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知識問答的曇花壹現,分答們的未來在哪裏?
從商業的角度來講,每壹個商業產品都是以其使用價值最大化為目標,不斷深化產品,同時積累用戶,形成壹個商業交易閉環,為行業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流、信息流、用戶流,保證行業的正常運轉。
知識付費模式的興起並非是分答的首創,在此前不少小說平臺便已經開始進行了摸索,月票、單章節購買等模式,當時的付費主要是通過和運營商合作的使用手機話費來支付,只是現在的支付方式更便捷。後來酷狗率先於2015年底推出了自媒體付費專欄名為“百花”,但是卻因為當時的用戶對於付費閱讀模式並不認可,而沒有能持續運行下去。
付費知識內容市場依然有很大的運營空間
知識內容平臺也是逐利的,就連曾經不食人間煙火的豆瓣也開始商業化,推出了豆瓣時間,並開始推行海外IPO計劃。而今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為知識內容付費,只是平臺的運作模式要合理,要符合用戶的期待。
據數據顯示自2015年到2016年以來,知識付費模式的認可度從原先的26%增長至70%,其中80、90後青年為主要群體,占比達到90%以上,這也與他們當下的處境有關系。這壹群體目前的年齡在二十多歲到三十多歲之間,正是積累工作經驗的時候,其中有63%以上的用戶表示付費內容多是用來提升個人的軟實力,為職位晉升提供支撐。
截止2017年3月份,知識付費市場可估算的經濟規模大約在100到150億左右,2016年可付費用戶群體達到了5000萬的水平,按照平均每人每年消費為1000元的水平,這些人可以產生500億的市場效應,所以,在不斷擴大用戶規模的同時,促進其年消費水平也是行業要持續推進的。
知識付費最關鍵的點在於內容生產者
付費問答僅僅是知識付費行業的壹個分支,屬於壹個垂直業務。分答則是果殼網旗下的壹個項目,在2015年果殼網便已經推出可壹對壹的專家付費咨詢平臺“在行”,後來16年年中推出分答在短短的幾天內便火爆了網絡圈。其背後除了當時娛樂圈行業正在升溫,不少明星大V的加入為平臺增粉無數,而且其壹分鐘的付費問答、壹元偷聽的模式在行業內是首創,激起了用戶們的獵奇心理,只是這樣的模式不適合長期的業務發展,很快就冷下來了。
從整體行業的發展預期來看,知識付費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但是平臺的發展模式還處在進壹步的摸索之中,無論是分答還是值乎,其中最關鍵的點還是內容的生產者,也就是所謂的權威的專家、行業領袖等,平臺需要他們保持足夠的活躍度,為平臺產生源源不斷的內容。
之前今日頭條簽約知乎大V引發了行業的深思,大V們也需要掙錢的,利用金錢來擴充內容生產者大軍的行為雖然被認為有點黑,但是妳情我願的事情不存在誰對誰錯,商業競爭的使然。而現在仔細想壹下就會發現,今日頭條的做法雖然激進,但是卻很有效,不僅為平臺新增了大量的專家、權威人士,還能打擊競爭對手平臺,提升自己平臺的商業價值。
現在的分答們要做的是如何擴大平臺的內容生產團隊,並為用戶提供解決實際問題的內容,這才是付費問答平臺要實現的社會價值。
付費問答需要深耕垂直行業業務,尋找新的增長點
付費問答模式可以有多種表現形式,類似於值乎的Live、做語音專題也是很好地形式,通過平臺的影響力聚集壹批有能力、有能量的明星創作者,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促進平臺內內容的流通,分享、傳播。此外,平臺還要及時尋找新的增長點。
1、設置答主等級,死磕精品內容
目前的付費問答降低了進入門檻,讓每個人都能成為問答服務的受益者,但是平臺的權威性就被降低了。問答對象太多,選擇誰來提問就成了問題,壹些選擇恐懼癥患者可能就更麻煩了。所以,平臺可以選擇設置不同的等級或者為大V、專家們設置特殊的標記,給予更多的曝光機會,在用戶進行相關問題的提問時便可以優先進行推薦。
其二,將精品的內容進行分類總結,以專題的形式為用戶進行推送。上線智能算法,根據用戶的瀏覽有痕跡進行實時的內容推薦,急用戶之所急,使得平臺更加人性化、智能化。
2、打造平臺IP,發掘周邊衍生品
付費問答平臺在本質上與直播平臺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只不過壹個傳播的是視頻信息,壹個傳播的是語音、文字信息。直播平臺可以有IP,付費問答平臺自然也可以有。以語音、文字內容為噱頭打造平臺的IP,培養意見領袖,不僅為平臺增加了曝光率,還能提升平臺的影響力。
利用平臺的衍生力,將周邊產品融入大平臺之中,為用戶提供多重購物選擇,也為平臺未來成為聚合體而提供壹定的基礎支撐,進壹步提升平臺的盈利能力。
筆者認為付費問答平臺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如今用戶將大多數時間消耗在上網,碎片化時間有很大的運作機會。分答們在深耕自身平臺,發展業務,提升用戶量的同時,還要積極進行周邊衍生品的發掘,利用好壹切可利用的資源,時刻準備好等待行業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