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精彩山東征文
精彩山東,輝煌30年:30年民生看變遷 科學發展民生為先。改革開放30年,是山東人民得到發展實惠最多的歷史時期,隨著山東經濟綜合實力大為增強,城鄉居民生活逐步由貧困、溫飽走向富裕的小康,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提高。同時,隨著政府公***職能的強化,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民生新藍圖,正在齊魯大地蓬勃展開。請聽錄音報道:30年民生看變遷。山東臺記者趙璇采制。 今年56歲的李大媽,退休前是濟南市二輕局下屬壹家企業的普通職工。30年前,李大媽還是廠裏的壹名學徒工。回憶當時的生活,她很有感觸: “78年,那時候收入低,收入太低了,那時候生活很困難,(壹個月)32塊錢,反正得算計著花,兩個人的工資算計算計著到不了月底就沒錢了,現在比30年前是好啊。” 說到30年來生活的變化,李大媽給我們算了這樣壹筆賬。30年前,李大媽的月工資是32塊錢,當時全家的收入也不過60塊錢左右,壹家三口除了買些生活必需品,壹個月下來幾乎剩不下什麽。現在生活好了,李大媽退休前的工資已經較30年前翻了30多倍,除去正常生活開銷,還能有不少結余。 李大媽的生活變化,是山東人民從貧困、溫飽走向富裕的壹個生動縮影。經過三十年的發展,全省城鄉居民收入不斷增加。2007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4265元和4985元,依次為1978年的36.5倍和43.5倍。 與收入增長的同時,是城鄉居民消費能力的不斷增強。在最能體現消費水平的恩格爾系數看,城、鄉居民食品消費占消費支出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61.3%和61.5%降至32.9%和37.8%。如今,人們的主要消費,已由改革開放初期的"自行車、手表、縫紉機",到中期的"摩托車、電冰箱、洗衣機",再到目前的"電腦、汽車、商品房",城鄉居民生活步入到較寬裕的小康水平,並正向富裕社會穩步前行。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緣於山東經濟綜合實力的大為增強。三十年來,全省改革開放取得了輝煌的成就,2007年實現GDP達到25965.9億元,為1978年的115.2倍,年均增長12.1%。正是這種飛速發展,讓人們從改革開放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實惠",也為民生保障打下了堅實基礎。 濟南市歷城區西營鎮中心學校學生宋萍今年高高興興地順利升入了九年級,就在去年,因為家裏的生活實在困難,小宋萍曾壹度面臨輟學: “因為父母家裏生活條件很困難,如果交學雜費我可能會面臨輟學的情況。” 為讓所有的貧困孩子上得起學,2007年,山東全部免除了938萬城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這讓許許多多困難家庭歡欣鼓舞: “高興,那是高興,省錢了,咱掙個錢不易,挺有用的,是壹家人生活夠半個多月的生活。” 隨著義務教育提前全國壹年實現全免費教育,我省的義務教育入學率逐年提高。從1978年到2007年30年間,全省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從96.6%提高到99.9%,輟學現象基本消除,基本實現了學齡人口全部入學的目標。 學有所教的同時,人民群眾也***享著病有所醫給他們帶來的實惠。煙臺市福山區農民孫茂安壹直忘不了生命中的那道"坎"。2007年初,患胃病多年的他終於有信心走進了醫院,孫茂安要進行的是胃部切除手術,需要3萬元的住院費,高額的醫藥費讓這個普通的農民家庭不敢問津手術,是18000元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2006年,福山區成為全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縣時,孫茂安就和老伴商量,作為全村第壹批農戶交上了10元的費用: “我這十塊錢,換回壹萬多塊錢的救命錢,感謝黨的好政策。” 2005年,全省114個縣(市、區)進行了由政府組織、引導和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濟制度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建立,改變了幾十年來農民看不起病的狀況。2007年,全省134個有農業人口的縣(市、區)全部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前全國壹年實現新農合全覆蓋,參合農民達到6002.6萬,參合率達90.3%,為6571.4萬人次參合農民補償醫藥費用27.5億元。 像對教育、衛生事業的巨大傾斜壹樣,近些年來,在我省政策取向上,都鮮明地烙上了"民生"的印記。 就業是民生之本。2003年以來,全省新增城鎮就業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連續四年實現"雙過百萬"。城鎮登記失業率自2003年以來持續下降,2007年降至3.21%。 住房難壹直是社會熱點問題。隨著各級政府加快完善住房保障體系、推進廉租住房建設、改進和規範經濟適用房制度。我省城、鄉人均住房建築和生活面積分別由改革開放初期的5.4平方米和10.0平方米增加到29.8平方米和31.7平方米,分別擴大5.5倍和3.2倍。 新時期,我省逐步建立健全了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實現了城市低保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農村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00元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保障範圍,保障人數達到175萬人。社會保障覆蓋範圍不斷擴大,農民工參加工傷、醫療保險人數從無到有,分別達到160.9萬人和167.1萬人。 科學發展民生為先。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山東各級黨委政府正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標的要求,更加以人為本,全面構畫民生新藍圖,9000萬山東人民迎來的將是更加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