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來園活動教案優秀6篇
幼兒園來園活動教案篇1
壹、活動目標:
1、學習向上拋接的動作,訓練幼兒手眼配合的能力。
2、促進幼兒手臂肌肉發展及靈活協調能力。
3、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思維發展及合作意識。
二、活動準備:
1、圍巾(絲巾、沙巾)與幼兒人數相等。
2、遊戲時背景音樂(三首)。
3、舞蹈音樂《掀起妳的蓋頭來》。
三、活動過程:
(壹)、激趣引入:
1、播放音樂,幼兒隨著音樂節奏拍手進入教室。
2、教師與幼兒玩常玩的帽子遊戲。
(1)、將大拇指大小的筆蓋戴在拇指上扮演戴帽子的先生:“嗨!小朋友們好!我是帽子先生,今天我又來和小朋友玩我們的帽子遊戲了,妳們準備好了嗎”?(唱:《郊遊》的歌前半段。念遊戲詞“東跑,西跑……)
(2)、反復遊戲2―3次把圍巾變出來。
(二)、遊戲:玩圍巾
1、帽子先生找到了什麽?(圍巾)
2、小朋友們在哪裏見到過圍巾?(商場,超市,街上。媽媽圍過……)
3、媽媽是怎麽圍的?請個小朋友給老師也圍壹下!(請幼兒上來)
4、這樣圍著很漂亮,可是我們的媽媽還可以把它做成壹朵花來,那就更漂亮了!(請家長將圍巾做成花)小朋友們壹起表揚這位媽媽!
5、剛才xx媽媽把我們的圍巾做成了壹朵花,小朋友也想壹想妳們可以把它做成什麽?還可以怎麽玩?
6、請小朋友拿起凳子下小籃子裏的圍巾自己做壹做玩壹玩!(播放背景音樂,教師觀察引導並與幼兒壹起玩耍圍巾)。
7、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玩法(做成了什麽或怎麽玩的?)
(三)、遊戲:圍巾舞
1、在玩耍是發現有幼兒將圍巾蓋在頭上,扮成了新娘,教師和所有的幼兒壹起扮扮新娘!
2、播放《掀起妳的蓋頭來》的音樂。教師與幼兒壹起舞蹈
(四)、遊戲:拋接圍巾
1、我們剛才扮成了新娘跳了個舞,問壹問爸爸媽媽我們跳得好嗎?那我們壹起來慶祝壹下吧!(教師數到三,所有的幼兒壹起將圍巾拋上去,連續三次左右)。
2、請幼兒說說妳剛才是怎樣拋的?教師模仿他的動作(單手從下往上拋,單手從上往上拋,雙手從下往上拋)。
3、請所有幼兒空手和老師壹起學學三種拋接動作,每壹種空手模仿2―3次(講解手臂的動作要領,大臂帶動小臂使勁往上拋,在拋的同時眼睛註意上方,做到手眼配合,最後接住圍巾)。
4、請小朋友壹起拿起圍巾,隨音樂自由選擇喜歡的動作拋接圍巾。
5、分組比賽(教師註意請拿材質差不多的圍巾的幼兒為壹組)。
(五)、遊戲:圍巾不見了
1、在最後壹組比賽的時候,教師將自己的圍巾藏在身上某處,故作圍巾不在了的神情,請幼兒幫忙找,吸引幼兒的註意,然後再將圍巾拿出來告訴幼兒是老師自己把他藏起來了!
2、請幼兒和老師壹起玩藏圍巾的遊戲,幼兒隨著音樂開火車,音樂停止後開始將自己圍巾藏起來,老師數三聲便開始找(鼓勵幼兒藏到不壹樣的地方)。
四、結束活動:
遊戲2―3次後:“我們的圍巾真好玩,它有這麽多的玩法,小朋友回家後也可以跟爸爸媽媽壹起玩玩!現在我們開著我們的小火車出教室玩玩吧”!
幼兒園來園活動教案篇2
活動內容:
1.初步感知理解散文的內容,感受體驗作品的語言美、意境美。
2.學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講述,發展想象力。
3.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樹立愛護鳥的意識,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理解散文的內容,初步學習朗誦散文。
5.培養幼兒大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實物投影儀壹臺,幻燈片若幹(配樂朗誦散文),錄音機壹臺、圖片各壹張。
活動過程:
壹、談話引出課題。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妳們帶來了壹根神奇的魔術棒,看壹看它會變什麽小動物?(教師變魔術)對了!是小鳥。”
2、師:“在大森林裏,有許多許多大樹,大樹上有許多許多小鳥,小鳥都愛唱歌,小鳥的歌會落在什麽地方?(幼兒想象表述)
3、過渡:“小鳥的歌真美!真神奇!讓我們來聽壹聽散文裏是怎麽說的?”
二、初步感知散文的主要內容。
提問:
(1)小朋友,剛才聽的散文的名字叫什麽?聽了這首散文,妳覺得怎麽樣?
(2)散文裏妳聽到了什麽?過渡語:小鳥的歌會落在什麽地方?那裏變得怎麽樣,我們再來聽壹聽散文。
三、分段感知散文內容。教師逐壹出示圖片,並朗誦散文。第壹段提問:森林裏有什麽?大樹上有什麽?它們在幹什麽?第二段提問:小鳥的歌灑向哪裏?在樹枝的縫隙裏瀉成了什麽?小鳥的歌掉在哪裏?草尖結出了什麽?小鳥的歌落在地上,地上就長出了什麽?第三段提問:小鳥的歌投進溪水裏,遊成了歡蹦亂跳的什麽?師:“妳聽,森林裏到處都是小鳥的歌。”教師小結:小鳥的歌真好聽,落到哪裏,哪裏就會變得很美、很美!
四、幼兒學習朗誦散文。
(1)幼兒觀察畫面,壹起輕輕地念散文。師:“我們用優美的聲音輕輕地念壹念散文。”
(2)啟發幼兒根據畫面大膽講述來散文內容。師:“小朋友念的真不錯!下面請小朋友拿著圖畫紙,按著1、2、3、4的序號把這首好聽的散文念出來,妳可以念給自己的好朋友聽,也可以念給後面的老師聽。
(3)幼兒完整念散文壹遍。
五、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1)討論:小鳥的歌還會落在哪裏?長出什麽?
(2)師:“下課後我們把小朋友說的話,畫成美麗的畫,然後編進散文,好嗎?”
六、結束部分。
師:“小鳥是我們的好朋友,妳們喜歡小鳥嗎?我們應該怎麽樣呢?讓我們壹起來做快樂的小鳥吧!”音樂《小鳥飛》走出教室。
活動反思:
這是壹篇散文,散文又被稱為美文。“美”是散文與其他文體最大的區別。曹文軒說過這樣壹段話:“美的力量絕不亞於思想的力量。壹個再深刻的思想也會變為常識,只有壹個東西是永不衰老的,那就是美。”思想的力量是壹種理性的思考,美則作用於人的情感,情感的力量在我們的生命中更柔韌,更持久。這是是散文獨特的價值。但是對於中班孩子來說,散文欣賞是比較難的。
我覺得它美在三點:(1)色彩的美。(2)聲音的美。(3)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如何讓幼兒體會到這三方面的美?《指南》中說“要引導幼兒觀察圖畫,建立畫面與故事內容之間的聯系。”事實上,當孩子們打開這本書,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首先吸引他們的也是這幅圖。再進壹步說,首先吸引孩子的是著闖入兩眼的綠色。所以,我把觀察順序定為由面到點:背景——小鳥——孩子。問題設計如下。
1、“這是什麽地方?妳是怎麽知道的?妳喜歡這裏嗎?為什麽?”調動孩子的生活經驗,激起他們對綠樹、青草的色彩、氣味的回憶。
2、“在綠色的森林裏,妳看到了誰?”是誰,而不是什麽。我想通過這點給孩子壹個暗示,人類和動物處於平等的地位,奠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基調。
3、“這真是壹只可愛的小鳥呀!說說妳喜歡他什麽?”引導孩子欣賞小鳥黃色帶藍邊的羽毛,紅紅的尖嘴,圓圓的透亮靈活的眼睛……孩子自然會談到小鳥的歌聲。孩子們對鳥叫有壹定的感知,所以可以順勢讓孩子們學壹學,(嘰……嘰嘰喳喳……)。
4、“這麽好聽的歌聲把誰吸引來了?他們在怎樣聽小鳥唱歌?我們來學壹學。”理解“仰著頭”“托著下巴”。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教師範讀散文。然後幼兒隨教師壹起“用甜甜的聲音讀故事”。之所以強調“甜甜的聲音”,是想讓幼兒感知小鳥的歌聲“像巧克力,好甜的”。課上到這裏,壹個問題讓我糾結:“像巧克力,好甜的。像天上的雲,好美的。像玫瑰花,好香的。”是語言難點,從修辭方法來看是運用了通感。這種修辭方法的學習,是在高中,朱自清先生那篇《荷塘月色》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在這篇給中班幼兒的散文裏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可以體會小鳥的歌聲像天上的雲壹樣美,通過教師範讀,領著孩子朗讀,孩子可以體會小鳥的歌像巧克力壹樣甜,如何讓孩子真切的體會到“小鳥的歌像玫瑰壹樣香”呢?於是,我就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小鳥的歌,好甜、好香、好美,妳覺得小鳥的歌是什麽味道的?來實現創編這個教學目標。可是面對這個問題,孩子們有的說像棒棒糖,有的說像花朵,思維比較局限。
5、為了使孩子的思維更發散,所以在最後繪畫環節中我引導孩子們畫完小鳥以後,在進行添畫,想壹想:妳覺得小鳥的歌聲像什麽,就在旁邊畫什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孩子們畫的非常好,說的也非常好。例:浩洋畫上了太陽,我先是引導他說:小鳥的歌像太陽,暖暖的。接下來很多小朋友就有了想法,畫了棉花糖,就說:小鳥的歌像棉花糖,甜甜的;畫了冰糕,就說:小鳥的歌像冰糕,涼涼的------
幼兒園來園活動教案篇3
壹、活動目標
1、了解清明節的習俗,懂得用文明的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思念。
2、通過活動,對清明節有印象。
二、活動準備
掃墓圖片(獻花、植樹、送食)、清明節的課件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小朋友知道春天是什麽樣子的嗎?(桃花開了,小草發芽了,小動物也出來曬太陽了,還有輕輕的風)
師:在這個美麗的節日裏,有壹個特別重要的節日,妳們知道是什麽嗎?
2、介紹清明節
師:清明節是個什麽樣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人們都幹些什麽呢?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爺爺奶奶,那妳爺爺的爺爺妳們
見過嗎,他們都去哪裏了?(去世了)。他們去世以後,人們非常想念他們,就在每年的清明節去墓地看他們,所以呀,清
明節就是去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
3、清明節掃墓
到了清明節呀,人們就要去拜祭死去的親人,妳們知道怎樣拜祭嗎?(引導幼兒說出壹些拜祭的方式,如,送花)
現在,讓我們壹起來看壹看現在的人們是怎樣拜祭死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思念的。
(1)播放圖片
(2)幼兒講述
(3)教師小結(人們把最美的花獻給親人,有的給他們敬酒,還有的通過植樹,表達對他們的思念,告訴他們妳很想念他們)
4、清明節的習俗
通過播放課件,了解壹些清明節的習俗。
5、小結,結束
清明節的習俗可真多,有獻花、送食、植樹、蕩秋千、放風箏等。
幼兒園來園活動教案篇4
設計意圖:
在日常活動中,我發現幼兒對牙齒的了解並不深入,有堅持早晚刷牙習慣的幼兒並不多,蛀牙問題在幼兒中也嚴重存在,根據本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和興趣,我設想通過具體的牙齒模型、幼兒日常的生活經驗,使幼兒在活動中整理和提升自己的經驗,並尋找保護牙齒的方法。
活動目標:
1、了解牙齒的重要性。
2、通過活動使幼兒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
3、了解換牙的常識,學會保護恒牙,養成堅持每天刷牙的習慣。
活動準備:
1、牙模、牙刷;
2、蛀牙形成的圖片兩張;
3、事先浸泡在醋裏的蛋殼和未浸泡過的蛋殼;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了解牙齒的重要性,學會正確的刷牙方法。
難點:蛀牙形成的原因。
活動過程:
(壹)以猜謎語的形式引出主題
1、t:今天老師請小朋友猜壹個謎語,我請小朋友們猜到的小朋友上來輕輕的告訴老師,健康衛士穿白衣,上下兩排真整齊,口中飯菜它磨碎,早晚用刷把澡洗。(牙齒)
如何改掉孩子挑食的習慣
健康活動《我是快樂跳跳糖》
幼兒園來園活動教案篇5
活動前言:
在壹年之中有許多的傳統節日,其清明就是春季中的節日之壹,但是小朋友們對於清明節了解多少呢?以下就讓我們以清明節為主題探討下有關四季中的節日,及了解清明節的由來!
活動目標:
1.理解四季輪換,感知清明是春天的節日,產生進壹步探索了解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
2.喜歡古詩、古畫等壹些表達方式,在欣賞與體驗中加深對我國節日文化的了解與喜愛。
活動準備:
清明上河圖、有關清明照片。
活動過程:
壹、猜猜講講,理解四季輪換。
1.演示畫面壹,看到這個圖形妳想到了什麽?
小結:壹年從1月開始,從12月結束;新的壹年又從1月開始,從12月結束。
2.演示畫面二,現在,妳們又想到了什麽?
小結:壹年有四季,壹年中,我們從春天開始,然後經過夏天和秋天,緊接著是冬天,這之後又是春天。壹年又壹年,季節就是這樣在不停的交替著。
3.演示畫面三,前些時候我們在日歷上發現了壹些節氣,想壹想,她們可能會在什麽季節?
4.小結:壹年從春天開始,過了立春,是驚蟄,過了春分,是---,過了大寒,又是立春,節氣能告訴我們季節的變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現在我們處在什麽季節?
2.春天裏除了有立春、驚蟄、春分這些節氣,還有哪些節氣?(引出清明)。
3.從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麽意思?
4.今天王老師準備了許多圖片,請小朋友來找壹找,哪些與清明有關?幼兒分組商討。(再現與遷移已有經驗:詠柳、遊園不值、清明時節等古詩)。
5.小結:清明不僅是春天的節氣還是春天的重大的節日,是我們中國人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裏人們踏青到大自然的懷抱,享受著春天溫和的氣候和萬物蘇醒帶來的歡樂,感謝先烈、祖先給我們創造的美好生活。
三、視聽欣賞,感受傳統藝術。
1.清明這個節日在中國古代就有了。中國古代的人不僅用文字、古詩記載了清明,還用繪畫的方式進行了記錄。今天,老師帶來了壹幅中國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名畫,妳們想不想看看那時清明節的熱鬧場面?
2.幼兒欣賞《清明上河圖》。
3.提問:有什麽感覺或?(幫助幼兒簡單理解畫面內容)
4.教師朗誦古詩進行小結: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萬珠楊柳屬柳鶯。
幼兒園來園活動教案篇6
20__年的9月10日,我們迎來了第x個教師節。組織好今年教師節的活動對於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個教師節也是x幼兒園創園後迎來的第壹個教師節,有著特殊的意義。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x。活動本著全園師生家長***同參與的原則,營造壹個溫馨、感恩、細膩的活動氛圍,更好的突出活動主題和資料,增強活動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壹、活動主題
花滿學校語成蹊。
二、活動目標
1、幼兒經過參加活動明白9月10日是教師的節日。
2、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幼兒園的溫暖、教師的親切。
3、幼兒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制愛心卡片、繪畫等形式表示對教師的尊敬。
三、活動時間
9月x日——9月x日。
四、活動地點
x幼兒園。
五、活動資料
第壹階段:以小班年級組為主要承辦體,設計教師節活動資料,設計教師節主題墻飾,安排各年級段主要活動資料。
第二階段:各年級段安排教學活動,托班與教師留影紀念,小班與家長合作制愛心卡,中班制作教師節禮物,大班繪畫活動《我心目的教師》,布置主題墻飾板塊。
第三階段:教師節主題展牌展示,讓孩子懂得尊師重教,常懷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