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義演變的原因有哪些
1、社會的發展是影響到詞義演變的最主要因素。語言屬於社會現象。
從社會存在的時候起,就有語言的存在。語言是隨著社會的產生和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語言隨著社會的死亡而死亡。社會之外是沒有語言的。因此,要了解語言極其發展的規律,就必須要把語言同社會發展的歷史,同創造這種語言的人民的歷史密切聯系起來研究。因此,考察詞義的演變也必須與社會發展的歷史緊密地結合起來。比如“民”,在殷商和西周時指奴隸。《尚書·多士》提到“成周既成,遷殷頑民”。周滅殷後,要把殷的壹部分人遷到成周。此時,這些人已經成了周朝的奴隸,所以稱之為“民”,又因為不服管束,稱之為“頑民”。隨著奴隸制經濟的解體,封建制逐漸取代奴隸制,“民”由奴隸上升為自由民,社會地位提高了。“民”就有了“人民”、“百姓”的意思。此例充分說明了社會變化給詞義帶來的深刻變化。
2、古人的風俗習慣和對事物的認識與聯想等,對詞義的演變也有影響。
語言是壹種系統性的事物,它深深受使用它的群體影響,無論是語言,語法,還是語義都具有約定俗成的特點。比如“羊”,古代認為是六畜中最具美味的佳肴,這種風俗習慣也在文字和字義上有所反應,出現了壹批從“羊”得聲的形聲字和會意字,它們大多有“美好”、“善良”等義,如“祥”,從“羊”得聲訓為“善”。“善”從“羊”會意,訓為“吉”。“美”從羊會意,古人既把羊看成是吉祥、美好的東西,它的詞義經過經過抽象和引申,不少美好善良的品德和事物東都可以用“羊”來形容。比如《詩經·召南·羔羊》這首詩,比喻“在位皆節儉正直,德如羔羊”。小羊稱為“羔”。又比如“玉”字,本來的意思是“美石”。可是古人認為“玉”有五個美好的品德:仁、義、智、勇,因此士大夫都佩戴美玉以此喻德。《禮記·玉藻》:“古之君子必配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君子於玉比德焉。”可見平時古代君子都是玉不離身,因此“玉”比喻為壹切美好的事物。
3、詞義的發展演變也有著自己的內部規律,而其中的壹個重要因素就是語言交際中人們對詞義的選擇性註意。
某個詞在某壹種語言環境中不斷地連續使用,由於約定俗成的原因,會把壹個較為廣義的詞的詞義限制在其中的某壹個方面上。而大多數事物或物件都是復雜的,它們由若幹個可分的部分組成壹個整體。這些部分中,有的部分與說話人要表達的思想有關,有的則無關。在語言交際中,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把註意力集中到那些與談話內容有聯系的重要部分上。比如在古代漢語中,“臭”字兼有“香”和“臭”兩個意思。《易·系辭上》:“其臭如蘭。”此時的臭就是“香”的含義。孔穎達疏對“臭”字的詞義變化訓釋得很好:“臭是氣之別名,古者香氣穢氣皆名為臭。”在語言交際中,“臭”字由於經常表示臭穢之義,人們對這個意項又加以選擇性的註意,所以“臭”字的詞義也發生了演變。
古今詞義的演變方式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詞匯,它的意義在歷史變遷中已發生了重要變化。首先我們必須要看清楚語言的繼承性。因此,追根溯源,我們不能忽視了古代漢語詞義及其演變過程。在我們現代詞匯中,有這樣壹些詞,它們的意義直到今天仍然是幾千年的意義,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化。如“大”、“小”、“哭”、“笑”等,這些屬於基本詞匯,是詞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語言繼承性、穩固性的重要表現之壹。另壹方面,也有壹些詞,由於語言的繼承性,今義從古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古今之間必然要發生關系。有些關系是比較明顯的,有些關系卻很隱晦。這些都需要我們日常積累並且認真分析。
詞義的演變是異常復雜的,大致可以分為下面四方面。
第壹、詞義的擴大。詞義的擴大是指概念的外延擴展,引申後的詞義所反應的客觀對象的範圍比原來擴大了。例如:“詩”,在古代專指《詩經》,《論語·為政》:“詩三百,壹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現在就泛指壹般詩歌了。相似的字還有“江”、“河”。在古代,江、河都是專有名詞,本指長江、黃河。如《公輸》:“江漢之魚鱉為天下富。”《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後來由特指的長江、黃河引申指壹般河流,由個別到壹般,詞義的範圍擴大。原來的專有名詞“江”、“河”後來加上形容詞表示,成為“長江”、“黃河”。“航行”壹詞,原來僅指在水上行走,現在也用來指飛機在天空中飛行。“花”原來指植物的花朵,都來擴大為整個植物,包括根、莖、葉在內。如“種花”,還有引申為動詞“花錢”,相當於“使”、“用”的含義。
第二、詞義的縮小。詞義的縮小是概念外延的縮小,即後來的意義所反映的客觀對象的範圍,只是原來的壹部分或是壹個方面。如“宮”,上古泛指房屋。“宮”
“室”是同義詞,先秦都指房屋。秦漢以後,“宮”專指封建帝王的住宅,如“阿房宮”、“未央宮”。而現在除了某些叫“宮”的舊稱外,只有某些文化娛樂場所才稱宮。如少年宮,文化宮。“宮”的詞義範圍越來越縮小了。再如“丈夫”,古代指成年男子。《說文》:“周制,八寸為尺,十寸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韓非子》:“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後來“丈夫”壹詞只指女性的配偶。“床”在古代兼指坐具和臥具。《說文》:“床,安身之坐者”,段玉裁改之為“安身之幾坐也。”《木蘭詩》:“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都是指坐具,現在的“床”,常指臥具,應用範圍縮小了。
第三、詞義的轉移。詞義的轉移是指詞義由甲事物轉移到指稱乙事物,甲乙兩者之間沒有類屬的關系。例如“窮”,《說文》卷七說是“極也”,本義是“盡”或者“盡頭”,引申為苦難或是走投無路;用作動詞,則是“走到盡頭”。《荀子勸學》:“蜷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遊褒禪山記》:“ 爵者,上之所擅,出於口而無窮。” 後來“窮”有貧乏之義,成為“貧”的同義詞,詞義就轉移了。古代“窮”和“貧”是有分別的,“貧”和“富”對舉,“窮”和“通”對舉。後來,“窮盡”之義少用了,但殘存於成語之中,如“日暮途窮”、“山窮水盡”、“窮寇莫追”等。再如“謝”字,《說文》:“謝,辭去也。”引申為“告訴”、“向·······說”或“引以為過”。《觸龍說趙太後》:“入而徐趨,主而自謝。” 《鴻門宴》:“於是遂去,乃今張良留謝。” 《孔雀東南飛》:“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 後來引申為“感謝”,和“辭去”沒有類屬關系,詞義就此發生了轉移。
第三、詞義的褒貶色彩不同。風俗習尚和社會思潮的改變,往往引起人們對事物的愛惜與善惡評價的變化,從而影響詞義的褒貶。有的詞由褒義變為了貶義,有的詞由貶義變為了褒義等等。例如:“爪牙”古代弒指猛將,武將。《國語·越語上》:“夫雖無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漢書·李廣傳》:“將軍者,國之爪牙也。”而“爪牙”的今義確是幫兇、走狗,成為了壹個貶義詞。再如“復辟”,古代是指“恢復君位”,現在是指“反動勢力的復活”。貶義成為褒義的也有,如“鍛煉”,古代弒指“玩弄法律對人進行誣陷”,是個貶義詞,現在指“勞動鍛煉”、“思想鍛煉”、“鍛煉身體”,“鍛煉”成為了褒義詞。
第五、詞義的虛化。詞義的演變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演變還往往引起詞性的變化。變化雖然復雜,但有壹個主要的趨勢。就是從實到虛。詞性如此,詞義也是如此。古代實詞多,虛詞少。現代漢語的虛詞,絕大多數是從古代實詞演變而來的。如“相”字,《說文》:“相,省視也,從目從木。”《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詩》曰:“相鼠有皮。”本義是仔細看,觀察,引申為“輔助”,再引申為“互相”,再轉化為無實際意義的詞。《史記. 淮陰侯列傳》:“相君之面,不可封侯,又危不安。” (觀察)。《遊褒禪山記》:“主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也不能至也。”(輔助)。《指南錄後序》:“日與北騎相出沒於長淮間。”(互相)“互相”之義很弱,又逐變為沒有實在意義。《孔雀東南飛》:“誓不相隔卿,且暫歸家去。” 《失街亭》:“再撥壹員上將,相助妳去。”“相隔”、“相助”後面都帶上了賓語,這樣的“相”變成了沒有實際意義的詞。
關於詞義的發展變化,壹般都是采取“引申”說來解釋。在上述詞義演變的四種情況中,“詞義的擴大”(義項增多)是主要的,它使詞的意義越來越準確、精密,這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和現象的認識不斷深化的必然結果。註意詞義的演變和新舊詞義之間的關系,可以使我們對詞義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從而在閱讀作品時,對於某些不止壹個意義的某些詞,也就不至於用今義代替原義而產生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