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北非戰場的意義有哪些?
意大利的墨索裏尼說要恢復羅馬帝國的榮光,先插手進攻了北非,希特勒開始表示願意支援他壹個裝甲師,墨索裏尼怕利益瓜分,就沒有同意,希特勒因此決定永不發兵北非。後來意大利擋不住盟軍在北非的進攻,被迫向希特勒求援,希特勒為了保障本土安全就派隆美爾出兵北非,隆美爾在北非首先發動了昔蘭尼加戰役,擊敗了英國的第8集團軍,壹直打到了阿拉曼,使英國開始重視北非戰場並向北非增兵,同時美軍開始在摩洛哥登陸,北非戰場全面展開。
傳統意義上的北非包括:埃及、利比亞、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王國等。北依地中海與歐洲隔海相望,居民主要以阿拉伯人為主。
戰前的北非基本上處於殖民地狀態,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與英國和法國進入戰爭狀態,後期由於法國向德國投降,北非戰場就變成了英國與意大利單獨對抗的局面。
從軍事角度看,前期的英國在各個方面均處於劣勢,英軍在北非***布置了10萬左右的兵力,分布於埃及、英屬索馬裏、肯尼亞、蘇丹等地區,英軍的戰略目標是以守為主。而意大利在北非和東非***有兩個重集團軍,***52萬人,於1940年9月13日從利比亞向埃及發起進攻。
英軍撤退很快,前線瞬間被意大利占領,但由於意軍統帥把重心放到了希臘戰線上,導致了意軍戰線延長,補給困難。而英國通過不斷支援於1940年12月17日進行反攻,結果是意軍被俘13萬人,坦克400輛,火炮千余枚。
希特勒趕忙向北非支援,1941年2月12日,隆美爾率領第5輕裝甲師在北非登陸,迅速突破了英軍防線,4月15日,德軍占領了全部意大利在北非失去的領土。而英軍雖然獲得了4個步兵師和裝甲支援後,在反攻方面仍是突破不了德軍防線,反而在第二年被德軍反攻。
但德軍的補給非常困難,而英軍離基地很近,到了1942年10月23日,英軍兵力達23萬,坦克1100輛,飛機1200架,德國和意大利加起來的兵力是8萬,坦克540輛,飛機350架,各方面處於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