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博物館的基本陳列
“非凡的心聲——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中國古琴”展廳位於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地面三層,面積300余平方米,分為“古琴的歷史”、“古琴的制作與演奏”、“館藏古琴解讀”三個單元。“古琴的歷史”單元主要通過場景、水墨動畫、圖片等手段對古琴的起源、漢唐時期古琴的定型、宋元時期浙派的崛起至明清時期紛繁的琴派做客觀系統的陳述。“古琴的制作與演奏”單元通過實物模型、視頻短片和圖片資料等手段介紹了古琴的結構、制作工序、琴音及手法等信息。
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壹,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2003年11月7日,中國古琴藝術正式列入世界第二批“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成為全人類***同的文化財富。 “意匠生輝——浙江民間造型藝術” 展廳位於浙江省博物館武林館區地面三層,面積400余平方米。這是壹個以非物質文化樣式呈現的陳列,展示的浙江大地孕育出的最傑出的民間藝術品。它們來源於勞動與生活,根植於鄉村與城鎮,既是浙江人靈動心智和精巧技藝的物證,也反映出浙江人在人多地少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的適應性與創造能力。
該陳列分為雕塑藝術、剪紙藝術、編織藝術、織染藝術四個單元,在四個單元的入口處安排了由典型圖案和文字構成的識別系統,以進壹步強化信息分類。每個單元分為若幹獨立的藝術項目:雕塑藝術有著名的“浙江三雕”(東陽木雕、樂清黃楊木雕、青田石雕)、黃巖翻簧竹雕、甌塑;剪紙藝術有樂清細紋刻紙、浦江剪紙;編織藝術有東陽竹編、嵊州竹編;織染藝術包括蕭山花邊、浙南夾纈、桐鄉藍印花布。 “十裏紅妝”是壹個介紹寧紹地區民間婚嫁習俗的陳列,分為“待嫁的女兒”、“迎親的隊伍”、“火紅的新房”三個單元,面積約500平方米。
進入展廳,復原的小橋、鄰水的建築再現了煙雨迷離的寧紹水鄉風貌。通過小橋,首先進入的是由花轎、杠箱、轎前擔等構成的展區。核心是朱金木雕寧波花轎,此轎工藝精湛,猶如壹座黃金寶龕。花轎采用朱漆鋪底,金箔貼花,漆雕並重,以多種珍貴木材,采用圓雕、浮雕、透雕等手法,雕刻數百個人物和多個吉祥主題以及戲劇場景,周圍飾有無數花鳥和各種精致的小宮燈、流蘇和掛帷,由於制作耗費上萬工時,故稱“萬工轎”。
展廳中部,設置了將近十米長通透的展櫃,用微縮的人物模型再現綿延十裏的嫁妝隊伍。“紅妝”的嫵媚和“十裏”的浩蕩所形成的組合,營造出澎湃如濤、激情似火的盛大畫面,以最直接的方式表達出人們熱愛生活、追求幸福的夙願。
“火紅的新房”單元展示的是以朱金木雕千工床為核心的紅妝家具,包括房前桌、紅櫥、春凳、紅木箱、朱漆靠背椅等。展廳內陳列的各種紅妝家具和用具種類豐富,多是采用天然生漆配以朱砂髹制而成,色彩鮮艷亮麗,經久不褪,並集雕刻、堆塑、繪畫、貼金、泥金、罩漆等諸多工藝於壹身。整個展廳光線柔和,各式紅妝家具、女紅用品等器物洋溢著和美的生活氣息,而鋪天蓋地的紅色渲染了喜慶的氣氛。 孤山館區的西側部分為清朝皇帝行宮遺址和江南著名皇家藏書樓文瀾閣,建成於公元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為清代珍藏《四庫全書》的七閣之壹。公元1861年(鹹豐十壹年)文瀾閣焚毀,公元1880年(光緒六年)於舊址重建,並建禦碑亭及太乙分青室,是江南三閣中唯壹幸存的壹閣。2001年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瀾閣是壹處典型的江南庭院建築,園內亭廊、池橋、假山疊石互為憑借,貫通壹起,全部建築和園林布局緊湊雅致,頗具特色。從正門而入,迎面是壹座獅象群假山,上建亭臺,中開洞徑,玲瓏奇巧;穿過山洞是壹座平房,後水池奇石獨立,名為“仙人峰”,乃西湖假山疊石中的精品;東南側有碑亭壹座,有清乾隆帝題詩和頒發《四庫全書》的諭旨;東側為禦碑亭,碑上刻清光緒帝題“文瀾閣”三字。水池後正中為文瀾閣,仿寧波天壹閣,外觀為兩層,中間有壹夾層,實為三層樓房;西有曲廊,東有月門通太乙分青室和羅漢堂。
2006年文瀾閣在經歷1974年、1984年和1993年等多次維修後,又進行建國後規模最大的壹次修繕,之後將成為展示“文瀾閣與四庫全書”相關內容的重要人文景點向世人開放。 沙孟海舊居坐落於杭州龍遊路15號,當代中國書壇巨擘沙孟海先生晚年曾居住於此,占地面積87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601平方米。秉承沙孟海先生的遺願,其家屬將其數百件書法和篆刻作品及珍貴文物捐贈給浙江省博物館收藏。2004年11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斥資700余萬元對沙孟海舊居進行修繕並正式開放。舊居為磚木兩層結構別墅,院內“沙孟海舊居”五字匾額為著名金石篆刻家錢君陶所書。
沙孟海先生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古拙渾厚、縝密雄健、氣勢磅礴的“沙體”。“沙孟海舊居”有沙孟海生活、工作的兩個復原室,同時新辟沙孟海生平事跡圖片陳列廳。 黃賓虹紀念室坐落在杭州棲霞嶺31號,原為黃賓虹先生的故居。1948年夏,85歲的黃賓虹應國立杭州藝專之聘請,由北平南下,在浙江走過了他人生的最後七年。
黃賓虹先生逝世後,家屬秉承其遺願,將其存留的五千余件作品及壹萬余件文物、手稿等遺物悉數捐獻給浙江省博物館。紀念室於1988年正式向遊人開放,設有黃賓虹生平事跡圖片陳列和復原書房。 浙江西湖美術館1999年10月落成,位於浙江省博物館孤山館區東側。這裏原為中國國立藝術院的舊址。20世紀30年代初,林風眠、艾青等曾在此發起建立了壹座哥特式美術館,旨在“整理中國美術,介紹西洋美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
浙江西湖美術館***分三層,包括門廳、接待室和四個大小不壹的展廳,是浙江省展示美術名家作品、介紹美術動態,進行學術交流、傳播藝術的重要場所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