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初學工筆需要了解的事情

初學工筆需要了解的事情

? 經常看到畫展,展出很多精美的國畫,不管是山水還是花鳥,沈澱在我們骨子裏的文化總讓我們對中國畫愛不釋手。特別是當我們有空閑的時候,總想畫幾筆。以前總羨慕學藝術的同學,現在網絡很便捷,面授班網絡班都有了視頻。如何起步,只差壹個入門。自學確實是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的,在此依然感謝我的雷長虹老師,嚴謹認真。閑話少述,進入正題。

? 工筆畫即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的中國畫表現方式。唐代花鳥畫傑出代表邊鸞能畫出禽鳥活躍之態、花卉芳艷之色。作《牡丹圖》,光色艷發,妙窮毫厘。仔細觀賞並可確信所畫的是中午的牡丹,原來畫面中的貓眼有“豎線”可見。又如五代畫家黃筌寫花卉翎毛因工細逼真,呼之欲出,而被蒼鷹視為真物而襲之,此見於《聖朝名畫評》 :“廣政中昶命筌與其子居農於八卦殿畫四時山水及諸禽鳥花卉等,至為精備。其年冬昶將出獵,因按鷹犬,其間壹鷹, 奮舉臂者不能制,遂縱之,直入殿搏其所畫翎羽。”

? 工筆畫在唐代已盛行起來。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藝術成就的原因,壹方面繪畫技法日臻成熟,另壹方面也取決於繪畫的材料改進。工筆畫須畫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初唐時期因絹料的改善而對工筆畫的發展起到了壹定的推動作用,據米芾《畫史》所載:“古畫至唐初皆生絹,至吳生、周、韓斡,後來皆以熱湯半熟,入粉捶如銀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筆。”

? 工筆畫壹般先要畫好稿本,壹幅完整的稿本需要反復地修改才能定稿,然後復上有膠礬的宣紙或絹,先用狼毫小筆勾勒,然後隨類敷色,層層渲染,從而取得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如陳之佛所作秋艷圖。

中國的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工筆畫的創作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筆畫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壹。在工筆畫中,無論是人物畫,還是花鳥畫,都是力求於形似,“形”在工筆畫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與水墨寫意畫不同,工筆畫更多地關註“細節”,註重寫實,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圖》、《揮扇仕女圖》,張萱的《搗練圖》、《虢國夫人遊春圖》描繪的都是現實生活,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很強的描寫性,而且富有詩意。明末以後,隨著西洋繪畫技法傳入中國,中西繪畫開始相互借鑒,從而使工筆畫的創作在造型更加準確的同時,保持了線條的自然流動和內容的詩情畫意。

壹、中國畫用什麽樣的顏料?

中國畫使用的顏料有植物顏料(水色)和天然礦物質顏料(石色),還有化學合成顏料三大類。植物顏料有花青、胭脂、藤黃等。礦物質顏料有赭石、朱砂、朱膘、石青、石綠、石黃等。由鋅管包裝的中國畫顏料大都是化學合成顏料。這些統稱中國畫顏料。

水色(植物顏料)是透明色,可以相互調和使用,沒有覆蓋力,色質不穩定,容易退色。石色(礦物顏料)是不透明色,相互不能調和使用,覆蓋力強,色質穩定,不易退色。石色和水色相互之間也不能調和使用。

1.這個顏料比較便宜,不建議使用,因為即使是初學,辛辛苦苦畫的,因為顏料不好就白費功夫啦。

2.我壹直用的是個,很早買的49元壹盒,但是沒有太青藍,要買單只的酞青藍。壹盒大概用壹年。

3.現在,今年李曉明推出了顏料,已經預定了兩盒,等待收貨。

工筆畫論壇的網址/s/_sJy6zHdIcsid96tpieHtw

我這就是給李曉明打廣告(也沒有宣傳費可收)

這是收到顏料上的色,還可以,暑紅還是有沈澱,比較細,有點偏暗。

只能說是國產顏料,新產品,有創新,但用起來感覺水分太大了。

4.還買過小盒的顏料。

5.姜思序堂的顏料

6日本顏料

二、中國畫的執筆方法是怎樣的?

初學者,首先要懂執筆,姿勢才能正確,達到運筆用墨自如,應註意以下幾點:

(1)筆正:筆正則鋒正。骨法用筆以中鋒為本。

(2)指實:手指執筆要牢實有力,還要靈活不要執死。

(3)掌虛:手指執筆,不要緊握,指要離開手掌,掌心是空的,以便運筆自如。

(4)懸腕、懸肘:指大面積的運筆要懸腕或懸肘,才可以筆隨心,力貫全局。

說的很簡單,肩部和肘部要協調運動,壹不小心就是用手腕了(用手腕是不對的,因為手腕的繪畫範圍有限)。

三、中國畫用什麽樣的墨?

墨在中國繪畫中具有獨特的地位,墨有固體墨與液體墨兩種。中國畫的傳統用墨是固體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為油煙墨、漆煙墨和松煙墨三種。油煙墨——是用桐油等油類燒制成煙制成。其黑色偏暖,用來作畫,與其他透明顏色調和用很協調。 松煙墨——用松樹枝燒煙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於書法。漆煙墨——用傳統大漆燒煙而成,其黑色細潤而有光澤,用於繪畫也合適。 在選用時以質地細膩、滋潤呈藍紫色為好。以“頂、上、貢、選”為墨的等級之分。液體墨保持了油煙墨的特點,由於使用方便,現在十分普及,但用於寫意畫較好。其中以“天 津書畫用墨汁、雲頭燕 ”和 北京“壹得閣墨汁 ”為好。

四、工筆畫用什麽樣的紙?

工筆畫用 熟宣紙或是熟絹, 是生宣紙或生絹經過壹定比例的膠礬水刷制而成。其性能是不滲水。熟宣紙目前有不少品種,如清水書畫宣、冰雪宣、書畫箋、蟬翼箋、雲母箋等。以上熟宣紙中有薄有厚,膠礬水有濃有淡。壹般來說薄者適合畫淡彩,厚者適合畫重彩。以蟬翼箋最薄,冰雪宣最厚。另有灑金箋以及各種染色紙都可以用來畫工筆絹為純絲織制品,分圓絲、扁絲兩種。圓絲絹又稱“原絲絹”,在古代繪畫中常用。現在常用的是扁絲絹,是在絹織成之後加以捶砸,使絹絲呈扁形,以減少絹絲之間的空隙,使絹刷上膠礬水之後不易漏礬。這種絹有白色和仿舊色等幾種。

壹定不要圖便宜,買壹元壹張的熟宣, 壹用就漏色,當廢紙都不好使。我用的基本是10元左右壹張的。基本上在工筆畫論壇的淘寶官網買的。挺好的。

其他東西:小碟子,我有20個左右吧,大碟子也挺好的,用板刷刷底色,大盤子的調色多。夠蘸的。

以下的東西都不是必須的,可以準備也可以沒有。

筆簾:

攜帶毛筆方便,個人感覺可有可無,不過我最初還是買了,東西買的很齊。

筆架放毛筆挺好的

紙糊在上面,畫出的畫非常平整

like? this:

不上板的畫,很容易就會皺巴巴的。

有板子,要用傳統的漿糊黏上啦,漿糊遇水就會化開,壹揭就掉下來了。

很便宜的壹大瓶

保護畫,攜帶方便

五、工筆畫使用什麽種類的筆?

(1)勾線筆? 工筆畫多用中鋒勾勒細而勻的線條。壹般選用狼毫類細而尖的筆。常用的筆有衣紋筆、葉筋筆、大紅毛、小紅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我買了精品大鼠須和小鼠須,大紅毛小紅毛。

這個勾線筆我不是專業的,只能說看個人喜好吧。有的培訓班老師建議用白雲筆來勾線,粗粗的厚重,有的培訓老師建議鼠須筆來勾線,而前者老師則認為鼠須只適宜畫眉毛。對於業余的我,樂趣就可以了,不為成名家,也不想深入研究,所以不較真,拿個筆順手用哪個吧。

(2)染色筆? 常用的染色筆有: 大白雲、中白雲、小白雲和其他軟毫毛筆 。純羊毫筆過於軟,壹般不太好用,白雲筆較好,因為它外層是羊毫,中間部分是硬而挺的毛,因此既能含水分又有彈性。

(3) 板刷類

? 工筆畫經常需要塗底色,或做大面積的平塗和渲染,因此需備有各種寬度的羊毛板刷或排筆。哈我有兩個大板刷,很喜歡軟軟的毛

這是我在網上買筆的淘寶店鋪,不是插播廣告啦,筆都是要試用的,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的爪。/item.htm?_u=ai974aa0dd9&id=45202982999

六、工筆畫有哪些主要的染法?

1、分染:工筆畫繪制中最重要的染色技巧。壹支筆蘸色,另壹支筆蘸水,將色彩拖染開去,形成色彩由濃到淡的漸變效果。

2、統染:在繪制工筆的過程中,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往往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壹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稱為統染。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壹層色彩並局部渲染。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

5、烘染:在所描繪的物體周圍淡淡的渲染底色用來襯托或掩映物體。

6、點染:用接近寫意的筆法,壹筆蘸上深淺不同的色彩在畫面上連點帶染,取靈動之意。處理背景或小型花卉的時候時常用到此法。

7、斡染:將壹塊色彩向四周染開。畫仕女臉頰的紅暈時即是采用此法,工筆牡丹的繪制中也會用到。

8、醒染:在罩色過後色彩略顯發悶的畫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畫面醒目。

七、“沒骨”和“勾填色”的畫法特征是什麽?

“沒骨”花鳥畫是不用墨勾線,直接用墨或顏色描繪物體形象,所以稱它為沒有骨幹的工筆畫。? 除了不勾輪廓線外,其他部位的線條,如葉筋、花脈、鳥羽等,在染色之後仍要用色線勾畫,並要做到線色融合壹體,或是直接用色染出線的感覺來。? 沒骨具有細致、豐富、和諧、艷麗明快而俊秀的效果。

勾填色,是沒有勾物體輪廓線,而是在輪廓線內填色的壹種表現形式,又稱“雙勾廓填”。勾填色是我國民族繪畫最早、最基本的設色方法,也是工筆花鳥畫從古至今運用得最普遍的壹種表現形式,它已形成壹種體式。在勾填色這壹表現形式中,由於使用顏色色質的不同以及著染方法繁簡的區別,又分為重彩法和淡彩法兩種。

“重彩”又叫重著色,多以礦物質顏料如朱砂、石青、石綠等色著染。染色步驟較為復雜,經多次疊染,色彩深沈厚重,富麗堂皇,精致工整,富於裝飾效果。

“淡彩”主要使用較透明的植物質色(又叫水色)著染。淡彩著染的基本方法與重彩相同,但比重彩著染要簡便壹些。因此,淡彩具有線條清晰,色彩明快,清新淡雅朦朧的效果。

八、工筆畫怎樣用筆?

工筆畫在勾線時行筆不要太快,要有節奏。勾畫短線時執筆以腕肘著桌面,以手指活動為主;勾稍長壹些的線應懸腕而肘著桌面,以腕部活動為主,手指執筆要實,使腕部活動靈活;勾更長壹些的線應腕部著桌面而肘部懸起,線隨腕動(不要隨著手指動)。無論勾哪壹種線,在行筆的過程中,都要摒住呼吸,不要太快,壹氣呵成。總之無論哪壹種執筆方法,都應保持線條的圓渾與流暢。

例如:白描勾線不是用細線沿著輪廓去“描”,而是書法中講究的用筆去“寫”出形象。工筆白描不只是講究工細,更重要的是追求線條的力感和美感,所謂“工細兼力”,反對纖細柔弱的線條。

勾線之初,先練習使用中鋒,避免側鋒。中鋒用筆飽滿而有彈性,線條圓潤渾厚,結實而有力感;開始練習勾線時,很容易出現側鋒,特別是在線條轉折的地方,因為毛筆是圓錐形,轉彎時必須提筆,並輕轉筆管扭轉方向,使筆鋒平行圓轉過來,才能保持中鋒。線條產生力感的關鍵在於筆鋒與紙面的摩擦,有的人勾線為了細,不敢用力,勾出的線浮滑在紙面上,不符合要求。勾線時要把筆按下去,使筆鋒對紙面有壹個壓力,同時又要擎住毛筆,向上有壹個提力,兩力平衡再用壹個拖的力量行筆。只壓不提就是“抹”,容易出現側鋒敗筆;只提不壓就是“飄”,線條滑而無力,用線切忌“撩”、“挑”、“滑”。所以說,每勾壹條線都應該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

(1)起筆藏鋒:如起筆欲向右行,先向左藏鋒頓筆,然後再向右行,這叫欲右先左,反之,則欲左先右。上下行筆也是這樣,欲下先上,欲上先下,這樣筆與紙就有了摩擦。

(2)行筆:行筆要穩,速度要慢,對紙面壓力要均勻。行筆中有各種變化,中途轉向稍停為“頓”,向後折回為“挫”,頓挫時要調整筆鋒方向,不使出現側鋒。中鋒圓轉用筆為“轉”,側鋒方拐為“折”。

(3)收筆回鋒:每逢收筆都要向來的方向收回,所謂“天往不回”,“不垂不縮”,使線的結尾含蓄有力。

還要註意練習用線的各種筆墨變化,如中鋒與側鋒,順鋒與逆鋒,以及頓挫、轉折、粗細、連斷、方圓、疾徐、光毛、虛實等用筆的變化,再加上濃淡、幹濕等墨色的變化,以達到白描在形式美感方面的要求。

九、什麽是中鋒、側鋒用筆?

中鋒用筆要執筆端正,筆鋒在墨線的中間,用筆的力量要均勻,筆鋒垂直於紙面,其效果圓渾穩重。側鋒用筆執筆偏側,筆鋒在墨線的邊緣,筆鋒與紙面形成壹定的角度,用力不均勻,時快、時慢、時輕、時重,其效果毛、澀變化豐富。

十、怎樣制作仿古紙和仿古絹?

(1)可以用國畫色中的赭石、花青、墨等色(最好是透明色)在較大的容器中調和,用排筆或板刷蘸取上層色水(把下層顆粒粗的顏料濾掉)在紙或絹上刷勻,壹遍不成可刷兩次,即可染成仿古畫顏色。

(2)以紅茶適量加水在火上煮,等把茶水煮成紅褐色時,根據色調的需要調入其他色或墨,就可以刷制了。

(3)過錳酸鉀是壹種常用消毒劑,呈小顆粒狀,加水溶解後是紫色,塗在紙上呈褐色。應註意這種溶液不宜太濃,太濃會使紙的質地變脆。

十壹、畫工筆畫怎樣過稿、怎樣裱紙?

因為熟紙或熟絹不易改動,所以畫工筆畫壹般先在圖畫紙上畫好素描稿,然後拷貝到熟宣紙或絹上畫正稿。步驟是:

(1)選好紙或絹,裁得比素描稿四周大出壹至兩個公分,準備以後裱紙時塗膠水或漿糊用。

(2)素描稿放在熟紙或絹的下面,用HB的鉛筆輕輕地把稿子描下來,輪廓要描清楚,筆痕不要太重,以免將來勾墨線時壓不住拷貝留下的鉛筆線。

(3)找壹張普通白紙裁得同素描稿壹樣大,用來做襯紙。因熟紙或絹壹般都很薄呈半透明狀,下面襯白紙,作畫時容易看清畫面效果。把襯紙打濕讓其完全漲開再用漿糊或膠水貼在畫板上。

(4)待襯紙幹後,把拷貝好的正稿放在上面用噴嘴或噴壺把紙噴濕,等紙完全漲開趁濕把畫紙四周反面塗上壹至兩公分的膠水或漿糊粘牢,幹後就可以作畫了。

十二、畫工筆畫的裱紙

裱紙對於畫工筆畫來講是壹個重要的環節,如不註意會造成漏礬,給以後的工作帶來不便。

在整個過程中應註意以下幾點:

(1)正稿用紙壹定要比素描稿四邊大出壹至兩公分,用來塗膠水或漿糊,要不然畫面會變小。

(2)畫板平放在桌面上,往紙或絹上噴水要適量,太多的水會沖掉畫紙表面的膠礬水,還會把紙漲裂。噴水太少,紙或絹不能完全漲開,在作畫時,紙面還會不平整。所用的噴壺或噴嘴噴出的水最好是霧狀,這樣比較均勻。水在紙面最好是薄薄噴壹層,讓水滲到紙裏去以後,再用膠水或漿糊粘到畫板上。

(3)畫紙上有水時,不要用手摸,更不要用布擦或用吸水紙吸,這樣會造成漏礬。

十三、在畫工筆畫的過程中什麽是“漏礬”?

由於熟紙或熟絹是用膠礬水多次刷制而成,所以在繪畫過程中隨著多次的渲染或是用水過多,膠礬會走失而造成漏礬。漏礬之後會滲水,顏色上不均勻,壹塊深壹塊淺影響畫面效果。古人所講“三礬九染”是很有道理的,要學會自己配制膠礬水,每上幾遍顏色就上壹遍膠礬水,既可以固定顏色,又可以防止漏礬。

工筆,就是運用工整、細致、縝密的技法來描繪對象。工筆又分為工筆白描和工筆重彩兩類。工筆白描就是完全用墨的線條來描繪對象,不塗顏色。白描本來大抵是用來打草稿的,宋代畫家李公麟把它發展成獨立的畫種,他的白描如行雲流水,變化無窮豐富,有很強的表現力。他畫的《五馬圖》,人和馬都用單線勾出,比例準確,肌肉骨骼的結構清楚,甚至馬的毛色所具有的光澤也細致地表現出來,動態極為生動,是古代第壹流的白描作品。工筆重彩,就是指工整細密和敷設重色的中國畫。在中國繪畫的早期,工筆重彩占有主要的地位。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發現的帛畫、都是道地的工筆重彩,特別是轪妃墓的T形“非衣”,構圖巧妙,線描精細,設色絢麗,顯示了當時工筆重彩達到了高度的成就。古代繪畫普遍使用丹砂和青綠之類的重彩顏料,因此稱繪畫為“丹青”,由此可見工筆重彩在古代繪畫中的重要地位了。

膠礬水在工筆畫中的應用

膠、礬在工筆國畫繪制中是經常用到的。膠和礬主要用來固定畫面的色彩,尤其是在打了石色為底的畫面上,膠礬更是必不可少。即使是用水色來染色的部分,壹般染過4、5遍以後,也要用膠礬水來固定壹下,這樣繼續染的時候底色才不會上翻。膠壹般常能買到的就是明膠,日本的鹿膠雖然透明度較高較好用,但是壹是不好買,再有就是稍貴。礬則就是通常用來凈化水的明礬,和膠壹樣,在壹般的化工用品商店都可購得。需要註意的是,膠礬水配置的時候不可過濃,過濃的膠礬水刷過的宣紙很脆,很不吃色,後面的渲染就不好進行了,而且刷在顏色上也會起壹層白霜,影響畫面效果。

膠礬在繪畫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它能使顏色附著在畫面上.不剝不落.由於膠礬水的作用罩染或宣染後的色彩兩色不相混淆.不然的話畫面暗淡無光.這就是三礬九染的由來.調配膠礬的比例壹般為二兩膠壹兩礬.二斤半水.在冬季膠可少些.春夏由於天氣的關系膠的比例當可增加.夏季六膠四礬.冬日八膠二礬秋日三膠七礬.講的較為具體但調配應靈活掌握.

膠要用廣東省產的廣膠和鹿膠.其膠性柔和不暴.沒臭味質地嫩而透明..廣膠又叫黃明膠.加水化之.上層清膘可用來調顏色用下層用來調礬水.還有阿膠產自山東陽谷縣阿井又叫傳致膠.輕薄透明色淡黃的可用來調色.黑者入藥.鹿膠色微黃.產自山西的最好.現在鹿膠以很難找到 白礬又叫明礬.味色。

半透明產自安徽蘆江的最好.用時先將白礬研成細面用溫水泡化再調入膠水內即可.配膠礬水要註意比例的大小.膠大滑筆.著色難而又滯筆礬大傷紙.畫紙易碎.而且澀筆.具我的經驗是調膠礬時先以舌尖試嘗.膠大發粘.礬大澀舌.應發甜稍有澀感為宜.染時要用羊毫筆沾膠礬水以筆順行.筆筆相接.又不可重復.礬絹不可用明膠.因為性大的原故傷絹.要用紫色膠最好.春.秋隔宿用溫水泡膠後封蓋.

第二日再用開水調開.不能用火煮.用火煮後礬出的絹膠光浮在面上.夏天則不用隔宿.冬天要隔餃趙倩膠礬水調好後要如淡蜜水壹樣微溫黃色.夏天膠性差.要再用稀絹過濾後才可使用.現在有壹種油絲絹和藥粉絹.就先要用熱皂莢水刷過後才膠礬.礬絹時壹定要找個晴天.刷好後的絹壹定要陰幹.膠礬水要刷在絹背面.如用金箋.在畫之前用薄薄的輕礬水刷壹道.畫時就好落墨了.畫完後再刷壹道輕礬水裱後金箋就不會有繃裂粘色的後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