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養的漂亮寶貝魚,應該是鳉科魚,很難養,養多少死多少,請問,怎麽養得好?
首先,要確定準備飼養的品種,盡量不要混養,繁殖缸的大小決定飼養密度,並不是養的越多越好,觀賞魚應追求精養,混養自由繁殖出的與質量不高,而且很難控制發育,沒有計劃,因此通常將公母分開飼養,繁殖期時以60CM的缸為準,飼養5對左右的種魚,公母可以3公配7-9條母。
將公魚母魚隔離分別投入飼養後,母魚可以多餵壹些含蛋白高的食物,如豐年蝦,牛心漢堡,價位高壹點的飼料也可以,促進親魚卵的發育,並註意保持水溫在22度-24度之間,維持穩定壹段時間。並且應提前準備好增氧設備,養殖仔魚的容器,豐年蝦卵或碾碎的飼料。
準備工作做好後,穩定壹段時間約半個月左右母魚肚大豐滿,公魚精神十足時,將壹定比例的親魚放入繁殖缸,適應2天後,將缸內水溫提高2-3度,刺激交配,在壹周內雄魚會完成交配。將雄魚撈出,避免騷擾已經受孕的雌魚。
在繁殖缸內加入氣泵打氧,並保證過濾系統24小時不間斷過濾,定時定量餵魚,壹是提高含氧量保證仔魚正常發育,二是保證水質避免魚病爆發。
岀魚的時間不易精確估算,因此如果待產在繁殖缸內有兩種方法,壹多鋪障礙物,首選大量MOSS,多孔的石頭,二是將雌魚放入孵化盒,自行繁殖,推薦後者,成活率高,被親魚吃掉的小魚少。便於繁殖後將雌魚與仔魚隔離。
母魚產仔時排出壹種液體極易敗壞水質,因此在出魚前用大桶晾好水,出魚後分幾天抽調老水,註入新水,並將仔魚與親魚徹底隔離飼養,飼養方法見上。
就寫到這吧,鳉科魚的繁殖要點基本上就是這些,祝旅途“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