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如果人類把月球上的大量資源運回地球,會發生什麽?

如果人類把月球上的大量資源運回地球,會發生什麽?

月球上的大量資源其實有些是地球上稀缺的,但也有些不是,比如鋁在月球土壤中儲量達到14%,但是在地球也更多,月球上多的資源比如氦3,地球上較少。使用月球土壤可提煉出高強度的復合材料,這些都是月球資源的有利之處。根據美國宇航局登月宇航員的介紹,月球土壤的氣味可能就像是火藥味兒,在艙外宇航服脫掉的時候,壹些月球土壤的塵埃進入到宇宙飛船艙內,火藥味就這麽出來了。

月球土壤已經在那裏靜靜躺了數百、數千萬年,只要沒有天體撞擊,那麽表面土壤就這麽呆在那兒。月球資源已經引發了私人航天企業的註意,美國宇航局最近重復月球也是基於對月球資源的考慮,美國等國家正在進行利用月球資源的各種測試,未來在月球上建立工廠將是不可避免的。美國宇航局前高級顧問Charles Miller等人認為,美國宇航局可和目前的商業合作夥伴合作,開發月球。這些合作夥伴包括SpaceX公司、波音公司、藍色起源公司等。SpaceX公司的可重復火箭可大大降低登月的的費用,開采月球資源在未來數十年內將成為現實。

月球極地可能存在冰凍水,如果冰凍水得到了開采,那麽水的問題也解決了,不需要從地球再運輸水前往月球。如果月球被證實冰凍水可以開采,那麽前往火星的水資源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在月球上建造壹座永久性水資源基地,基本上可以滿足深空 探索 的需要。

如果提問者能夠將標題中的“會發生什麽?”改為“會帶來什麽?”會恰當些。因為,人類搬運月球的資源,只是替代地球即將枯竭的資源,不是去毀滅什麽。

我們人類登陸月球,還是開發月球,必須要有所回報。不然,我們的科學家付出這麽大的努力,不只是為了去上面看下是不是有嫦娥和玉兔,或露壹回臉。說到去月球運資源,也需要看哪些資源值得我們運。月球的資源有很多,最具得說的當屬地球上稀缺的氦-3。這種人類未來的新能源,在月球上面極為豐富,夠人類用上萬年,幾十噸量就夠全人類使用1年,。因此,未來誰能夠從月球搬回來資源,誰就是老大。因而,美國也在計劃重返月球。

如何去月球運資源?首先需要掌握先進的宇航技術。要想把月球的資源運回來,首先需要在月球建立壹個科學基地,這樣才能夠形成地月聯絡運輸站,才能順利實現返回地球。其次,就是需要大推力比的火箭系統,需要將龐大的資源運輸倉從地表發射升空到預定軌道,再飛往月球,這只是其壹方法。其二方法,在太空打造壹座科學制造城,任何大物件都在太空組裝完成,這樣就可以擺脫引力對大物件的限制,以太空城為資源的中轉站。

月球的資源氦-3,可以為現在的核電站解毒。目前,核電站的存在,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代表著壹種死亡,主要是運轉核電站的核燃料存在致命的放射性。將月球取回的氦-3替代先有的核燃料,將會把核電站變為無任何危害的清潔能源。在石油、煤等地球資源枯竭的時候,氦-3將是人類的希望。

月球上有什麽資源呢?月球看上去壹片荒蕪,但是月球上總是有壹些資源可以供地球利用的,那麽都有哪些呢?

首先月球上有豐富的礦藏, 月球上的稀有金儲量比地球上的還要多,月球巖石中含有地球中全部元素和60種左右的礦物,並且還有六種是地球上沒有的 。月球上的巖石主要分為三種:富含鐵和鈦的玄武巖;富含稀土、鉀和磷的斜長石;富含鐵的角礫巖。

月球上鐵的含量相當驚人,僅僅在月球表面5厘米厚的沙土中,就含有上億噸的鐵。月球上的玄武巖中含有大量的金屬 鈦 ,在地球上,鈦在巖石中的含量大概為1%或者低於1%,但是在月球上,鈦含量大於1%或者大更多。 月球上的稀土儲量也是很大 ,在電子工業領域,稀土不可或缺,稀土是制造節能燈泡的原材料之壹,中國的稀土含量排在世界前列,但是過去的幾十年稀土被大量消耗,要不了多久稀土資源就會消耗殆盡。而月球上的稀土用量為225-450億噸,如果能把月球上的稀土開采並帶到地球,稀土危機將不會再有。

除此之外,月球上還有壹些核能原料, 月球上富含鈾以及氦3,鈾是進行核裂變的主要原料,而氦3則是進行核聚變的主要原料 ,由於聚變的過程中不產生中子,因此是壹種無汙染的可控核裂變,而地球上的氦3含量十分少,地球上的所有的氦3加起來也不過幾千噸,但是月球上就不同了,月球上沒有全球性的偶性磁場的保護,帶有氦等稀有氣體離子的太陽風可以源源不斷地直接射到月球表面,使得月球表面土壤中含有豐富的氦3,月球上土壤中的氦3含量估計為70余萬噸,如果月球上的氦3可以開采到地球上來,那麽可以說地球上將不會再有能源危機。

月球上的礦藏資源可以說是異常豐富的,但是說實話,就算是要開采這些礦藏,首先技術就得過關吧,現在能夠登上月球的也就只有美國壹個國家,幾次登月僅僅是在月球上取下來了壹百多千克的巖石,耗費巨大,所以開采的話可能費用會非常高,真正需要開采的也只是壹些稀有金屬而已,為什麽非得將月球上的資源運回地球呢,在月球上建月球基地不好麽?

月球是地球唯壹的天然衛星,自古以來,人們對月球的好奇從未停止,而 探索 也壹直在路上,在中國有嫦娥探月、吳剛伐樹壹說,而古希臘神話中有月亮女神阿蒂米斯壹說。後來,在現代技術的推動下,人類向月球發射探測器,從剛開始的人類第壹個空間探測器月球1號到第壹個拍得月球背面照片的航天器月球3號。

再到後來的1969年7月,美國人借助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第壹次登陸月球,而尼爾·阿姆斯特朗也成為第壹位在月球上漫步的人。如今更有我國的“嫦娥系列”在進行著月球 探索 ,據以往的月球勘測來說,發現月球存在許多資源,而如果人類把月球上的大量資源運回地球,會發生什麽呢?

月球上存在什麽資源?

月球表面有許許多多的隕石坑,而這些隕石坑是由於宇宙中的流星通過隕石撞擊月球表面產生的,為什麽說月球是地球的天然衛星呢,就是因為在宇宙活動中,很多次隕石撞擊地球都被月球給擋住了,才沒有對地球造成傷害,所以月球背面簡直是慘不忍睹,好像被什麽東西啃了壹樣。

並且相對於地球來說,月球沒有顯著的地質活動,因此,月球表面有著各種各樣豐富的礦物資源,每壹座環形山(月坑,近似於圓形)、每壹個隕石坑都相當於壹個天然的礦床,如果人類開發了月球上的這些堪稱資源寶庫的地方,那麽會獲得豐厚的礦產資源!

矽在宇宙中的儲量排在第八位,月球塵土中20%的成分是矽,而矽是制作半導體材料的重要資源。

月球上的鐵的冶煉程度很低,這是因為月球上的鐵主要是以氧化鐵的形式存在的。

稀土元素

稀土元素廣泛用於冶金、機械、電子等產業,應用稀土可生產熒光材料、激光材料等,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而月球上存在很多的稀土元素。

氦的同位素氦-3

He-3,是壹種可用於核聚變的氦同位素,在地球上很少,也可以說幾乎不存在,但是在月球上就很豐富,大約有100萬噸蘊藏在月球表層,這種元素可以用來進行核聚變,也可以作為人類宇宙探測的主要燃料,清潔高能,如果可以在月球上實現大規模開采並帶回地球,那麽可以非常大程度的解決能源問題。

月球上極地部分,也就是我們看到的月球兩極全年陰影的部分,可能存在冰凍水,如果這些資源被人類開采運回地球,可大大解決地球水資源緊張的問題。

月球上其實還存在許多資源,未壹壹列舉出來,不過知道個大概後,我們回過頭來重新思考壹下問題。

現在人類對於月球資源的 探索 還處於起步階段,未到開發的時候,不過發現了高價值資源,比如氦的同位素氦-3,如果到時候人類可以對月球進行開發,相信人類的 科技 水平壹定發展的非常先進了,不過時間可能會是很多年以後了。那麽現在我們來做個設想,試想壹下人類未來真的做到了,那麽會產生什麽影響呢?

對於地球來說:

第壹,如果人類把月球上的大量資源運回地球,資源儲備量會增加,地球質量也會增加,這就會改變某些資源的供給結構,進而影響整個經濟結構,比如:珍稀寶石會由於供應量的增大而貶值,鋁、鐵也會因供給增多而貶值。

第二,地球質量增加後,引力會增加,而人類需要壹段時間去適應引力的變化,久而久之,人類會根據環境進行進化,比如肺活量會增大。而引力的變化也會帶動工業技術的革新,比如推動發動機的改革。

對月球來說

第壹,地球由於質量增加,與月球之間的引力會發生變化,這會在壹定程度上引起月球的軌道的縮小。月球上的資源被大量運回地球後,月球質量減小,引力就會減小,其與地球的引力關系會發生改變,運行軌道也會發生變化。

第二,我們知道,潮汐是由月球的吸引力造成的,這是因為月亮繞著地球轉,會將地球的海水吸引,形成漲潮的現象,它是海水的周期性漲落現象,白天稱之為“潮”,晚上稱之為“汐”,壹旦月球質量減小,那麽地球上潮汐的程度肯定會隨之減小,而地球上那些由潮汐引起的洋流所產生的效果會變得不明顯,這就會造成地球部分地區內陸循環發生變化,會對降水、季節更替產生影響,也會影響海洋的生態環境。

總之,人類未來可能真的會將月球上的資源運回地球,不過在此之前,人類必須綜合考慮這個做法對於地球自然、人文等的影響。

月球距離我們遙遠,很貧瘠,沒有多少地球上稀缺且可以利用的資源。

更加要命的是,月球上沒有空氣,到現在為止沒有找到水,晝夜溫差極大,宇宙輻射強烈,也沒有條件大量生產人類所必需的糧食。

月球上不利於人類的生存。

(美國宇航員穿著笨重的宇航服才能在月球上生存)

所以任何在月球上開采資源並將其運回地球的想法都是瘋狂且不切合實際的。

以人類目前所掌握的航天技術,哪怕月球上全是壹堆壹堆的黃金,要將它運回地球都會破產。因為發射火箭飛船再將黃金運回來的成本要超出黃金本身的價值許多倍,完全不劃算。

(即便月球遍地金磚,搬回來也虧死)

說到這裏,我們便不難理解為什麽美國人上了幾次月球之後,便宣布終止阿波羅計劃,並且幾十年間再也沒派航天員登上過月球。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連月球探測器也沒有再送上去過。

有人以此為據說美國人當初的登月計劃是個彌天大謊,有人說那是美國人發現月球除了科學研究之外沒有別的價值。

對了,月球上有氦-3。這是壹種可以通過核聚變產生能源用來發電的重要原料,科學家們說氦-3這種物質在地球的儲量極少,只有不到半噸,而在月球表面覆蓋的土壤中氦-3的含量達到了100萬噸之多。

(荒涼的月球有氦-3)

如果將氦-3用於核聚變發電,每100噸氦-3所產生的電能足夠全球使用1年,那麽如果將月球上的氦-3全部運回來,就夠全人類使用1萬年之久!

看起來非常非常可觀。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殘酷。

氦-3不是固體,它不像煤炭那樣挖壹挖就能得到。提取氦-3的工序極其復雜,不只是把月球上的土壤加熱到700度以上那麽簡單。同時,我們計算壹下月球的表面積就會發現,氦-3分布在多達3800萬平方公裏廣大面積的土壤裏,即使按200萬噸儲量的最樂觀估計,平均每平方公裏月壤裏僅僅只有52.6公斤的氦-3。

即使人類有技術可以把月壤裏所有的氦-3壹點不剩地都提取出來,每天挖1平方公裏的月壤,這52.6公斤氦-3運回地球所發的電也僅夠咱中國用1個小時。

(我國的核聚變發電試驗裝置)

壹天挖1平方公裏,提煉1000萬立方米以上的月壤,再將東西運回來發電,只夠用1小時。別說做不到,即便能做到也還是相當不劃算。

更何況核聚變發電的原料並不只有氦-3,氫的同位素氘也可以用來進行核聚變反應,並且氘在海水裏大量存在,提取過程也不復雜。海水中的氘通常以氧化氘(也就是俗稱的重水)的形式存在,大約每升海水中含有0.034克重水,將這些重水提取到的氘用於核聚變反應,其產生的能量與300升汽油相當!

(氫與同位素氘)

既然我們地球上70%的面積被海水覆蓋,有如此多的海水,提取氘的成本又不高,同樣是核聚變發電,為什麽要舍近求遠到38萬公裏之外的月球辛苦挖礦呢?

所以在可預見的未來,除了進行科學研究和宇宙 探索 ,人類跑到月球上將大量資源運回地球的情景不會發生。

月球不僅是美好願望的寄托衛星,還是壹顆資源非常豐富的衛星,在月壤和月巖中含有豐富的鈦、鈾、釷等金屬,除此之外還含有豐富的氦3。

舊時軍工專用鈦,進入尋常百姓家,如果大量的鈦運輸回地球,對於世界工業的發展,將起到非常大的推動作用。

如果鈦大量運輸回地球不僅僅可以提高軍事實力,最重要的事對於普通人生活的改變。航空領域超音速鈦飛機可能變得普遍,工業領域如核工業、石油行業、化工行業關鍵設備性能將會增強,將極大地提高設備可靠性減少事故率,推動工業發展。

1791年,英國礦物學家威廉–格雷戈爾就首次發現了鈦元素的存在,二戰時正式進入實用階段,從此壹直表現優秀。

鈦是壹種機械性能非常好的材料,與鋼相比強度更大、密度更小,和鋁相當、可塑性更強,抗腐蝕能力強。

在核工業中冷源凝汽器采用了鈦管,用來提高抗海水腐蝕能力,應用在飛機、坦克、軍艦等軍事領域,可以減輕了飛機、坦克、軍艦的重量,增強了機動能力和抗打擊能力。

火箭、導彈、超音速飛機在大氣層飛行時,極高的速度與大氣摩擦會產生五六百攝氏度的高溫,容易使得普通材料性能下降,而鈦含量超過壹定的火箭、飛機、導彈就可以防止材料因為摩擦產生高溫而導致材料性能下降的情況。

查詢有關論文得知, 月球上鈦鐵礦含量超過8%以上,總量超過了150萬億噸,地球上鈦鐵礦儲量約為7.2億噸,差別大概21萬倍。 如果鈦大量運輸回來,離進入尋常百姓家就不遠了。

此外月球上的鈾和釷是核裂變的材料,氦3是優良的核聚變材料。

如果人類能夠不斷將外星的資源,運往地球。那麽“節約”可能就不能再被稱為美德,至少在物質上如此。

1、月球上有不少地球所沒有的東西

比如氦三就是其中之壹。 據說把它用在核電站發電中,可以避免核泄露所產生的輻射,這樣可以有效減少對生態的汙染。 由於地球氦三極度缺少,所以很多國家都把自己的註意力放在月球。

此外,月球上可供人類開發利用的主要資源還有:

2、月球表面的土壤,據說不需加工可直接用作防護材料。

3、而且月球土壤中含有各種元素。

如月球土壤晦食氧量為40%。從中,我們可提取用作火箭推進劑的氧,也可補給軌道上的飛船或合成水供人使用。也就是說,月球是人類的宇宙飛船飛向太空的天然中繼站,相當於人類大航海時期的深水不凍港。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人類正式開啟了大航海時代)

月球土壤中含矽量為20%,可用於太陽能電池。隨著技術的發展,如果將來妳的後代,利用月球的矽開壹個太陽能電池廠,相信也可以盈利。

此外,月球土壤中還蘊藏著鋁(14%)、鐵(4 oA)、鈣及少量的鈦、錳、鎂、鉻。妳手機的各種稀有金屬元素,可能會變成白菜價。

不過由於月球這些礦藏,在地球儲存量有限,所以將來壹定是各國爭奪的能源焦點。

目前美國等發達國家正在進行利用月球資源的實驗。

以上這壹切說明,如果人類可以把月球的大量資源運回地球,那麽可能出現地球經濟的新壹輪繁榮。

為什麽要說是可能呢?因為我們要考慮把月球的大量資源運回地球的成本是多少。

如果能解決成本問題,那麽勢必給整個地球,帶來宇宙版的新大航海時代。

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我們發現那裏是壹片死寂,但是月球上有壹種能源,讓世界各國很眼饞,那就氦-3,這是氦氣的壹種同位素,但是它也是壹種非常清潔的核燃料,我們平時見到核反應堆總是心生恐懼,因為壹旦泄露,就會產生核輻射,但是如果我們用氦-3,就算出現泄露,也沒有輻射,對生物對環境都沒有損害。我們地球上氦-3只有500公斤左右儲量,可是月球表面的土壤中就有上百萬噸氦-3的儲量。這對於人類的核能使用來說,絕對是利好,我們如果要大規模制造核動力航天飛船,這些氦-3也是特別好的能源。但是提煉氦-3也不是壹件容易事情,需要將月球土壤加熱到700度。

美國好萊塢曾經拍攝壹部科幻片,名字就叫做《月球》,說的就是我們的科學家在月球上建立了氦-3采集基地,科研人員定期會把氦-3送回地球。但是現實情況卻難度很大,因為我們似乎沒有很好的辦法大規模將含有氦-3的土壤搬運回地球上,我們去壹次月球都是高難度的系統工程,要花費巨額費用,而且宇宙飛船的承載量很有限,只能等待未來航天技術的進壹步突破了,這些看得到的資源也許有壹天會被人類所利用。

不知道題主提出的大量資源是怎樣的大量,是運走月球質量的壹半還是四分之壹,這個大量實在無法衡量。

就像炒菜時要妳加味精少許,這個少許是多少也無法衡量,只能憑經驗加。這就是咱國人的用詞習慣,沒有明確定量。

月球的質量有7.349 10^22公斤,算出來就是7349億億噸重,如果搬走1億噸的話,才占月球重量的7349億分之壹,我想對月球的影響是不大的。

但人類要搬走月球1億噸的物質所付出的代價是無法估量的。航天飛機運送1公斤物質到空間站的成本是2.2萬美金,這還只是送到400公裏高度太空站的成本。

而到月球的距離是38萬多公裏,我們即使用距離疊加的成本來計算,也就是相當於每公斤的運送成本達到1000倍,也就是每公經成本需要2200萬美元,壹噸的運送成本就是220億美元。

美國宇航員搭乘俄羅斯聯盟號上太空站,票價己漲到8100萬美元/人/次,明年美國準備采用自己波音公司的飛船,報價5800萬美元/人/次。大家算算每公斤花費多少錢?

2017年中國全國GDP重量為82.71萬億元,按現匯1美元=6.8161人民幣,折合成美元就是12.13萬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人民壹年到頭的血汗錢只能運回月球上物質551噸,這些血汗錢還沒有剔除吃喝拉撒的費用。中國2017年的財政總收入才17.25萬億人民幣,折合成美元就是2.53萬億美元,也就是說中國國家壹年的收入才能運回月球物質115噸。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帳不是這個算法,真正的成本比這低多了,這我也同意。因為我的確沒有其他的資料來核算這個成本。

有人計算我國嫦娥壹號耗資超過14億人民幣,前期開發成本不計的話,發射壹次成本約2億。嫦娥壹號自重約2350公斤,如果加上前期成本每公斤單程費用需要68萬元人民幣運費。

但這個算法並沒有計算返程的費用,而且如果帶月球物質回來還要增加費用,成本同樣不能小覷。

費了這麽多的篇幅計算成本,時空通訊旨在從另壹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就是人類在較短的時間內是無法運送過多的月球物質回來的。

不知道1億噸算不算題目說的“大量資源”,如果算,就要等到運回來的價值大於成本的時候才會去開發,對月球和地球來說,除了需要花很多代價,都不會發生什麽。

即使1億噸這個對月球不傷皮毛的數量,也是非常非常難做到的,所以請勿杞人憂天。

這就是時空通訊的觀點,歡迎討論點評。

原創作品,已授權“維權騎士”版權保護,侵權必究。

先說月球的重量7.349*10^19T。地球每天吸入宇宙塵埃20--60T,每十年遠離太陽1壹3公分,我們可以用人登上月球,開著壹百臺藍翔挖掘機,派壹百萬人壹人壹揪分十組,壹組十萬人,每十分鐘換壹組。往地球方向扔就行,牛頓不說萬有引力嗎,月球是被地球引力而逃不脫嗎&(其實是不可能的)這樣,十年月球歸入地球,而且是慢漫的溶入,也不會造成太空失衡,這招絕不?十年後完成了,而且地球與太陽距離也會延長,別擔心,也就四到七公分,地球氣溫也就下降二到十度。還是有壹部分物種能存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