名的秦嶺山脈的主峰,也是我國大陸東部的第壹高峰,海拔3767米。秦嶺山脈是我國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屏障,也是長江、黃河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太白山作為秦嶺山脈的主峰,其自然地理條件就更為獨特,它那高聳入雲的雄偉氣勢,瞬息萬變的氣候神姿,自古以來就給人們披上了壹層神秘的色彩,更為中外科學家和文人學士所向往。
太白山的主體由規模龐大的花崗巖體組成,地質學家稱其為“太白花崗巖”。太白花崗巖在漫長的地質發展史上,幾經構造變動、斷層,節理十分發育,它們在各種外力的***同作用下,塑造了今日太白山奇峰林立、山勢崢嶸的險、奇景色。太白山高山區至今還保留著完整的、千姿百態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壹個個高山湖泊,碧波蕩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古人及當地老人都稱其為“神湖”,實則為“說蝕湖”。這些冰蝕湖自古就有“太白池光”、“高山明珠”之稱,被列為太白山八景之壹。
太白山森林公園
在拔仙臺、跑馬梁壹帶,石河、石海望之浩然,似有翻滾奔騰之勢,令人眼花繚亂。由拔仙臺環眺四周,角峰、槽谷、冰鬥、冰坎、冰階等第四紀冰川所特有的地貌形態歷歷在目。因此,太白山可謂是研究第四紀冰川最好的天然博物館。
太白山風景秀麗,景色迷人。“太白積雪六月天”中著名的關中八景之壹。
在過去寒冷的年代,太白山頂終年積雪,每當盛夏,從關中平原眺望,白雪皚皚,銀光四射,蔚為奇觀。
太白山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是壹座中華名山。夏商時稱“物山”,周代稱“太乙山”,至魏晉始稱“太白山”。
歷代帝王對其封王加侯,文人墨客的足跡更是遍及太白山的山山嶺嶺,留下了大量贊美太白山景色的絕妙詩篇。自隋、唐以來,眉縣湯峪便是關中著名的療養旅遊勝地,先後建有鳳泉宮、鳳泉湯、唐子城等行宮。
李白、杜甫、韓愈、蘇軾等名人學士也曾多次登臨太白山,吟詩作畫,“太白潑墨山”便傳說為李白歷作詩之處,唐代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人稱“藥王”,長年隱居太白山中,研究太白山中草藥為民治病,太白山中至今還遺留有他采藥走過的棧道的搗藥的碓窩。而藥王的傳說故事,也在當地廣為流傳。
秦嶺主峰太白山,自古就是壹座中華名山,太白積雪六月天是著 名的長安八景之壹。壹九九壹年經林業部批準建立的陜西太白國家森 林公園座落在太白山北麓。公園面積2949公頃,森林覆蓋率94.3%.這 裏以森林景觀為主體,蒼山奇峰為骨架,清溪碧潭為脈絡,文物古跡 點綴其間,構成了壹幅動態美與靜態美相協調、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渾然壹體的生動畫卷,是我國西部不可多得的自然風光旅遊區,被譽 為我國西部的壹顆綠色明珠。
太白森林公園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特點,形成了豐富的自然生態系統 和景觀類型,主要特點壹是森林景觀獨具特色。太白森林公園把地球上數千公 裏範圍水平的氣候帶、植物帶有序的依次排布在海拔 620--3511米的範圍內, 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森林景觀垂直分布帶譜,界限清晰,色調分明,各林帶原始 純林保存完好。
二是生物種類豐富珍奇。 秦嶺是我國南北方的自然分界 線,是華北、華中、華西植物 區系的交匯
太白山森林公園
點,古北界、東洋 界動物區系的過渡帶,公園內 生物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區 系復雜,起源古老,是天然的 物種基因庫。計有種子植物、 苔蘚植物1850多種,森林動物、 昆蟲1690多種,並有國家保護 樹種和瀕危保護植物26種,珍 奇保護動物9種.
三是山地地貌奇特險峻。低 山區谷狹深幽,山色雲影開合得體; 中山區山勢陡峭,梁脊齒狀,奇峰對 峙,重巒疊嶂;高山區第四紀冰川遺 跡的地貌形態千姿百態,妙趣橫生。 四是溫泉資源得天獨厚。公園低山區 有豐富的地熱田,溫泉水溫達72攝氏 度,內含二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 質和微量元素,是優良的醫療礦泉水。
四是溫泉資源得天獨厚。公園低山區有豐富的地熱田,溫泉水溫達72攝氏度,內含 二十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優良的醫療礦泉水;五是人文景觀歷史悠 久。據史載,太白山曾倍受歷代帝王贊譽加封,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跡、詩詞歌賦及民間 傳說,為森林公園增添了迷人的色彩。李瑞環同誌視察太白森林公園後指出:在我國長 江以北,氣勢如此之大,景色如此之美,科學價值如此之高,離大城市如此之近的自然 景觀實屬罕見。對公園的景觀給予了高度評價。
太白國家森林公園交通便利,東距西安110公裏,西距寶雞90公裏,西寶高速公路 有二級旅遊專線直達公園。 以森林公園為基礎的旅遊開發區現已建成賓館招待所20家 (其中三星級涉外飯店壹家),接待床位4000張,餐座4500多個,文化娛樂設施不斷完 善,已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旅遊接待體系。98年投資建設的太白山旅遊索道,全長1100 米,海拔2800--3200米之間,運量為300人次/小時,乘坐索道飄然而上,不但可代步, 還可淩空欣賞浩瀚壯觀的萬畝杜鵑,太白雲海及冰川遺跡等奇觀。
太白國家森林公園以園內40公裏旅遊公路和28公裏人行旅遊步道聯結公園八個景 區140多個景物景點,其主要的景區景點有:
龍山、鳳山、風泉三大景區。可觀賞眉縣八景鳳泉神澤、魚洞仙音;登覽唐子城 遺址、鳳山絕頂、風泉宮、神功石等;謁拜道觀青牛洞、太白藥王廟、龍鳳山廟、 觀音洞等。各旅遊飯店、商業攤點、遊樂設
太白山森林公園
施均集中於該區。
洞天福地景區:據載是鬼谷子隱身、修道、帶徒傳藝之地,可觀覽玄德洞天門樓、 獨山、點將臺等。 九九峽景區:景點密集,景色優美,為公園山水風光之精華。銅墻鐵壁壁立千仞, 氣勢恢宏;蓮花峰瀑布直瀉千尺,驚心動魄;懸崖棧道蜿蜒於懸崖陡壁;潑墨山 墨汁淋漓,形象生動;世外桃源小橋流水,壹派田園風光;碓窩坪孫思邈活動遺 跡尚存,並有秀女玉立、劍劈峰,升仙石、仙姬出浴、藥王棧道等多處景點。
仙橋谷景區:位於九九峽東側,有巨石仙橋、大架(古木棧道),三級千尺瀑等 景點。 開天關景區:是以大片原始森林為主體的寒溫帶遊覽區。可觀賞松立、紅樺兩個 景觀林帶,有笑佛飛瀑、神仙洞、重陽宮、蓮花幽谷、牡丹溝等景點。
觀雲海景區:海拔2300--3511米,跨亞寒帶和寒帶兩個氣候帶,可觀賞太白山冷 杉、落葉松、高山灌叢草甸三個植物景觀林帶。該區高山景色優美,氣象變化無 窮,夏秋之際多雲海,遊人如入仙境。七女峰奇險秀麗,遠山重重疊疊,令人心 曠神怡。第四紀冰川遺跡形態多樣,千奇百怪。氣溫較山下低5--15攝氏度。是 避暑、渡假、科研教學的理想之地。
編輯本段
生態旅遊
“太黑積雪六月天”,自唐至今盛譽華夏,以自然為“本底”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集“雄、奇、高、險、秀、幽、古”於壹體,豐富多樣的天象氣候、森林群落、冰川遺跡、山嶽地貌、源泉秀水、生態環境景觀,構成了完美的旅遊景觀體系,是最佳的生態旅遊景區。
太白山森林公園
太白山主峰——拔仙臺,海拔3767.2米,使我國大陸東半壁第壹高峰。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原始森林廣布,景色絢麗;典型清晰的植被垂直分布帶譜景觀絕無僅有,四季色調分明;生物多樣珍奇,野生動植物南北過渡,四方雜居,花鳥錦嶂,物華天寶;生態環境清幽,山清水秀,空氣清新;源泉眾多,河流飛瀑,高山天池,千壑萬源;雲海霧幛,麗日寶光,天象景觀奇妙;偶見唐明皇楊貴妃纏綿之美景;古老神奇的冰川地貌景觀被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奇特俊秀山嶽地貌“聳崎關中,照臨西土”,千峰竟秀,萬壑藏雲,峰巒體態多姿,爭奇鬥險;古跡文物眾多,歷史文化悠久。奇觀勝景:拔仙絕頂、千年冰洞、天池明珠、冰川奇石、太白積雪、垂直景觀、平安雲海、鬥母奇峰、七彩幽靜、鐵甲古樹等構成了太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精品景觀。
編輯本段
生態旅遊類型多樣
生態環境清幽
太白山生態旅遊區,林茂草豐,山清水秀,沒有汙染,空氣清新,人為幹擾少,森林生態系統穩
太白山森林公園
定,自然環境優美,保持著良好的原始生態環境。有關資料表明:大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壹級標準,地表水質量符合國家壹類水標準,聲學環境質量良好。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很強的蓄水、保土、吸塵、制氧、分泌殺菌素、凈化等功能。據西安交大李伯安教授1994年實地測定:太白山低山區空氣中負氧離子濃度1000個/㎝2,中高山區10000—15000個/㎝2,在瀑布下最多可達25000個/㎝2。這些高質量的環境要素,是太白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生態旅遊開發的“本底”。
森林景色絢麗
太白山植被區系復雜,起源古老,殘存有許多孑遺植物,森林植物群落多樣,可分為4個植被型組、6個植被型、17個群系和54個群叢。中高山區集中分布有:太白紅杉、巴山冷杉、牛皮樺、紅樺、櫟類原始森林,面積3.7萬公頃,尤以海拔3000米以上的太白紅杉林為秦嶺特有,屬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在國內外獨壹無二,其樹幹尖削,樹冠“旗形”,虬曲多姿,宛如天然盆景,極具觀賞價值。由於山地氣候、土壤和海拔高度等自然要素的差異,自下而上有序地分布著:栓皮櫟、銳齒櫟、遼東櫟、紅樺、牛皮樺、巴山冷杉、太白紅杉和高山灌叢草甸8個垂直景觀帶,色調分明,絢麗多彩,四季景色各異。陽春,中低山野花盛開,爭奇鬥艷,高山區白雪皚皚,冰雕玉砌;盛夏,濃綠滴翠,涼爽宜人,頂峰偶爾雪花飛舞;金秋,霜林紅葉,野果飄香,高山青松披皚雪;嚴冬,銀妝素裹,玉樹瓊花,壹派北國風光。
生物多樣珍奇
秦嶺是我國南北方的自然分界線,主峰太白山雄偉高大,是野生動植物的交匯地,物種多樣而珍奇。
太白山森林公園
森林植物以華北區系為主,兼有華中、華西、青藏高原區系成份,具有明顯的過度性。有種子植物122科,671屬,1899種,有世界性單種屬37個,少種屬60個,中國特有屬23個,還有蕨類植物120種,蘚類植物253種。被列為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野生珍稀植物29種,其中國家壹級保護植物有獨葉草、紅豆杉;二級保護植物有:太白紅杉、大果青杄、連香樹、秦嶺冷杉、水青樹、水曲柳、野大豆;省級保護植物20種。可用於園林綠化的觀賞植物600種,藥用植物800種,其中太白米、手掌參、鐵棒槌、太白貝母、桃兒七、鳳尾七等72種“七”藥最為名貴,被譽為“藥山”、“神山”。
野生動物以古北界和東洋界為主,兼有廣布種,野生脊椎動物有285種,其中獸類64種,鳥類192種,兩棲類9種,爬行類14種,魚類6種,還有森林昆蟲1435種,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野生動物33種,其中壹級動物有:大熊貓、金絲猴、羚牛、金錢豹、林麝5種,二級動物有:錦雞、大鯢、中華虎鳳蝶等28種,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
冰川地貌奇特
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區,保存著完整的第四紀冰川遺跡,形成了多種冰川地貌,景觀奇特,引人入勝。冰蝕地貌有:冰鬥、槽谷、角峰、刃脊、冰蝕窪地、冰鬥湖、冰蝕湖、羊背石、冰溜面、冰擦痕;冰磧地貌有:終磧堤、側磧堤、冰磧湖等;冰緣地貌有:石海、石河、石環、石玫瑰、石多邊形、巖屑堆、凍融巖柱。太白山古冰川遺跡,是連接我國西部現代冰川與東部第四紀冰川的紐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義。專家認為:太白山第四紀冰川遺跡屬冰鬥山谷冰川,曾經歷大殿冰期、鬥母宮冰期、太白冰期。角峰拔仙臺、四十裏跑馬梁、文公廟梁,巨石遍布,形態奇異,猶如石的海洋,條條石流成帶狀滾滾而下,如石海、石河、石環、石玫瑰、石多邊形等冰緣現象,都極具觀賞價值。大太白海、二太白海、三太白海、玉皇池、三清池、佛爺池等冰鬥湖、冰蝕湖及冰磧湖,清澈碧綠,水色如黛,波光粼粼,湖光山色,被譽為“太白明珠”。
山水風光峻秀
太白山是我國最大的山字形構造體系——祁連山、呂梁山、賀蘭山構造體系的弧頂,受南北強烈擠壓,褶皺、斷裂極為發育,形成北坡陡峻河流短,南坡較緩河流長的特點。以太白山主脊為軸,分別向南北延伸,形成壹系列梳狀山脊,北坡中山地區山勢峻峭,奇峰林立,梁脊狹長,怪石嶙峋,峽谷深邃,水流湍急,飛瀑碧潭較多,具有很好的遊賞價值。鬥母奇峰、麥摞石、雙獅峰、老君仙掌、觀音崖、五臺列峙、蓮花巖、千年冰洞、古龍洞、古龍瀑布、梯崖飛瀑等,都是對遊人有很強吸引力的奇觀勝景。
天象景觀奇妙
太白山高差懸殊,自下而上分布有:暖溫帶、溫帶、寒溫帶、亞寒帶、寒帶5個氣候帶,素有“壹日
太白山森林公園
經四季,十裏不同天”之說。中低山區四季分明,高山區冬長夏短,寒冷期9個月,天氣變化無常。夏季最高氣溫20℃左右,日平均氣溫5—10℃,是消夏避暑的好去處。有詩雲:“早辭盛夏酷暑天,夜宿嚴冬伴雪眠。百裏春花秋月路,四季風光壹日間。”《水經註》稱:太白山“冬夏積雪,望之皓然”,拔仙臺西北側崖壁上有壹冰洞,陰冷潮濕,寒氣襲人,冰柱、冰塔、冰臺,晶瑩剔透,終年不化,素有“萬年不融之冰”的佳話。高山地帶時常雲霧繚繞,尤以平安雲海最為壯觀,身臨其境,飄然若仙。每當朝陽升起或夕陽西下,雲蒸霞霨,光芒四射,絢麗多彩。高山區偶見七彩光圈,瞬息萬變,光環隨人動,人在光圈中,宛如海市蜃樓,奇妙無比,令人贊嘆。
古跡文物眾多
自古名山僧道多,太白山是佛道***存的聖地。道教《三十六洞天記》稱:“太白山為第十壹洞天,周回五百裏”。有關史料記載,太白山最早的廟宇,是漢武帝年間修建的“谷春神祠”。隋、唐時期,寺廟增多,歷代均有興建修葺,主要分布於黑虎關——菩薩大殿——拔仙臺——鐵甲樹壹線,大殿以下以佛教為主,以上以道教為主,現存廟宇及遺址30余處,主要有:黑虎關、蒿坪寺、中山寺、大殿、鬥母宮、平安寺、文公廟、大爺海、拔仙臺、玉皇池、鐵甲樹等,有季節性僧道20多人。中低山寺廟多系土木結構,泥塑神像,高山區寺廟多為石墻鐵瓦或石洞,鐵鑄、木刻或石雕神像,還留存許多石碑、鐵碑、鐵鐘、鐵磬等文物。藥王孫思邈曾三上太白山隱居,從事中草藥、養生學研究和為民治病,留下了藥王殿、藥王坪、藥王廟等多處遺跡,至今在民間還流傳著“藥王捉人參”、“藥王布銀針”等故事。相傳,拔仙臺是姜子牙斬將封神之地、東漢劉秀曾在跑馬梁馴馬練兵、漢大將軍韓信曾在點兵場演練兵馬、楊廣上山求醫等傳說美麗動聽。
文化內涵豐富
太白山不僅有獨特的自然文化,還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社會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唐宋以來,有數
太白山森林公園
十位古今名人學士曾慕名遊覽太白山,留下100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李白《登太白山》詩曰:“西上太白峰,夕陽窮攀登。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隨冷風去,直出浮雲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壹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明末清初,關中大儒李雪木曾長期隱居太白山下,寫出了《槲葉集》。近代,國民黨元老於佑任上太白山,寫出了《太白山紀遊歌》,盛贊太白山美景。山上寺廟建築風格迥異,既有明清古建,又有當代修復的仿古建築和民居形式,規模較小,有的年久失修,殘破敗落。壹些廟宇還保存有許多楹聯、匾牌、畫像等,是研究太白山宗教文化的重要實物。還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神話故事、傳說典故、傳統廟會、民間藝術、名優特產等社會文化。
編輯本段
太白明珠
太白山頂有三個湖泊: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及玉皇池、明星池等,池水清澈可鑒毫發,是我國較高的高山湖泊。池面常被雲霧籠罩,霧開則微風波動,霞光異彩,別有壹種不可言狀的景象。太白冰洞在大爺海東側的崖壁上。此洞是沿著壹條斷裂層形成的,洞內陰冷潮濕,寒氣襲人,至今有冰枝、冰塊。從大爺
太白山森林公園
海向西南延伸有壹寬500米,長40公裏的山梁,傳為劉秀當年跑馬之地,故稱“劉秀跑馬梁”。拔仙臺又名八仙臺,是太白絕頂,為壹不規則三角形臺錐,太白山最大的廟宇群就修建在這裏。臺頂面向南緩傾,形成了面積為8.4萬平方米的寬坦平面。在八仙臺、文公廟梁、西跑馬梁壹帶,石河、石海廣布,景觀奇特。
太白山為自然保護區,是壹天然植物園和動物園,山上古木參天,古有“太白山上無閑草”之說。植物種類有1550余種。太白山的獨葉草為世界罕見,極其珍稀。太白米、太白參都為上等中藥。太白山有鳥類230余種,獸類40余種,大熊貓、金絲猴等為珍稀動物。
登太白山,在七八月間為宜,需帶棉衣、雨具。登山路分北坡、南坡。北坡從眉縣出發到營頭直上;還可以由眉縣到斜峪關,經鸚哥嘴直上。南坡較平緩,有兩條路:壹條是從周至出發到厚步子直上;壹條是從周至到厚步子,經都督門、太白廟上山。
太白山橫臥在寶雞眉縣、太白、西安周至3縣境內。因山頂終年積雪,銀光四射,故稱太白。它是橫貫陜西省的秦嶺山脈的主峰,海拔3767米,也是秦嶺的最高峰。
太白早為名山,詩人李白、杜甫、柳宗元、韓愈、蘇軾等人曾遊過這裏,寫下了著名詩篇。其中李白的《登太白山》寫道:“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舉目可近月,前行若如山。壹別武功去,何時復見還。”這裏氣候異常,風雲多變,相傳在山下行軍,不敢敲鼓吹號,否則疾風驟雨會頃刻而至。不僅如此,這裏還有奇特的風景。蘇軾稱它“巖崖已奇絕,冰雪竟雕皺。”太白山還有很多古建築,歷代廟宇有14處,現存房屋32棟,80余間,石碑5通,鐵碑10通,鐵佛110余尊,木雕像64尊,還有鐵鐘、鐵爐等。舊歷七月壹日為太白山廟會,每逢此時,山上山下,遊人不絕。“太白積雪六月天”是關中八景之壹。
太白山的景色,從北坡到南坡,可概括為八景:紅河丹崖、斜峪雄關、古楓幽境、桃川曲流、鬥母奇
太白山森林公園
峰、平安雲海、太白明珠、拔仙絕頂。鬥母奇峰指的是鬥母宮壹帶的石柱山,特別是麥落石、五臺、壹堵墻、望鄉臺等處,花崗片麻巖傲然挺立,千姿百態,堪稱奇絕。平安雲海是指站在海拔2790米的平安寺觀賞雲海。這裏在雲端之上,雲有的像錦緞壹樣抖動,有的像輕紗壹樣飄拂,有的像江河壹樣奔騰,有的如海潮壹樣洶湧……
太白明珠是指太白山的湖泊。太白山頂有三個湖泊:大爺海、二爺海、三爺海及玉皇池、明星池等,池水清澈可鑒毫發,是我國較高的高山湖泊。池面常被雲霧籠罩,霧開則微風波動,霞光異彩,別有壹種不可言狀的景象。太白冰洞在大爺海東側的崖壁上。此洞是沿著壹條斷裂層形成的,洞內陰冷潮濕,寒氣襲人,至今有冰枝、冰塊。從大爺海向西南延伸有壹寬500米,長40公裏的山梁,傳為劉秀當年跑馬之地,故稱“劉秀跑馬梁”。拔仙臺又名八仙臺,是太白絕頂,為壹不規則三角形臺錐,太白山最大的廟宇群就修建在這裏。臺頂面向南緩傾,形成了面積為8.4萬平方米的寬坦平面。在八仙臺、文公廟梁、西跑馬梁壹帶,石河、石海廣布,景觀奇特。
太白山為自然保護區,是壹天然植物園和動物園,山上古木參天,古有“太白山上無閑草”之說。植物種類有1550余種。太白山的獨葉草為世界罕見,極其珍稀。太白米、太白參都為上等中藥。太白山有鳥類230余種,獸類40余種,大熊貓、金絲猴等為珍稀動物。
登太白山,在七八月間為宜,需帶棉衣、雨具。登山路分北坡、南坡。北坡從眉縣出發到營頭直上;還可以由眉縣到斜峪關,經鸚哥嘴直上。南坡較平緩,有兩條路:壹條是從周至出發到厚步子直上;壹條是從周至到厚步子,經都督門、太白廟上山。
編輯本段
太白山旅遊登山節
中國寶雞太白山旅遊登山節是寶雞市“兩節壹會”
(中國寶雞法門寺國際文化旅遊節、太白山旅遊登山節暨招商洽談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陜西省旅遊局、寶雞市人民政府主辦,寶雞市旅遊局、眉縣人民政府承辦。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作為本屆“兩節壹會”的主會場。
“情系太白山,銘誌迎奧運”為主題的大型文藝演出。
登山節期間,還舉辦了“中國登山隊重登太白山,神州鐵人團會師拔仙臺”登山活動和贊美太白山的詩詞選集《太白風韻》、《太白新詠》首發式以及太白山旅遊懇談會等系列活動。
壹、開幕式及文藝演出開幕式在太白山國家森林公園大門廣場舉行,邀請國家有關部委、省、市領導及中、省、市新聞單位參加。開幕式後將舉行“情系太白山,銘誌迎奧運”大型文藝演出,文藝演出突出周秦文化、太白山文化和時代特色,充分展示寶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太白山景區的獨特魅力。形式以歌舞類節目為主。
由陜西電視臺著名電視文藝導演趙靜波策劃編導,柏文、侯強、尹力、李雨、五樂格格、姚佳昊等著名演員參加演出。整個演出恢宏大氣、品位高雅、特色鮮明、效果顯著。陜西電視臺錄播車現場進行全程錄制。
二、舉辦以“中國登山隊重登太白山,神州鐵人團會師拔仙臺”為主題的登山活動中國登山隊成立後,於
太白山森林公園
1956年在國內進行第壹次登山活動就首選太白山,並成功攀登。為了紀念中國登山隊成功登上太白山,大力開展全民登山健身活動,為2008北京奧運加油,特面向社會招募50名登山愛好者及各界精英50名,組成神州鐵人團,同中國登山隊部分隊員壹起攀登太白山絕頂拔仙臺,並在太白山下勒石以記。
三、舉行以贊美太白山的詩詞選集《太白風韻》、《太白新詠》首發式從今年由太白山管委會為主舉辦的“太白山杯”全國詩詞大賽優秀參賽作品中整理編輯,出版兩部詩詞集《太白風韻》和《太白新詠》,在太白山旅遊區仟佰眾大酒店舉行了首發式。
四、舉辦旅行社老總太白山旅遊懇談會為了大力宣傳太白山旅遊景區,同時加強景區與周邊客源地旅行社的對接和合作,進壹步拓寬旅遊客源市場,在太白山旅遊區青園山莊召開百家旅行社懇談會,各方探討並充分聽取旅行社對太白山旅遊市場開拓的意見和建議,全面提高太白山的旅遊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