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新型顯示咋發展?聽聽兩位院士怎麽說

新型顯示咋發展?聽聽兩位院士怎麽說

近年來,5G、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壹代信息技術的快速崛起,加之可穿戴設備、車載顯示、AI等新興需求的不斷釋放,讓顯示成為人機交互的重要端口,這為新型顯示技術創新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5月29日舉辦的2019年海峽兩岸(成都)新型顯示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歐陽鐘燦、鄭有炓兩位院士針對超高清視頻及Micro LED產業發展發表的演講無疑成為本次論壇的最大亮點。

超高清視頻產業 應借冬奧會迎風飛揚

2019年3月出臺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09—2022年)》明確提出,到2022年,中國超高清視頻行業總體規模要達到4萬億元,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有條件的地方電視臺要開辦4K頻道,不少於5個省市的有線電視網和IPTV平臺開展4K直播頻道傳輸和點播業務,實現超高清節目制作能力超過1萬小時/年;到2022年,4K頻道供給能力大幅提升,超高清視頻節目年制作能力達3萬小時,超高清視頻用戶達到2億。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鐘燦表示,超高清技術不僅應用於電視產業,更將帶動VR/AR、醫療顯示、數字標牌、安防監控、車聯網、軍事地圖等行業的發展,預計2020年,4K/8K超高清影像產值將達2.5萬億元,其中8K超高清影像產業將超過1萬億元。

據IHS Markit預測,2025年,超高清視頻顯示屏幕市場需求將達183M㎡,滲透率達67%,產值約700億美元。

歐陽鐘燦認為,我國在4K/8K超高清影像產業優勢集中在播放顯示、傳輸環節。在播放顯示環節,中國大陸8K超高清顯示終端具備絕對優勢,創維、海信、長虹、康佳等品牌企業已相繼推出8K超高清電視,半導體顯示龍頭企業京東方在8K超高清顯示面板領域全球領先,韓國三星、LG在美國消費電子展上展出並獲獎的8K系列產品,其顯示面板均來自京東方。8K超高清產業全球領先的日本,從4年前開始與京東方合作,日本在2016年巴西奧運會上進行試播的顯示終端采用了京東方自主創新的8K顯示屏,而不是日本本土企業夏普的產品。

歐陽鐘燦算了壹筆賬,得出的結論是:貌似“過剩”的TFT-LCD產能在4K/8K TV的需求下是遠遠不夠的。他說,目前,我國2K電視保有量7億臺,以10代以上產能、每片6切65英寸計算,5條(京東方2條、廣州富士康1條、華星光電2條)每年只能提供4000萬臺4K/8K TV,全部更換需要近20年。但2K到4K/8K的轉變不是“立竿見影”的,相當長的時間內,2K、4K、8K將並存。

他同時指出日本發展4K/8K的路線圖,為響應2020東京奧運會的召開,日本NHK電視臺已開通4K/8K電視廣播。作為後來居上者,我國影像4K/8K超高清視頻產業,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召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盡快部署開通4K/8K電視廣播,帶動超高清視頻產業的發展。為此,他建議,首先,制定4K/8K超高清影像產業發展戰略,推動影像產業供給側改革,引導我國超高清影像產業骨幹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協同創新,盡早實現4K/8K超高清產業化。

其次,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在制定《2019—2021年中國新型顯示器產業發展行動計劃》中,應出臺“購買4K/8K TV補貼”等政策,以支持我國消費者更換2K電視,向4K/8K電視升級。

最後,以產業鏈上各關鍵環節企業和骨幹研發機構為核心,組建國家級“政產學研用”的“中國4K/8K超高清影像產業聯盟”,研究產業發展趨勢與各國產業發展戰略及政策,協助政府主管部門做好產業政策制定,構建產業協同發展的支撐平臺,推進核心技術突破,建立標準和專利體系,擴大高清視頻片源制作平臺。

把握Micro LED發展機遇 掌握發展主動權

而在剛剛結束的SID Display Week 2019(國際顯示周)上,Micro LED產品的集中展示,印證了鄭有炓的觀點。臺灣工研院的Micro LED用PCB板,臺灣錼創 科技 的7.56英寸全彩Micro LED顯示器(分辨率達到720*480,像素密度114PPI,穿透率60%)、柔性Micro LED顯示器及高達458PDPI的可穿戴裝置,天馬微電子的7.56英寸透明全彩顯示屏,華星光電的3.5英寸全彩Micro LED顯示器,Plessey的針對AR應用的Micro LED顯示器,X- Display的采用主動式驅動Micro IC方案、5.1英寸70PPI的顯示器面板……形態各異的產品讓Micro LED大放異彩。

鄭有炓認為,基於Micro LED顯示屏的可擴展性,Micro LED模塊的無縫拼接可實現任意尺寸、任意形狀的超大屏幕終端顯示,與LCD、OLED相比Micro LED更具優勢,支撐下壹代數碼電影顯示器對高動態範圍、超高像素密度、高亮度和高對比度的需求,有望率先推出用於以數碼電影屏為代表的超大尺寸高端工程顯示器產品。它在數字電影院、指揮調度中心、商業中心顯示、高端商務會議、高端數字告示、光電制作級產品有大量應用。近幾年,索尼、三星、LGD接連推出多種Micro LED拼接模塊拼接成的超大尺寸的數碼電影屏樣機。

鄭有炓強調,“巨量轉移”是發展Micro LED最主要的瓶頸技術,目前已湧現出眾多提供各種巨量轉移工藝的設備制造公司,如Uniqarca公司開發的“激光放置技術”,壹個激光器每小時可轉移1億個管芯;日本設備廠Toray在今年的NEPCON JAPAN上展示了壹整套巨量轉移的工藝技術和設備。“目前,Micro LED技術進展很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還不清楚哪種技術將會勝出,但這不影響Micro LED產品的進壹步發展。”鄭有炓說。

鄭有炓同時認為,Mini LED作為發展Micro LED的過渡技術,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他表示,Mini LED支撐小間距LED朝減小間距方向發展,小間距LED技術發展面臨壹致性差、良品率低、成本高、可靠性差、維護難等技術瓶頸,Mini LED是從分立式封裝實現集成化封裝,可以克服這些技術困難,並推進更小間距產品的發展,為小間距LED技術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Mini LED有望作為繼小間距LED之後的新技術帶,支撐LED顯示產業發展。

鄭有炓最後總結說,Micro LED是戰略性新技術,順應信息時代發展需求,支撐新壹代信息技術LED顯示技術可持續發展。Micro LED推動LED顯示技術大變革,小間距LED、Mini LED和Micro LED協同發展,引領LED顯示技術從戶外高端應用走向主流民用市場,為LED顯示產業拓展巨大商機。“我們要把握Micro LED發展機遇,吸取顯示產業發展經驗,積極應對,搶占技術先機,掌握發展主動權。”鄭有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