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對心臟病患者來說,究竟是好是壞?聽聽心臟科醫生怎麽說
做壹名醫生,我們經常能聽到患者這樣的疑問。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安裝支架是他們進行治療的方式之壹。這種方式那到底是好是壞呢?接下來我們壹起來探究壹下
心臟支架又被稱為冠狀動脈支架,是心臟介入手術中最常用的壹種器械,也是治療冠心病的壹種常見方法。它是通過壹種物理吸引的方式來擴張狹窄的血管。當我們的關照動脈變得狹窄的時候,就會影響心臟的供血程度。 尤其是當我們的活動量不斷增加的時候,心肌心氧的需求量就會大於冠狀動脈供出,這樣就會造成心臟疼痛、心絞痛等,造成心肌梗死的現象。 而只有當我們的 血管狹窄到大於70% 的時候,才適合安裝心臟支架。
壹般都出現這樣的情況時,我們會安裝心臟支架,心臟支架就是先給心臟打造影劑,這樣我們可以通過觀察顯示找出心臟動脈堵塞的位置,在發現這個位置之後, 我們可以通過穿刺手腕的動脈血管,然後將帶有支架的充氣球囊導管導入身體,送到心臟動脈堵塞的位置上,再通過給球囊充氣來打開支架,對血管造成壹定的支撐作用 。
這個時候再將帶氣囊的導氣管放氣抽出,這樣就能使支架穩定的固定在血管內部。通過這樣的治療才能很好的控制病情,挽救患者的生命。
在壹般情況下,只有我們的心臟堵塞程度大於70%的時候,我們醫生才會建議患者做心臟支架手術。 既然建議了患者做支架手術,那壹定是在所有的治療方案中,相對來說是較好的壹種。畢竟在符合患者的自身條件下,我國的醫療設備壹定會尋求最好的支柱,我們醫生才會給患者最適合的建議。這也就是所謂的收益和風險比。
1、心理作用
對很多心臟病患者來說,他們並不願意植入支架。因為對他們來說,支架是壹個異物,要把壹個異物放在心臟內部,對他們來說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其實當支架植入到身體以後,大部分是屬於金屬支架,它是無菌的,並不會對身體產生危害 ,反而會和我們的血管內壁長在壹起,患者基本上是 沒有感覺的 。所以說,在結合患者自身病狀的情況下,采用支架不失為壹種急救治療的方法。
2、終身服藥
有的患者認為壹旦身體內植入了支架,就要終身服藥不能離開。 但是實際上,如果是冠心病患者的話,不管做不做支架都是要服用藥物的。 而我們所吃的藥物抗血小板藥在壹定程度上保護了指甲,防止指甲變得再狹窄,另壹方面也預防了其他血管狹窄的發生或進展。而事實上,我們也就是在支架手術過後,要多吃壹年的替格瑞洛或氯吡格雷,相反是那些沒有做支架的患者要終身服用藥物。
3、手術風險
還有的患者認為在身體內植入支架,壹聽就很有風險。但確實是做手術,怎麽可能沒有風險?任何事情都有壹定的風險, 但是隨著我國現在醫療水平的提高和技術的更新,我國的支架水平也越來越高,產生的風險也只占到百分之幾。
並且現在國家大力提倡降價我們的支架費用,目的就是為了使更多的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治療,用得起藥物來挽救自己的生命。
4、生活質量
作為醫生在臨床實驗診斷和之後的跟蹤中,我們可以發現做了心臟支架的患者,對他們來說,既挽救了他們的生命,改善了心肌缺血以及心肌受損的癥狀,也消除了他們的疼痛,改善了他們的心功能,還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
我們都知道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他們每天夜不能寐,時刻擔心著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能做運動、不能打球、甚至不能情緒激動,生活沒有任何興趣開心可言,生活質量每況愈下。 而在做了心臟支架之後,身體上沒有任何的異感,對未來也充滿了信心。
我們醫生和患者都知道,任何的手術都是有風險的。心臟支架手術是為了疏通身體某個部位或血管內部的堵塞狀況,但是做了支架手術並不意味著這個血管或這個部位不會再次堵塞。因此在做了支架手術之後,我們壹定要謹記這幾點:
1、在手術支架結束後,按時服用藥物。
畢竟心臟支架手術只是幫助部分血管重新進行血液的流通,重建血液運輸的通道。因此,在支架手術結束後還要配合使用抗凝的藥物,至少壹年以上,這樣才能減少心臟病復發的風險。
2、註意生活飲食。
我們經常見到有很多的患者,在做了心臟支架手術之後復發疾病,原因就是因為生活習慣的問題。 如果經常有熬夜、暴飲暴食、不運動、抽煙喝酒、情緒易怒的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有可能復發疾病。
所以說,根據患者的血管堵塞情況制定患者的治療方案,對於患者本身來說都是利大於弊的,畢竟我們醫生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
而支架其實本身對我們的身體也沒有傷害,反而會跟我們的血管壁融合在壹起,還能減輕疾病所帶來的痛苦。只要我們能夠註意日常飲食和藥物的服用相結合,這樣的手術壹般是沒有問題的,且是最適合患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