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假如取消了股指期貨會怎樣

假如取消了股指期貨會怎樣

那麽,如果真的取消股指期貨,股市又可能出現哪些變化呢?

變化之壹:機構大戶拋售股票

股指期貨最重要的功能就是為企業和機構大戶套期保值對沖風險。三大股指期貨的套保頭寸,對應著企業和機構大戶在股市持有同等市值的股票額度。

在這種背景下,當股市下跌時,企業和機構大戶就可以持股不動,依靠股指期貨空單的獲利,來對沖手中股票下跌的虧損。壹旦股指期貨被取消,股市下跌時,哪怕是只跌壹個點,企業和機構大戶們也會縮水成百上千萬。於是他們就不得不拋出手中的股票。這時候股市還會不會上漲?恐怕不太樂觀。例如股災期間,為了維穩A股限制期指空單時,現貨市場壹些活躍資金因對沖手段不足,難免會減少股票操作甚至退場。

變化之二:期現套利銷聲匿跡

但凡股市與期貨市場的成交價格出現較大的偏離——無論期貨價格高於現貨價格還是現貨價格高於期貨價格,馬上就會有套利盤湧入,賣出價高的品種,同時買入價低的品種。這種無風險期現套利的客觀效果,就是讓出現異常的期現貨價差很快恢復正常,有效沖銷可能擾亂市場甚至跨市場操縱的行為。取消股指期貨後,期現套利這壹市場功能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變化之三:外資QFII望而卻步

按照國際慣例,各國市場在引進外資時,都要嚴格限制其投機和市場操縱行為,同時保障其合理的投資收益。我國規定合格的境外投資機構QFII要以套期保值方式進入股市,以規範操作並對沖風險。如果QFII既不能套期保值又不允許大規模套現所持股票,那就只剩下做股市下跌時“讓中國股民先走”,自己最後撤退的“活雷鋒”。這樣的“雷鋒”有多少?恐怕也是個謎。

變化之四:離岸期指乘機火爆

離岸期指大概是新加坡最成功的金融創新之壹。1986年9月,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推出了日經225指數期貨。由於當時日本法律禁止證券交易者投資股指期貨,美國和歐洲的機構投資者便紛紛利用新加坡的日經225股指期貨合約對其投資日本股票進行套期保值。兩年後大阪證券交易所才終於推出了自己的日經225指數期貨。緊接著1998年9至11月,嘗夠甜頭的新加坡乘勝追擊,又先後推出新加坡、道瓊斯馬來西亞、道瓊斯泰國、MSCI香港和MSCI臺證等股指期貨。2006年9月5日,新加坡搶先推出A50股指期貨,其50只成份股全是滬深300指數中的核心資源。依靠這些離岸期指產品,新加坡衍生品交易的80%以上來自於本土以外的國際投資者。

中國如取消股指期貨,對於新加坡以及同樣擁有A股股指期貨的美國芝加哥商業交易所、文萊國際交易所等來說,無疑是“天上掉餡餅”。因為相當壹大批原來在中國的A股股指期貨交易者將不得不轉戰離岸市場。至於這些資金到了境外是否會自覺地只做多,限制做空A股股指期貨?恐怕所在國的監管機構不會以“維穩中國股市”為己任。

目前全球***有37個國家和地區推出了超過200個股指期貨品種,但尚未聽說有哪個國家股指期貨被取消。美國三大指數期貨因觸發熔斷機制而暫停,中國正在學習和借鑒國外的成功經驗。A股今年7月8日有1400余只股票停牌,同時還有近千只股票因“找不到停牌理由”而不得不繼續跌停。可見設立市場化的科學的熔斷規則,以限制過度投機和熔斷暫停來應對異常波動,將成為期現兩市眾望所歸的常態化避險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