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口臭方法有哪些?
1、淡鹽水
口腔中的細菌會發酵分解牙齒上殘留的食物殘渣和菌斑,產生臭味,而淡鹽水具有消炎殺菌的功效,能夠消除口腔中細菌,減少口臭。
做法:每天早上用淡鹽水漱口,飯後也可以用淡鹽水簡單的漱口。
2、淘米水
淘米水含有壹定的蛋白質、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別是頭壹兩次的淘米水含有鉀,淘米水會呈現PH值為5.5左右的弱酸性,有壹定的消炎、殺菌、清潔作用,並有壹定的吸附能力。適用於由於口腔不潔導致的口臭,還能防治口腔潰瘍。
做法:在淘米的時候,把淘米水留下來,然後把淘米水放在鍋裏面煮開,放溫後用來漱口即可。之所以要煮淘米水,是因為淘米水壹經加熱後,清潔能力會更強。
3、菊花
菊花可散風清熱、清肝明目、解毒消炎,對某些肝、胃疾病引起的口臭有壹定緩解作用。
做法:將新鮮的或者幹的菊花泡茶飲用。
註意:菊花性涼,體虛、脾虛、胃寒患者,容易腹瀉者不宜使用。
4、丁香
丁香的性味溫辛,可以防治口腔潰瘍和溫胃養胃,可緩解由於胃火上升或牙周炎等引發的口臭。再加上丁香的氣味芳香,可以快速壓制口中的臭氣。用丁香去除口臭的做法,從唐朝開始就有了。
做法:
1、丁香2g,分幾次含在口中,可以快速緩解口臭。
2、將丁香3-4粒用來泡茶飲用。但是丁香是辛辣味的,如果喝不慣這樣的味道,還可以和其他的花草混合,例如用肉桂相配,也能起到去除口臭的作用。
5、註意:丁香性辛、溫,熱病及陰虛內熱者忌服。
6、荷葉
如果脾胃濕熱的話,就會濕邪困脾、脾陽不升,還會導致“胃氣不降、濁氣上升”。而這種“濁氣上升”就會順著食道上行到口腔,進而在口腔中形成類似於食物腐熟的味道,產生口臭。荷葉性平味苦,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助陽的功效,可以防治脾胃濕熱引起的口臭。
做法:將3-5g幹荷葉泡水飲用,每日壹次。
7、山楂
口臭有很大的原因的積食,而山楂含有的解脂酶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山楂還有促進胃液分泌和增加胃內酶素等功能,能夠促進消化,防治積食。
做法:取山楂9-12g,泡水,當茶飲用即可。
8、茶葉
茶葉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止渴生津、下氣的功效,飲用茶水能夠緩解口臭。另外,茶葉有消菌的作用,能消滅形成口臭的主要雜菌,並且茶葉的氣味清新,可以壓制口中的異味。
做法:
1、將茶葉沖泡飲用。
2、取茶葉1小撮,分次置於口中,慢嚼,待唾液化解茶葉後徐徐咽下。
小貼士:但是如果光嚼茶葉的話,茶葉渣會留在口中,感到極不舒服。因此建議將茶葉與低糖的口香糖壹同咀嚼,每天二至三次,不僅有助於口腔清潔,也可盡快地消除口臭。
9、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具有潤肺、和胃的功效,而且花生中富含油脂,氣味芳香,對於口臭有壓制和防治的功效。
做法:將花生去殼去紅皮後,放在嘴裏慢慢地反復咀嚼,然後咽下,如此多嚼幾次即可。
10、甘草
甘草性平,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補脾益氣的作用,能夠防治由咽喉腫痛、脾胃虛弱、胃腸炎引起的口臭。
做法:取甘草2-5g,泡水當茶飲用。
11、桔皮
桔皮有壹定的行氣化濕的作用,而且氣味芳香,對緩解口臭是有壹定幫助的。
做法:將新鮮桔皮洗凈,切成細長條狀,取適量用開水沖泡,當茶飲用。
12、橄欖明礬水
明礬有殺菌及消毒的功效,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當作天然除臭劑,而橄欖具有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的作用,二者壹起泡水可以防治口臭。
做法:取10g明礬,溶於100g水中,再放入10個搗碎的橄欖,浸泡半小時後,用來漱口,每天2-3次,每次15分鐘左右。
13、蘆根
蘆根性寒味涼,具有清熱生津、止嘔、除煩的功效,可以用來防治體內上火引起的口臭。
做法:取40g鮮蘆根、10g防風,加適量冰糖,煎湯飲服,每日3次,連服數日,即可去除口臭。
14、小貼士
導致口臭的原因非常多,齲齒、牙周疾病、胃腸疾病等都可能引起口臭,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口臭,最好找到病因,對癥下藥。長期有口臭的人,應該按時刷牙,勤用漱口水,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重要。
15、預防口臭的方法
1、帶著口罩入睡
如果有人在睡覺時容易張開嘴呼吸睡眠,那麽不妨戴壹個口罩入睡,這樣能夠預防口腔和咽喉的幹燥,嗓子疼痛的人也可以戴口罩入睡。
2、臥室裏放個加濕器
秋冬季節,不僅是皮膚容易幹燥,口腔中也很容易出現幹燥的狀況。這時可以在臥室中放壹個加濕器增加寢室中的濕度,即使不用加濕器,也可以在床邊放壹杯水或者濕的毛巾。
3、提高口腔分泌唾液的能力
想要增加口腔中的濕度,提高口腔分泌唾液的能力很重要,經常咀嚼的口腔分泌唾液的能力也會更強,因此在吃飯的時候不妨多咀嚼幾下,或者時不時嚼壹些口香糖也是不錯的做法,但要註意口香糖嚼太多反而會損害牙齒。
4、預防幹燥保持口腔濕潤
口腔中唾液減少幹燥度增加時,是口腔中細菌繁殖的最佳環境。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說話或者吃飯的時候,口腔會因為受到刺激而分泌壹定的唾液,但在睡覺的時候,口腔中會相對幹燥,因此細菌大量繁殖,導致第二天早上起來出現口臭。想要預防晨起口臭,保持口腔濕潤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