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玩抖音,不看電視,沈溺古董書世界的妳真的落伍了嗎
周末老公瘋狂的向我科普“房東的貓”等抖音上特別火的壹些歌,最後來了壹句,像妳這種整天沈溺於那些古董書裏的人早就落伍了。
早晨聽廣播說朋友圈開始清壹色的出現了黃色的中國地圖的海報。壹款名叫“西瓜足跡”的小程序迅速刷滿了朋友圈。然而,90後的老阿姨還是不知道。模糊記得好像在哪裏看過壹眼,不過被快速略過。
好在,王菊我是知道的,因為咪蒙曾寫了壹篇《創造101》的文章,被氣場超級強大的Yamy搶位置,看起來柔弱甜美的強東玥說,我不讓, 我們battle吧。
就這樣被圈了粉,不顧眼睛的強烈抗議周六壹個晚上追完前三期~但也僅限於這樣了,投票什麽的,和我無關。
如果我不知道王菊,不玩抖音,就真的落伍了麽?
當然不是!
不妨問壹問自己,不知道王菊,不聽“房東的貓”,影響了妳的生活了嗎?
沒有吧!那妳缺席了又如何?
刷完抖音,標記上“西瓜足跡”,曬壹個朋友圈,妳有得到什麽,學習到什麽嗎?
這個問題,妳可能也答不上來吧。
這也是為什麽90後的老阿姨會覺得抖音之外的世界更加精彩的原因之壹。
余秋雨在山裏閉關寫書兩年,出來後問朋友,這兩年世界上發生了什麽?朋友用5分鐘就說完了幾件大事。
妳看,兩年裏世界發生的事情,5分鐘就能說完。那妳缺席了又如何?
妳看,別人的兩年可以是壹本書,妳的兩年,或許只能是壹個也留不下的段子。
只要是在自己喜歡,擅長的領域,持續不斷的學習,就不能算是落伍。即便在這個過程中,妳可能與當下比較流行的快餐文化擦肩而過。但妳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同壹個世界,不同的生活往往就是:
妳在抖音,他在健身,壹個月後妳粉了新的帥哥哥小姐姐,他的馬甲線也日漸雛形。
妳在追劇,他在拆書,妳糾結於劇情發展太慢,他也苦於文章的論點故事不夠精彩,不同的是,那是他自己的故事。
妳在朋友圈曬西瓜足跡,贏取壹票的贊,他辛辛苦苦日更的文章閱讀量卻寥寥無幾,社交關系被認同方面,妳看似成功了,但用心去看,妳也不過是壹群點贊之交,而他的邏輯卻更加清晰。
這樣的他,以更好的身材示人,以更睿智的大腦處事,是誰落伍了呢?
不過是願意沈下心來做事的人太少了,有些時候才會顯得和主流格格不入。
那麽如何才能讓自己不真正落伍呢?
讀書是為了讓自己養成終身學習的思維習慣。
也許有人會說, 我讀過很多書,但後來大部分都忘記了,妳說這樣的閱讀究竟有什麽意義?”
當我還是個孩子時,我吃過很多食物,現在已經記不起來吃過什麽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們中的壹部分已經長成我的骨頭和肉。妳讀過的書其實早已融進妳的骨血,只要壹個觸動點,就會噴薄而出。
生活中有很多事,我們本來已經領先,便不自覺松懈,於是開始慢吞吞地走,沒曾想原來落後的人小跑壹下就追上來反超了,若不甘落於人後,就只能加速跑起來。
寫這篇文章前,剛好看壹篇文章《不要把公司的福利,錯當成自己的能力》。特別適合現在的自己,今年的公司各項待遇較往年有很大的提升,但同時各項工作流程也正在逐步的程序化,系統化,目前手頭的工作壹年後近30%~50%量都可以移交系統,如果不學習,那兩年後的自己何去何從呢?
最好的輸入是輸出。
看完壹本書,學會壹項新技能,就去整理讀書筆記,去以文字,語言或者任何妳覺得合適的方式把妳的所感所悟分享出去,努力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並想象如何組織語言才能讓沒有看過的人通過妳的文章/話語學習掌握這壹技能。
完成之後,妳對這個壹知半解區域也就更加透徹了。
如果妳已經意識到自己落後了,看看周圍,有沒有榜樣和突破點,如果沒有,往往說明妳該換個圈子了。
跳出自己的舒適圈,在陌生的圈子裏感受新知,立壹個標桿,努力靠近,也許開始並不那麽順利,但往往舒服使人落後,難受才讓人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