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為什麽男生家暴有慣性,而女生就不會呢?

為什麽男生家暴有慣性,而女生就不會呢?

家暴真的是有慣性的。

在過往的咨詢中,出現過太多次類似的場景。

咨詢者第壹次被家暴,男朋友打過他之後,跪下來哭泣著求饒,信誓旦旦保證只是壹時情急;

第二次被家暴,男朋友拼命打自己耳光,說再有自己主動滾蛋;

第三次被家暴,男朋友說事出有因,他著急的時候咨詢者還不理不睬自己受不了,妳也有錯。

大概第五次被家暴的時候,她終於意識到他改不了,離開了。

所以,少年,妳不是女生,妳可能無法了解壹個體力弱勢者,面對體力強勢者的那種恐懼感,

畢竟只要妳想,妳真的有可能對他造成致命的傷害,

我不會罵妳,也並不認為妳100%會持續家暴,無可救藥。

只是,少年,犯了錯誤,就要承擔錯誤的代價。

妳問:

這種錯誤可以壹次性否定壹個人嗎?

我再也不配得到幸福了嗎?

如果妳能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當然可以獲得幸福。

只是那個人不是她了。

妳要尊重她不願意再承擔風險的決定。

2.

多說幾句對於家暴的看法,

聯合國曾進行過壹項調查,在全球範圍內,有35%的女性都曾經歷過身體或性暴力。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報告顯示,全球有30%的女性遭受過來自親密伴侶的家暴行為,而其中選擇報警的女性只有7%。

家庭暴力有著很強的隱蔽性,壹般外人很難將他們辨別出來,過去我們常常認為,家庭暴力多發生在“低學歷”、“低收入”人群當中,但其實,家暴者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中也不在少數。如先前瘋狂英語的李陽,之前熱爆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的胸外科醫生安嘉和,都是很好的例子。

那麽,廣大女性應如何提前識別家暴男呢?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彭凱平教授提到,家暴男壹般具備以下性格特點:

控制欲特別強

控制欲強的人經常會要求或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他們的口頭禪是“妳必須這樣做”、“妳要聽我的”、“我叫妳......聽到了沒有”。當伴侶拒絕按照他的意願去做事,就會用各種方式來懲罰伴侶,如憤怒、辱罵、諷刺等。

這類人是非常害怕失控的,壹旦周圍的環境讓人感到不舒服,就想要強迫它們發生改變,哪怕是壹些非常細致的小事,如妳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口頭禪等。

猜忌心特別強

這類人的內心非常敏感多疑,常常因為壹些小細節而對伴侶不信任。他們可能會非常關心伴侶在微信上和誰聊天、打電話那個異性和妳是什麽關系、周末跟誰壹起出去、為什麽需要打扮得這麽漂亮等。壹旦有壹些風吹草動,便會用質疑的語氣來詢問伴侶,壹不小心就有可能引發爭吵。

如果妳發現妳的伴侶經常在過多地關心妳的行蹤、查看妳的手機、頻繁地吃醋,那就要特別註意了。

情緒容易失控

家庭暴力通常發生在情緒失控的情景之下,但情緒失控在早期並不會以家暴的形式表現出來。當彼此相處的時間並不久,可能他並不敢對伴侶實施家暴,而是克制不住地大吼大叫、摔東西、捶打或腳踢物品。

請註意,當出現這樣的行為時,便是家暴的前兆。戀人相處久了之後,這些暴力宣泄的對象很可能轉移到伴侶的身上。

另外,家暴者除了身體暴力之外,壹部分還會對伴侶進行精神操縱,以便讓受害者變得離不開他,他們通常是采用如下的手段對伴侶洗腦的:

如果妳離開我,妳將壹無是處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會對伴侶的方方面面進行頻繁的打壓,從衣著打分、相貌身材、到智商、獨立能力、為人等各方面,讓對方覺得自己壹無是處。羅賓·斯特恩的《煤氣燈效應》詳盡地描述了受害者心理淪陷的整個過程:在壹開始,大多數受害者都還能保持自我,但是長期在洗腦般的攻勢之下,會逐漸地變得懷疑自己,最後完全相信自己是過錯方。

除了令伴侶懷疑自己之外,操縱者還會對她們灌輸另外壹層意思:妳這麽差勁,除了我沒人要妳,如果離開了我,妳將壹無是處。壹部分被家暴的女性之所以離不開這段有毒的關系,正是因為陷入了這樣的騙局之中。

我之所以打妳,是因為愛妳

精神操縱者除了打壓伴侶之外,還會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我是因為太愛妳了,希望妳變得更好,才忍不住打妳的,其實我自己也相當自責。”那些善良的女性特別容易相信這類話,以為他們本性是好的。

有毒的操縱者的有毒支出正在於他們並不是完完全全地壞,而是有好有壞,好的時候就是壹個體貼可人的完美情人,壞的時候又會毫無同理心地傷害自己的愛人。正是這種矛盾的信息,讓當事人糾結萬分,欲罷不能,離開也不是,留下也不是。

正是因為這些精神操縱的存在,離開他們是壹件困難的事情,那麽那些曾經遭受家暴的女性後來都怎樣了呢?

國外曾進行過壹項長達兩年半的跟蹤研究(Campbell,1994),發現那些被虐待的婦女在研究結束的時候:

① 43%的人離開了原來的伴侶,要麽壹個人過(20%),要麽建立新的沒有虐待關系的親密關系(23%)

② 23%的人繼續與她們的伴侶壹起生活,但成功地結束了暴力至少有1年以上。

③ 33%的人仍處在虐待的親密關系中,要麽成為受害者(25%),要麽既是受害者又是施虐者(8%)

可見,只有43%的人是痛下決心並非真正離開家暴者的,她們都意識到了這段關系的毒害性,而留下的原因則很復雜,有的是因為害怕遭到對方的報復、有的是因為相信對方有壹天會為自己改變、有的是真的相信自己哪怕離開了也不會遇到更好的伴侶,而還有的只是單純因為珍惜這段感情......

不管怎樣,從客觀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只有23%的人選擇留下並且真正等到了家暴者結束暴力的那壹天,這並不是壹個很高的數字。每壹位經歷家庭暴力的女性,都該好好地考慮自己的去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