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拙法師的人物生平
圓拙老法師是福建省連江縣人,公元1909年(清宣統元年)出生,幼年初受村塾教育,後來轉入新式教育的公立學校,讀到高級中學畢業。1927年19歲之年,在連江縣任小學教員。後來有機會接觸到佛經,閱讀之下,有如窮漢進入寶山,在佛經中獲知人生奧秘,而有了出世之心。1934年投入福建莆田縣廣化寺剃度出家,時年26歲。翌年於福州西禪寺受具足戒。廣化寺的圓拙老法師就是壹位弘壹大師的門生並奉侍弘壹大師多年,長為大師的侍者。圓拙法師親近弘壹大師期間,在大師的座下勤研戒律,深知律學與正法久住的重要關系,而後發誓要弘揚律學。
圓拙老法師住持福建廣化寺後,創建福建佛學院、倡印佛經、推廣佛學知識、培養青年僧才。圓拙老法師壹生皆以弘壹大師為楷模,簡樸慈悲,致力於弘法與整頓道風,我們今天看到福建佛教欣欣向榮的景象與這位圓老(圓拙老法師)所做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
南山廣化寺,始建於南北朝陳永定二年(公元 558年),距今已有壹千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壹九三四年,老法師即於此禮體磐上人為師,披剃出家,法名慧生,字圓拙。從此,老法師即與廣化寺結下了壹段不解之緣。五十年代初期,在外參方潛修凈業多年的老法師重返廣化寺。但見山色依舊,而寺宇卻面目全非。先前的暮鼓晨鐘,青磬紅魚,已被學校孩童的嬉笑吵鬧與機器轟鳴所代替了;原本清凈莊嚴的大雄寶殿,也變為臭氣襲人的塑料廠;僧人的寮房則成為部隊的軍營,而僧人則被逐於寺之壹隅,有些已被迫還俗了。老法師對此慨然長嘆,雖挺身而出,據理力爭,為廣化寺僧人留下壹些口糧與少許的土地,但為大勢所趨,也僅能獨撐壹面,維持出家的現狀了。壹九七九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實後,老法師再壹次回到廣化寺,荷擔起重修廣化寺的重任。那壹年老法師已經是七十歲的高齡了,但是,為法為教的熱忱與復興中國佛教的宏願,使老法師忘記了自己的年齡與身體的衰弱,以“上報四生恩,下濟三途苦”的大行,開始了他生命中第二個春天的耕耘。老法師在自己的生平簡歷中說:“重新落實宗教政策以後,感到佛教界不只是差壹代人,實在青黃不接,乃發心只要有壹口氣還在,應該為佛教做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法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在修復寺院的同時,壹方面創辦佛經流通處,另壹方面,則著手倡辦福建佛學院。佛教要興盛,人才是關鍵,所以培育僧才,實在是關系到佛教未來發展的頭等大事。壹九八二年,中國佛學院第壹屆畢業僧,演蓮、界詮、濟群、圓智等僧青年,先後來到廣化寺學律。沈寂了多年的寺院,壹下子平添了這麽多的年青僧人,氣氛也變得活躍起來。山雨欲來風滿樓,老法師從他們的身影裏,仿佛看到了中國佛教的希望之光正在從南山冉冉升起;也看到自己的夙願,將要在廣化寺完成。為了成就他們學律的因緣,老法師親自為他們尋找有關戒律的學習資料,
並循循善誘,不厭其煩地給以輔導和鼓勵。因為老法師深知戒律是正法久住的根本,更是延續佛法的命脈,所以培育僧才壹定要以戒律為基礎。壹九八三年,福建佛學院正式成立於廣化寺,青黃不接的中國佛教又欣添了壹片“綠色的田野”。
老法師高瞻遠矚,革除舊弊,將明、清以來淪為子孫道場的廣化寺,改為十方叢林。並獨具慧眼,將出家未久而慧根深厚、道心堅固的學誠法師,送往中國佛學院深造。幾年後,學誠法師不負老法師之厚望,年僅二十四歲即出任廣化寺方丈之位,從而成為全國各大叢林中最年輕的住持。為使大任有繼、慧燈不絕,樹立了壹代高僧的光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