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觀音為何有稱千手?
六觀音之壹。指具有千手、千眼,每壹手掌各有壹眼的觀音菩薩。全稱千手千眼觀自在。又稱千手千眼觀世音、千眼千臂觀世音、千手聖觀自在、千臂觀音、千加自在,或稱千眼千首千足千舌千臂觀自在。《千打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雲(大正20·119c)∶‘大悲觀自在,具足百千手,其眼亦復然,作世間父母,能施眾生願。’‘千’,表無量、圓滿之義。即‘千手’象征此觀音大悲利他之方便無量廣大,‘千眼’象征應物化導時觀察機根之智圓滿無礙。
關於觀音菩薩具足千手千眼的因緣,據《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述,過去無量億劫有千光王靜住如來出世,以憐念壹切眾生,故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觀世音菩薩壹聞此咒,從初地超第八地,心得歡喜,遂發身生千手千眼以利益安樂壹切眾生的大誓願,應時身上具足千手千眼。
至於其形像,諸經軌所載不同∶
(1)據《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上、《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所說,身作檀金色,壹面千臂。《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另說千臂中十八臂的印相持物。
(2)依《千打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所說,身是黃金色,於紅蓮華上半跏坐,有十壹面四十手。十壹面中,當前三面作菩薩相,本面有三目,右邊三面作白醜碾上相,左邊三面是忿怒相,當後壹面為暴笑相,頂上壹面作如來相。
(3)依《補陀落海會軌》所說,身是金色,千臂千眼,有五百面。
(4)依《世尊聖者千眼千首千足千舌千臂觀自在菩提薩埵怛■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所說,為千眼、千頭、千足、千舌、千臂之相。
(5)依《現圖胎藏界曼荼羅》所說,有二十七面千臂,結跏趺坐於寶蓮華上。千手中,有四十手(或四十二手)各持器杖,或作印相,其余各手不持器杖。
其中,‘十壹面’表滿足十地十波羅蜜而證得第十壹地妙覺,與十壹面觀音相同。‘五百面’即相應於千臂千眼之意。至於‘二十七面’,經軌並未述及,似出自《秘藏記》。或謂‘二十七面’表示濟度二十五有的二十五面,加上本面與本師阿彌陀佛。或說十波羅蜜中,前六度各開三種,後四度各開二種,合為二十六面,再加本面而成二十七面。
千手觀音
有關‘千臂’壹說,依《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所述,‘千手’表示四十手各濟度二十五有(壹有配四十手、四十眼,合為千手千眼)。可知所謂‘千臂’,並不須具足千臂,只要具四十臂即可。依《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四十手所持之物或所作的印相為∶如意珠、罥索、寶缽、寶劍、跋折羅、金剛杵、施無畏、日精摩尼、月精摩尼、寶弓、寶箭、楊枝、白拂、胡瓶、旁牌、斧鉞、玉環、白蓮華、青蓮華、寶鏡、紫蓮華、寶篋、五色雲、軍持、紅蓮華、寶戟、寶螺、髑髏杖、數珠、寶鐸、寶印、俱屍鐵鉤、錫杖、合掌、化佛、化宮殿、寶經、不退金輪、頂上化佛、蒲萄。
另外,也有人將四十手加甘露手而成四十壹手;或加上中央的蓮華合掌及入定印,而作四十二臂。《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姥陀羅尼身經》則說十八臂,文雲(大正20·101b)∶
‘面有三眼,臂有千手,於千手掌各有壹眼,首戴寶冠,冠有化佛。其正大手有十八臂,先以二手當心合掌,壹手把金剛杵,壹手把三戟叉,壹手把梵夾,壹手把寶印,壹手把錫杖,壹手掌寶珠,壹手把寶輪,壹手把開敷蓮華,壹手把罥索,壹手把楊枝,壹手把數珠,壹手把澡罐,壹手施出甘露,壹手施出種種寶雨,施之無畏,又以二手當臍,右明顯左仰掌,其余九百八十二手,皆於手中各執種種器壞印,或單結手印。’
關於此觀音的三昧耶形,也有多種說法。或說相對於果德的阿彌陀,聖觀音為因德,故以初割蓮花為三昧耶形;或謂對其他觀音而言,此尊是果德,故用開敷蓮花。或如《千手陀羅尼》、《千打經》等所言,求智慧則用寶鏡,求善友則用寶箭,應其所求,四十手所持之物皆是三昧耶形。或指蓮花上的寶珠,謂此寶珠能隨願出生壹切,故無須采用四十手上各別的三昧耶形。蓮花表示本有的理性,寶珠表示萬德具足,因此蓮上寶珠即相應於蓮華部的果德——此尊的本誓。
此尊是蓮華部(或稱觀音部,為密教金剛界五部之壹,或胎藏界三部之壹)果德之尊,故稱蓮華王。蓮華部皆以大悲為本誓,但以此尊為蓮華王,故特以大悲金剛為密號。其種子為‘紇哩’(hri^h!)是由‘訶啰伊惡’(hara i^ ah!)四字合成,表示由貪(ra)、嗔(i^)、癡(ha)三毒轉入涅盤。
根據《千手儀軌》所載,此尊的根本印是以二手作金剛合掌,手背稍曲相離,二中指相合,二拇指、二小指分開豎直。此印稱為蓮華五古印,或稱九山八海印、補陀落九峰印。《姥陀羅尼身經》另說總攝身印等二十四印;《千眼神咒經》再加心王印,而說二十五印。《千手儀軌》又言,結根本印時,誦根本陀羅尼,即能作四種成就∶壹者息災,二者增益,三者降伏,四者敬愛鉤召。世間、出世間果報皆得圓滿。然此陀羅尼甚長,因而常誦‘唵(om%,歸命)■日羅(vajra,金剛)達摩(dharma,法)紇哩(hri^h!,種子)’的小咒。
又,此尊四十手隨眾生根機,相應於五部五種法,能滿足壹切願望。即以四十手表示此尊的本誓。茲依《千打觀自在菩薩秘密法經》、《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載,略述如次∶
(1)息災法佛部∶化佛(表不離佛邊)、罥索(安穩)、施無畏(除怖)、白拂(除惡障)、旁牌(辟除惡獸)、鉞斧(離官難)、戟矛肖(除賊難)、楊柳(除病)。
(2)調伏法金剛部∶跋折羅(降伏天魔)、金剛杵(摧怨敵)、寶劍(降伏魍魎鬼神)、宮殿(不處胎宮)、金輪(菩提心不退)、寶缽(除腹中病)、日摩尼(得眼明)、月摩尼(除熱毒病)。
(3)增益法寶部∶如意珠(豐饒資具)、弓(得仕官)、寶經(得聰明多聞)、白蓮(得功德)、青蓮(生凈土)、寶鐸(得妙音聲)、紫蓮(見諸佛)、蒲桃(稼谷成熟)。
(4)敬愛法蓮花部∶合掌(人非人愛念)、寶鏡(得智慧)、寶印(得辯才)、玉環(得男女仆使)、胡瓶(善和眷屬)、軍持(生梵天)、紅蓮(生諸天宮)、錫杖(得慈悲心)。
(5)鉤召法羯磨部∶鐵鉤(善神擁護)、頂上化佛(得佛授記)、數珠(佛來授手)、寶螺(呼召善神)、寶箭(遇善友)、寶篋(得伏藏)、髑髏(使令鬼神)、五色雲(成就仙法)。
據《大悲心陀羅尼經》所述,誦持此尊之陀羅尼者,可免受饑餓死、惡獸殘害死等十五種惡死,而得眷屬和順、財食豐足等十五種善生,或治各種疾病、蟲毒、難產、死產等。《千眼千臂神咒經》說有延命、滅罪、除邪淫、轉女身等利益;《千手觀音治病合藥經》亦說可治諸種疾病、蟲毒等,並說夫婦和合之法。
《大悲心陀羅尼經》謂此尊有密跡金剛力士等二十八部的護法眷屬。此稱千手觀音二十八部眾,《千手觀音造次第法儀軌》列其壹壹形像及真言等。又有以此尊為本尊,為修敬愛、息災等法而行的修法,稱為千手觀音法,或稱千手法。此外,有以此尊為主尊而建立的曼荼羅,稱為千手觀音曼荼羅。此有數種,如《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咒經》卷上說十肘曼荼羅,《姥陀羅尼身經》所出為五重曼荼羅,《千打經》出三重曼荼羅,《補陀落海會軌》出六重曼荼羅。
此尊的儀軌及圖像,至初唐時代始傳至中國。據《千眼千臂觀世音菩薩陀羅尼神 咒經》序文所載,唐·武德年中(618~626),中天竺婆羅門僧瞿多提婆攜來此尊形像及結壇手印經本。貞觀年中(627~649),另有北天竺僧奉進《千臂千眼陀羅尼》的梵本,後由智通譯成漢文。可知,此尊的信仰應是形成於西元七世紀。
印度神話中,似無相當於此尊的神格,但壹般相信因陀羅(Indra)、原人(Purus!a)、濕婆(S/iva)、毗紐(Vis!n!u)等諸神夙有千眼之說,而且濕婆及阿魯糾那(Arjuna)曾有千臂(Sahasra-ba^hu)之稱。又,《大教王經》卷九曾述及大自在天有千手千面。現代印度本土未曾發現任何有關此尊之物,但近代學者於西域地方發現不少千手觀音畫像的斷片,及曼荼羅等。
〔參考資料〕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大身咒本》;《觀自在菩薩心真言壹印念誦法》;《觀自在菩薩大悲智印周遍法界利益眾生薰真如法》;後藤大用《觀世音菩薩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