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棟超高層建築,壹棟170m,壹棟130m,請問分別用什麽型號的人貨電梯,功率分別為多少,請專業人士賜教
1、 電梯的容量,也就是單梯載人數。
在傳統的電梯交通分析計算中,使用的是轎廂容量而不是額定載重量。簡單看來大的轎廂容量輸送能力就高,但實際上過大的轎廂容量會導致停層概率增加,乘客數量多而使出入轎廂的時間變長,在非客流高峰時段設備運行費用大。因此轎廂容量應根據建築的用途、規模和客貨流選取。壹般國內以13人(1000kg)為參考基準,結合具體情況上下浮動。
在單層面積較大,人員較集中的建築中,如果選用的單梯載人數太少,則電梯數量就要增加,往返的次數增加,運行總效率會降低,也會占用更大面積的井道。每部電梯可載人數不同,所配置的數量也不同。普通乘客電梯載人數有:8、10、13、16、21等;紐約世貿中心(在9.11中被毀)的每個塔樓中配有108部電梯,其中快速電梯每部可載55人。最快電梯8m/s。
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塔樓內***設9 1 臺電梯,其中4 4 臺采用了第2 代可調節式雙層轎廂電梯,還有穿梭電梯,也就是只停靠少數站的電梯,還配置了8部消防電梯。
2、 電梯速度。
常用的電梯速度,低速有1.0、1.6、2.5m/s;中速為2.5~5.0m/s;高速為大於5.0m/s。通常電梯從底層直升至頂層的理論運行時間以不超過30秒為宜。辦公電梯速度不宜低於1.6m/s。迪拜的哈利法塔,電梯速度達到了17.4m/s,101大廈的電梯速度為16.8m/s。
當最大行程H(m)確定之後,如果電梯額定速度V(m/s)選得過低,壹次運行時間T(s)就會過長,運輸能力就會過小。為滿足建築內運輸量的要求,必然就要增加電梯數量,因而電梯井道數目增加,建築基建費用增加,這是很不經濟的方案。如果電梯額定速度選得過高,則長距離主升的運行時間可以縮短,提高了運輸能力;但在短距離升降時就無法達到額定速度,不能充分利用其性能。而且采用較高速電梯的造價很高,所以也是不經濟的方案。因此電梯速度合理選擇的實質,就是壹個技術經濟綜合比較的結果,同時還要考慮建築物的規模、性質、特點以及建造者某些特殊要求。
3、 建築面積、人數 、層數
建築面積是計算人數的依據,使用面積系數大,人均使用面積小,則總人數就會多,反之則減少,相應電梯數量就要增加,如果面積和人數壹定,如果層數不同,則電梯的運行效率亦不同,在中低層建築中,電梯停站數少,運行壹周所用的時間相應減少,而且在中低層建築中走步行梯的人數相對較多,亦會減輕電梯負擔;單層人數如果較多,則宜選較大容量的電梯;如果人員分散則宜選小容量多部電梯,以增加數量,減少等時,縮小發梯間隔。
4、按《高層民用建築設計規範》還要設置專門的消防電梯。數量是按單層建築面積定。
5、是否設置專門的貨梯要根據使用性質來定。
所以,電梯配置,不僅僅是根據高度來選用,還要根據建築面積,使用性質,使用人數等等因素來綜合考量。對於復雜功能的電梯配置,是由專門的軟件來模擬智能計算,然後得出壹個合理的運行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