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裝修設計 - 希捷硬盤的發展歷程

希捷硬盤的發展歷程

希捷科技立於存儲行業領先地位30年。希捷公司總部位於美國加州斯科茨谷市 (Scotts Valley),全世界員工超過 55000 人,均致力於開發公司的新壹代存儲產品。從最初的 PC 用 5.25 英寸硬盤到垂直記錄技術的開發,公司倡導的新行業標準大大促進了數字信息時代的進步。通過技術領先和創新,希捷不斷幫助個人及公司在不斷發展、隨需應變的世界中將其數字內容的應用推向極致。

1979年 希捷作為硬盤制造商而創立

1980年 希捷制造了業內第壹臺5.25英寸的硬盤

1989年 希捷並購了“Imprimis科技-大容量硬盤和部件”公司

1992年11月 希捷推出了第壹臺7200 RPM的硬盤

1992年11月 希捷將震動感應技術應用於2.5英寸的硬盤,並率先推向市場

1993年5月 希捷出貨第5000萬臺硬盤

1996年2月 希捷與Conner外圍設備公司合並,組成了世界最大的獨立存儲設備制造公司

1996年10月 希捷推出了第壹臺10000 RPM的硬盤——捷豹系列

1997年10月 希捷為桌面電腦推出了第壹臺7200 RPM的Ultra ATA硬盤

1997年10月 希捷推出了世界第壹臺光纖通道接口的硬盤

1998年3月 希捷生產了10億個記錄磁頭

1999年4月 希捷出貨了第2.5億塊硬盤

2000年1月 DISHPlayer 500 集成了希捷硬盤——希捷成為世界數字錄像機和用戶數據存儲器的最大供應商

2000年2月 希捷推出了世界第壹臺15000 RPM的硬盤——捷豹X15

2000年11月 希捷推出了世界最大容量的硬盤——酷魚180 G硬盤

2001年3 月 推出了第二代捷豹X15——比競爭對手提早了壹年

2001年10月 微軟Xbox采用希捷硬盤推向市場

2002年5月 希捷推出捷豹15K.3 – 其第三代15,000rpm硬盤,比競爭對手提早了壹年

2002年8月 希捷成功演繹HAMR技術 – HAMR旨在將存儲面密度提高100倍以上

2002年11月 希捷演示垂直記錄技術,實現每平方英寸1000億比特(100 gigabits)的存儲面密度

2002年11月 希捷交付業界第壹款串行ATA (Serial ATA)硬盤 – 酷魚ATA V

2002年12月 希捷重新成為上市公司 (NYSE:STX)

2003年6月 希捷攜Momentus 2.5英寸硬盤進入筆記本硬盤市場

2004年2月 希捷宣布業界第壹款2.5英寸企業級硬盤——Savvio

2004年6月 希捷推出12款新產品——業界空前的面向於廣闊的應用領域的創舉,如MP3、DVR、消費電子、筆記本電腦、PC、服務器及企業數據中心等

2005年2月 PC World命名希捷Barracuda 7200為最佳硬盤產品

2005年3月 希捷交付1000萬15K RPM的硬盤

2005年5月 希捷被授予促進婦女就業企業

2005年6月 希捷公司又來了:推出10款具有開拓性的創新硬盤產品,包括第壹款采用垂直記錄技術的2.5英寸硬盤,以及第壹款采用全磁盤加密技術,提供強大數據安全保護的硬盤

2005年8月 VarBusiness雜誌授予希捷“年度最佳公司”和“最佳產品創新”獎

2005年9月 希捷收購Mirra公司

2006年1月 希捷被福布斯評選為“2006年度最佳公司”

2006年4月 引入世界上首款750G硬盤

2006年5月 希捷成功收購邁拓公司

2007年3月 希捷推出世界首款筆記本電腦全磁盤加密硬盤

2007年10月 希捷出貨世界首款混合硬盤

2007年3月 希捷收購 Evault公司

2008年3月 希捷收購MetaLINCS公司

2008年4月 希捷出貨十億塊硬盤

2008年7月 希捷出貨世界首款1.5TB 硬盤

2013年3月希捷推出了其全新壹代希捷Backup Plus FAST高速便攜式移動硬盤。該移動硬盤容量高達4TB,是全球容量最大的2.5英寸移動硬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