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知道超聲波清洗機發展史?
超聲波清洗機技術已有30多年的歷史,日本在25年前就開始使用,但壹個誤解壹直困擾著這項技術,使人們懷疑超聲波清洗器的效果。傳統的超聲波清洗器理論認為,氣泡起到了清洗的作用。柴野佳英經過反復試驗發現,事實上,氣泡只是由超聲波的強力粗密波引起的單純的氣體爆發而已,它反而會抑制甚至消除超聲波清洗器的清洗力,真正發揮清洗作用的是真空的氣穴。這壹發現實現了超聲波清洗器領域的革命性突破。1987年,柴野佳英發表了超聲波清洗器的基本理論,為了區別於傳統理論,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稱為“柴野理論”,以此為基礎的超聲波清洗器技術定義為新超聲波清洗器技術。他根據這壹理論研制的超聲波清洗器設備,清洗效果大大優於同類產品,能夠成功地控制氣穴現象的發生位置、發生密度、發生效率和沖擊力。其他同業廠家花25分鐘仍然無法很好地清洗去掉焊接毛刺,用昴星團的清洗設備在6秒鐘內就可去除;其他同業廠家設備花2小時仍然無法去除的密著部分焊劑,昴星團可以在2分鐘內去除,並確保不損壞被加工物。
“昴星團”的誕生談起從事超聲波清洗機研究的歷程,柴野佳英顯得特別興奮。1970年,柴野佳英從日本國立福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電氣工程專業畢業後,就職於蛇目縫紉機工業技術研究所。1975年,他進入了壹家工業清洗公司,當時剛剛開始有超聲波清洗器,但大量使用三氯乙烯、氟裏昂等有毒有害的化學溶劑作為清洗介質,對環境的汙染相當嚴重。當時日本工業正處在高速發展期,大量工業廢水排放到河流,很多人因為飲用了受汙染的水而得病,尤其是壹些殘疾人因為迫於生計從事有毒有害的工作而過早死亡。柴野佳英目睹這壹切,強烈社會責任感使他下定決心要用環保技術造福人類,他說:“世界養育了我,我有義務為世界作貢獻!”從此他走上了研究環保超聲波清洗器的道路。
壹個偶然的因素促使他發現了超聲波清洗機的奧妙。當時由於缺乏資金,壹切都只能因陋就簡,試驗設備更是無從談起。由於超聲波清洗機槽大多采用不銹鋼制成,無法從側面觀察超聲波在介質中產生的狀況,而柴野佳英因為缺錢,買了壹個透明塑料魚缸代替,這樣很容易觀察到清洗槽裏的變化。他發現,放置在魚缸底部的超聲波發生器產生的很多氣泡不斷上升,壹個大氣泡變成兩個小氣泡,最後炸開來。傳統的超聲波清洗器原理就是通過超聲波在液體介質中傳播產生氣泡,再通過氣泡爆炸產生的力量來起到清洗物體表面的效果。然而因為氣泡裏有空氣存在,爆炸產生的力量有限,因此清洗效果不理想。柴野佳英通過反復試驗,不斷改進,終於研制成了新型的超聲波清洗器裝置,使氣泡成為真空的氣穴,從而糾正了長期以來人們對超聲波清洗器技術的誤解。他還嘗試用水代替以前超聲波清洗器常用的氟裏昂等有毒有害介質,向環保的目標更邁進了壹步,1993年此項發明獲得“美國環境保護局(EPA)保護臭氧層環境保護獎”。他發明的清洗力數字計測器,可隨時計測超聲波的音壓和氣穴沖擊力,從而將清洗裝置調整到最佳狀態。
超聲波清洗機技術已有這麽長的歷史,證明其技術是可靠的,超聲波清洗機技術壹定會有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