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塞拜疆總統宣布進入戰爭狀態,戰爭狀態是什麽狀態呢?
阿塞拜疆,亞美尼亞之間圍繞著納卡問題,在邊境展開了沖突。這次的三方會戰中,阿塞拜疆總統宣布國家進入戰爭狀態。這個詞語在今年壹點也不陌生。因為很多地方都因為疫情的影響,從而開啟了自己的戰爭狀態。總的來說,戰爭狀態是指壹個國家,從平時的自然經濟發展狀態,轉變為全國圍繞著戰爭發展的狀態。包括的內容主要是戰時動員,宵禁政策等等。而從平時狀態轉為戰爭狀態,最重要的地方就是進行全民動員。
壹般來說,如果進入戰爭狀態之後。城市的治安將統壹有軍隊進行接管。而警察則要配合軍隊對該地區的治安進行維護。另外大部分國家為何防止間諜的活動,會開始實施宵禁。基本上就是晚上10點到早上6點之間,不能出門。當然只是舉個例子。而在戰爭動員的體系中。首先要進行的就是人力動員。因為戰爭是需要士兵上去打的。所以在戰爭開始之後,首先要進行的,就是征召預備役人員。各個國家的預備役制度大體相同。
以美國舉例,美國的預備役制度就是國民警衛隊加海岸警衛隊。壹般來說,這兩支部隊隸屬於州政府,聯邦無權指揮。但是當戰爭發生的時候,國民警衛隊就是預備役的第壹梯隊。在平時,國民警衛隊成員大多是平民身份,投身於社會生產。在每年定期進行壹定時間的軍事訓練。而且值得壹提的是,國民警衛隊甚至還有空軍。可謂是世界上最強的預備役了。
在人力動員進行的同時,還會進行後勤動員。總的來說,就是大量的戰爭物資被生產出來,送上前線。舉個簡單的例子,士兵在前線打仗,首先需要的就是武器彈藥。這些物資必須經過兵工廠的生產。其次需要的就是各種各樣的食品。比如我國在朝鮮戰爭期間,曾經動員大量的人民群眾,在下班之後,前往作坊裏面為誌願軍戰士生產炒面和雞蛋粉。除了食物之外,國家還會藥品進行動員,比如大量的止血帶,繃帶,消炎藥品,這些物資都會送上前線。
最後就是財力動員,比如美國在二戰時期曾經發行過戰爭債券。畢竟現代戰爭,稍微壹打就是黃金萬兩。說白了就是靠錢去砸死敵人。所以對於財力的動員也是非常關鍵的點。而且在戰爭動員中,民轉軍是壹個非常重要的點,比如壹些預儲預置船。這些船上放置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物資。在國家進入戰爭狀態之後,這些船只不需要裝載,直接開赴前線。為前線輸送大量的物資。
其實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的戰爭,背後是俄羅斯和土耳其之間的博弈。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之間,很早就有積怨。但是這個積怨,並不是因為宗教問題出現的。雖然亞美尼亞信仰東正教,阿塞拜疆信奉伊斯蘭教。但是在歷史上,兩個國家壹直相安無事。沒有因為宗教爆發沖突。畢竟此時兩個國家都處於沙俄帝國的控制下。但是在壹戰時期,土耳其對亞美尼亞人並不是那麽友好。以亞美尼亞人信仰東正教,是異教徒為理由,對其進行屠殺。這就讓亞美尼亞和土耳其之間產生了非常大的矛盾。而阿塞拜疆始終支持土耳其,再加上納卡地區懸而未決。最終導致兩個國家發生了大量的沖突。
但是當俄國十月革命變身成為蘇聯之後,兩個國家都被蘇聯所控制。雙方的矛盾被暫時壓下。畢竟大家都是蘇聯的壹部分,蘇聯政府的和稀泥加上兩個國家剛剛打完仗,所以雙方開始了和平發展階段。但是隨著蘇聯改革的進行,亞美尼亞,阿塞拜疆這兩個國家開始蠢蠢欲動。再加上蘇聯對於加盟國的控制能力逐漸減弱。最終導致兩個國家關於納卡地區的進壹步沖突。
事到如今,這個地區已經成為了壹個三方混戰的時期。舉個簡單的例子,當時在國際社會的調停下,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納卡***同簽署了三方停火協議。在國際社會的想法中,希望三方通過談判的方式解決領土爭端。但是,阿塞拜疆宣稱,亞美尼亞先從納卡撤軍,才開始談判。亞美尼亞宣稱,先談判,決定歸屬之後,再撤軍。而納卡地區的領導人宣稱,自己要先獲得獨立,然後再開始談判。
所以壹直到了現在,三方停戰聲明雖然簽署了,但是始終沒什麽效果。而且兩個國家在邊境地區壹直小打小鬧。我感覺,這次沖突的導火索很有可能又是因為壹場小規模的武裝沖突,最終導致雙方不斷增兵,最終導致雙方出現了大規模的武裝沖突。當然說是大規模的武裝沖突,實際上就相當於兩個蘇聯時期的集團軍在互毆。畢竟兩個國家的正規軍兵力都不超過10萬人。
在這次戰場上,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大量無人機的投入。而且這些無人機對敵軍的裝甲部隊形成了巨大的威脅。很多坦克裝甲車都是由無人機擊毀的。所以或許可以看出,無人機對於現代軍事戰爭,擁有非常大的作用。而且由於無人機的存在,我們能夠看到大量的關於戰場壹線的清晰畫面。戰場永遠是殘酷的,也永遠是地獄。希望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在不久的未來,能夠通過對話的方式,徹底解決雙方的邊境問題,引來真正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