詬病的意思是什麽意思
詬病是壹個漢語悔租詞語,拼音者仔是gòu bìng。詬病屬於動詞。解釋為侮辱,後引申為指責或嘲罵。
詬,拼音:gòu。
意思:恥辱,辱罵。
英語同義詞:abuse, scold, berate, insult。
擴展資料:
字詞解釋首前汪:
酉集上言字部詬
《唐韻》呼?切《集韻》《韻會》《正韻》許?切,?吼去聲。《說文》謑詬,恥也。《博雅》罵也。《玉篇》恥辱也。《廣韻》怒也。《增韻》詈也。
《左傳·哀八年》曹人詬之,不行。《杜註》詈辱也。《禮·儒行》常以儒相詬病。《註》詬病,猶恥辱也。《後漢·鄧禹傳》康聞詬之。《註》罵也。《唐書·劉文靖傳》君雅詬曰:反人欲殺我耳。《音義》怒也。
又《增韻》巧言也。又《金壷字考》奊詬,無誌節也。《前漢·賈誼傳》奊詬亡節。《師古註》奊詬謂無誌分也。又姓,見《姓苑》。又《廣韻》苦?切《集韻》丘?切,?音?。
又《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厚去聲。又《集韻》《韻會》《正韻》?居?切,茍去聲。又《集韻》《韻會》很口切《正韻》胡口切,?音厚。又《廣韻》古厚切《集韻》舉厚切,?音茍。義?同。 《說文》或作訽。《集韻》亦作?。
詬病出處:
1、《禮記·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鄭玄註:詬病,猶恥辱也。
2、晉幹寶《晉紀總論》:若夫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蓋***嗤點以為灰塵,而相詬病矣。
3、元揭傒斯《送劉以德赴化州學正序》:而猶未能浸淫乎 三代 之教者,旬宣之道未盡,廉恥之化未興,詬病之風未除也。
4、宋·?司馬光《訓儉示康》: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5、田北湖《與某生論韓文書》:“曩於所謂 唐 宋 大家者,私用臧否;然而流俗之耳目,且駭且怪,何以免此詬病也。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