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巴斯蒂安·皮涅拉的早年經歷
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全名米格爾·胡安·塞巴斯蒂安·皮涅拉·埃切尼克,1949年12月1日出生於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的壹個中產階級家庭,他在家中六個孩子中排行第三,他的父親是何塞·皮涅拉·卡瓦略是基督教民主黨的主要創始人之壹,母親是馬格達萊娜·埃切尼克。
1950年皮涅拉的父親擔任智利經濟發展公司駐美國紐約代表,之後皮涅拉壹家前往美國生活。1955年返回智利,回到智利後,皮涅拉前往威爾波·蒂維諾學校學習,在此完成了小學及部分中學學業。1964年,愛德華多·弗雷·蒙塔爾瓦擔任總統後,任命皮聶拉的父親為智利駐比利時大使,於是皮涅拉壹家又前往比利時生活,在比利時生活期間,皮涅拉在布魯塞爾的聖蔔尼法斯中學學習,繼續進行他在智利中斷的中學學業。在歐洲,他接受到當時充斥歐洲的各種大學運動的思想精神。
1967年,皮聶拉的父親被任命為智利常駐聯合國代表,於是,皮涅拉得以重新返回智利,繼續在威爾波·蒂維諾學校學習,在那完成了他中學最後壹年的學業。1968年,皮聶拉進入智利天主教大學經濟系學習。1971年,從大學畢業,獲得工商管理學學士學位,並以該學年第壹名的成績被授予勞爾·伊夫獎。1973年,皮涅拉在富布萊特計劃的資助下前往美國波士頓哈佛大學學習經濟,三年後他以名為《發展中國家的教育經濟調查編集》的畢業論文獲得了哈佛大學授予的經濟學博士學位。 1976年,皮聶拉返回智利,他回國後首先投身於教學工作。在天主教大學、智利大學、阿道夫·瓦涅斯大學以及瓦爾帕萊索商學院教授課程。與此同時他還在美洲開發銀行(1974年-1976年)和世界銀行(1975年-1978年)擔任顧問壹職。同時他也為拉丁美洲與加勒比經濟委員會工作。在該委員會,他積極參與了名為“拉丁美洲貧困狀況分布及其有效改善政策”的項目框架。
1976年皮涅拉成為維薩卡和萬事達卡的智利固定代理人。他成立了Bancard有限公司,使智利人獲得了這種新的付款方式以及取得貸款途徑。與此同時他參與了CMB有限公司、美洲不動產有限公司、Aconcagua建築公司和Los Andes出版有限公司的創立。他也是蘋果公司智利地區的官方代理人,並且在幾年後,他成為智利航空公司、智利電視臺、黑白足球隊等公司的重要股東之壹。
1989年,皮涅拉與妻子賽希莉亞·莫雷爾壹同創建女子創業基金會(至今依舊運行),目的是為了幫助那些處於貧困狀況中的青年婦女,為她們提供專業的職業培訓,促使她們的個人工作能力獲得發展。1993年,皮涅拉創建了以促進文化藝術發展、為智利民眾提供文化藝藝術活動、使文化藝術更貼近人民生活為目的的未來基金會。該基金會曾舉辦過“藝術向人靠近”“我發現了我的城市”“博物館在手中”和“教師文化性實習”等教育性活動。該基金會成立時,啟動了諸多城市規劃項目,如“可通航的馬坡橋河”“,馬格姆河道的轉型”以及“智利的體育場”。未來基金會也積極發展了保護自然環境的項目。2005年,創建了位於希烏島南部的坦塔烏科公園。該公園占地140.000公頃,擁有***220千米的人工道路以及多處露營地,供遊人野遊,釣魚,遙望野生鳥類和遷徙經過的鯨魚。這裏保存並保護著各種瀕危物種以及生態環境,同時促進並開展著生態旅遊計劃和各類相關的學術調查研究。
另外皮聶拉曾為基督之家的輔導員多年。並且,擔任過諸多榮譽委員會委員,其中包括對外關系咨詢委員會,以及前總統裏卡多·拉戈斯·埃斯科瓦爾建立的拜森泰尼亞爾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