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究竟邊個發明冷氣機咁偉大?

究竟邊個發明冷氣機咁偉大?

歷史 在超過壹千年前,波斯已發明壹種古式的空氣調節系統,利用裝置於屋頂的風桿,以外面的自然風穿過涼水並吹入室內,令室內的人感到涼快。[1] 19世紀,英國科學家及發明家麥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發現壓縮及液化某種氣體可以將空氣冷凍,此現象出現在液化亞摩尼亞蒸發時,當時其意念仍流於理論化。 1842年,佛羅裏達州醫生約翰·哥裏(John Gorrie)以壓縮技術制造出冰塊,並使用作冷凍空氣以吹向瘧疾與黃熱病的病人。[2] 他想到使用其制冰機以管理大廈的環境,並想像到可令整個城市涼快的中央空氣調節系統[3]。哥裏在1851年為其制冰機取得美國專利(#8080)。此技術受到北方壹些商人及宗教領袖的攻擊,因此技術威脅這些商人從北方運送冰塊至南方出售的生意。當哥裏及其生意夥伴在1855年去世後,空氣調節的意念亦隨之消失。 空氣調節其中壹個供個人舒適的應用是在1902年,當時紐約證券交易所落成的新大樓設有中央空調。壹名新澤西州Hoboken的工程師Alfred Wolff協助設計此嶄新的空氣調節系統,並把技術由紡織廠遷移至商業大廈,他被認為是令工作環境變得涼快的先驅之壹。 1902年後期,首個現代化,電力推動的空氣調節系統由韋利士·夏維蘭·加利亞(1876年-1950年)發明。其設計與Wolff的設計分別在於並非只控制氣溫,亦控制空氣的濕度以提高紐約布克林壹間印刷廠的制作過程質素。此技術提供了低熱度及濕度的環境,令紙張面積及油墨的排列更準確。其後,加利亞的技術開始用於在工作間以提升生產效率,開利工程公司亦在1915年成立以應付激增的需求。在逐漸發展下,空氣調節開始用於提升在家居及汽車的舒適度。住宅空調系統的銷量到1950年代才真正起飛。建於1906年,位於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皇家維多利亞醫院,在建築工程學上具有特別意義,被稱為世界首座設有空氣調節的大廈。 1906年,美國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的Stuart W. Cramer正找尋方法增加其南方紡織廠的空氣濕度。Cramer把技術命名為空氣調節,並在同年將其用於專利申請中,作為水調節(water conditioning)的代替品。水調節當時是壹個著名的程序,令紡織品的生產較容易。他把水氣與通風系統結合以「調節」及轉變工廠裏的空氣,控制紡織廠中極重要的空氣濕度。韋利士·加利亞使用此名稱,並把它放進其1907年創辦的公司名稱:「美國加利亞空氣調節公司」 (今開利公司)。 最初的空調、電冰箱使用氨、氯甲烷之類的有毒氣體。這類氣體泄露後會釀成重大事故。Thomas Midgley

Jr.在1928年發明了氯氟碳氣體(chlorofluorocarbon gas), 並將其命名為氟利昂。 這種制冷劑對人類安全得多,但是對大氣臭氧層有害。 氟利昂是杜邦公司CFC、HCFC或HFC類冷凍劑的商標,其中每壹類冷凍劑名稱還包括壹個數字,以表示其成分的分子組成(例如R-11

R-12

R-22

R-134)。其中,在直接蒸發式適度冷卻產品領域應用最廣的R-22 HCFC制冷劑將於2010年起停止用於新生產的設備中,並於2020年徹底停止使用。R-11和R-12在美國已經停產。作為替代品,壹些對臭氧層無害的制冷劑已投入使用, 包括商品名為「Puron」的制冷劑R-410A。

參考: zh. *** /w/index?title=%E5%86%B7%E6%B0%A3%E6%A9%9F&variant=zh-#.E6.AD.B7.E5.8F.B2

假如擔心小童坐在嬰兒車內太熱,大多數父母都會換過墊席或蓋上頂篷為小童遮蔭。但以色列有壹名父親為自己的小女兒想到壹個高科技辦法,就是使用可攜式冷氣機。 這名「發明之父」阿隆說:「壹開始我想用扇替女兒扇風降溫。後來我想到壹個更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小型冷氣機。」 這個小型冷氣機重量不夠兩公斤,看起來與風扇相像,尾部系著壹條半米長的管,可放在壹般的嬰兒車下。 管的另壹端是通風口,做在壹個玩偶內,這樣就可在嬰兒車內支撐好,看起來與嬰兒玩的玩具差不多。 阿隆說,準備在幾個月內將這種電池驅動的小型冷氣機行銷至歐洲及美國市場,不過他還沒有定好零售價。 (都市)

參考: news.readmetro/news?startDate=07022007&newscat=10

在炎炎夏日,妳認為什麽最重要?當然是冷氣空調 系統。能享受這種清涼的舒適感,大家應感謝「冷氣 機之父」開利(Willis Haviland Carrier

1876_1950)。 1902 年7月17日,這名才從康乃爾大學畢業壹年的年輕人,在「水牛公 司」(Buffalo Fe Co.)工作時,發明了冷氣機。但最初發明冷氣機的目的, 並不是為人們帶來舒適的生活環境,而是為壹些死物服務。 話說當年水牛公司的其中壹個客戶 —— 紐約市沙克特威廉印刷廠,它的 印刷機由於空氣的溫度及濕度變化,使紙張擴張及收縮不定,油墨對位不準, 無法生產清晰的彩色印刷品。於是求助於水牛公司。開利心想既然可以利用空 氣通過充滿蒸氣的線圈來保暖,何不利用空氣經過充滿冷水的線圈來降溫?空 氣中的水會凝結於線圈上,如此壹來,工廠裏的空氣將會既涼爽又幹燥。 1902年7月17日,空調的時代就由這印刷廠首次使用冷氣機而開始。很快, 其他的行業如紡織業、化工業、制藥業、食品甚至軍火業等,亦因空調的引進 而使產品質量大大提高。1907年,第壹臺出口的空調,買家是日本的壹家絲綢 廠。 1915年,開利成立了壹家公司,至今它仍是世界最大的空調公司之壹。但 空調發明後的20年,享受的壹直都是機器,而不是人。直到1924年,底特律的壹 家商場,常因天氣悶熱而有不少人暈倒,而首先安裝了三臺中央空調,此舉大 大成功,涼快的環境使得人們的消費意欲大增,自此,空調成為商家吸引顧客 的有力工具,空調為人們服務的時代,正式來臨了。 但說到空調可以普及,主要是通過電影院可成事的。大多數美國人是在電影 院第壹次接觸到空調的。20世紀20年代的電影院利用空調技術,承諾能為觀眾 提供涼爽的空氣,使空調變得和電影本身壹樣吸引人,而夏季也取代了冬季成 為看電影的高峰季節。隨後出現了大量全年開放的室內娛樂場所,如賭場、室 內運動場和商場,這些都得歸功於空調的出現。 其後因經濟大蕭條及二次大戰,阻延了空調於家用方面的普及,直到50年代 經濟起飛,家用空調才正式走入普羅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