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問題和困惑
教育孩子方面會有以下問題和困惑:
1、過分溺愛
孩子是父母的愛情結晶,愛孩子是天性使然,但溺愛孩子卻是人類獨創的壹種另類之愛。在世界各國的家庭教育中,中國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當仁不讓地名列前茅。這種溺愛,是人性之中愛的光輝的壹種畸形心理,在這種非常態的愛被放大以後,溫柔變成壹副枷鎖,疼愛化做壹個圈套。
2、忽視的培養
除了溺愛,嚴格的中國父母們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忽視也相當可怕。在這方面,很多父母按照他們的思維方式,嚴重扼殺幼小孩子的心理、情感、意誌和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從三四歲甚至更早,父母們便開始命令孩子們學漢字、念唐詩、背宋詞、練算術,而不去顧及孩子愛玩的天性,壹味地學死知識,壹味地命令式教育,將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堅持性和創新能力等非智力因素拋之腦後。
3、心靈施暴
自古至今,中國人從來不缺乏智慧,但我們對於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缺乏,卻是毫無疑問的。父母是孩子的第壹任老師,但如果我們的老師從小就遭受著壹種心靈施暴的教育方式,而陳舊的理念並沒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更新,等到教育的重大責任再次落到他們身上時,我們所享受的待遇將是多麽可怕呀!
4、物質刺激的誘導
在中國家庭教育下長大的孩子,對於物質刺激這個詞語壹定並不陌生。當人生觀的追求轉化成物質上的貪婪,我們又從何談起獨立的競爭意識和健全的人格呢?道理有時都是相通的,果然又相繼出臺了所謂“見義勇為獎”等種種令人哭笑不得的制度,這不是壹個人的悲哀,而是壹群人的悲哀,甚至反映了在壹個法制尚未健全的國度裏,壹個民族和壹種文化的悲哀。在孩子的心靈裏,這是壹種變相的拜金主義誘導,也許正是從這壹刻起,壹道腐敗的大幕已經悄悄拉開。
5、體罰
體罰對於中國的孩子來說,是最熟悉不過的,特別是在農村孩子和教育欠發達地區的壹些學校裏。中國家長們理由萬千,什麽“不打不成才”、什麽“棍棒之下出孝子”等等,於是壹個嶄新的輪回繼續著:被棍棒打出來的父母們依然棍棒著自己的孩子,被棍棒打出來的老師們依然棍棒著自己的學生。
擴展資料:
兒童教育的重點:
1、身體
當前許多父母很早就開始了對孩子智力開發,識字閱讀等.然而大多數父母忽略了重要的壹點,即身體健康。假設妳的孩子確實是壹名“神童”,智力超常,卻體弱多病。試問"神童"可以維持多久?若要身體好,基礎要打牢。兒童時期正是造就良好體能的關鍵時期,從兒童生長發育和人才成長的規律來看,兒童的早期教育把體育放在首位是比較科學和恰當的。
2、性格
家長應重視孩子優秀的非智力素質的培養,做到在家庭生活的瑣事中,在點滴的小事上,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教育。比如若孩子跌倒了,要讓他自己堅強地爬起來,教育孩子不要怕打針之痛等。不要小看這些平凡的隨機教育,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之下,會鑄就勇敢堅強、不怕困難的性格以及較強的獨立活動能力,使孩子的人生綻開分外絢麗的花。
3、智力
當前許多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智力開發時走進了壹個誤區,即認為教會孩子掌握壹種樂器、學會壹種技能就是智力開發,實際上真正的智力開發應讓孩子開闊視野,多接觸自然,多思考和探索,在這壹過程中學習知識,鍛煉能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