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林海英

林海英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出生於日本大阪,臺灣苗栗縣頭份鎮人,祖籍廣東蕉嶺,臺灣著名作家。曾擔任“世界日報”實習記者,主持《聯合報》副刊10年。壹生創作了多篇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集,銷量十分可觀。其中小說《城南舊事》(1960年)最為著名。她所創立的純文學出版社(1968-1995)堪稱中國第壹個文學專業出版社,曾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

中文名

林海音

國籍

中國

出生地

日本大阪

出生日期

1918年3月18日

逝世日期

2001年12月1日

人物生平

191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絹笠町回生醫院。

1921年,隨著父母遷居北京,童年在

1935年在北平擔任世界日報做記者

古城北京度過,這裏的壹物壹景深深地絡印在她的心上,成為她臺灣之外的另壹個精神上的故鄉。著名代表作《城南舊事》正是林海音以其溫婉的文筆所書寫出屬於她北京童年的似水年華。

林海音的成長歲月與大半20世紀50年代作家相同,都經過舊時代的交替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熏陶。16歲考入北平新聞專科學校,在學期間壹邊讀書壹邊當實習記者,19歲畢業即任“世界日報”記者、編輯,主跑婦女新聞。而林海音也因為工作之故,認識了壹生的伴侶夏承楹。兩人於1939年5月13日在北平協和醫院禮堂結婚,為當時北平文化界盛事。婚後住進夏家永光寺街的大家庭。

1948年,三十歲回到臺灣,並開始發表文學創作。

1953年,受聘於

林海音與羅蘭、潘人木等六位女作家合影

《聯合報》副刊,她擔任“聯副”主編(1953-1963)時期,以敏銳的文學觸感發掘相當多的人才,且重視臺灣本土的作家,如林懷民、黃春明、鄭清文、鐘理和等。除外,並且鼓勵日據時代停筆的老作家,例如楊逵、鐘肇政、文心、陳火泉、施翠峰等再出發,是推動臺灣文學的重要推手。

林海音本人的創作豐收期,在20世紀50年代後期,總***寫了四部長篇小說:《曉雲》《城南舊事》《春風》《孟珠的旅程》,和三本短篇小說集:《綠藻與鹹蛋》《婚姻的故事》《燭芯》,產量十分可觀。

1963年,因故離開主編十年的聯副,但這樣的挫折並未打擊到她。

1968年,她和幾位朋友合辦了壹份文學雜誌《純文學月刊》。編這份雜誌時,她曾親筆發出了壹百多封信,向編報時所擁有的基本作者邀稿,她的熱情和真誠感動了好多人。《純文學月刊》得到好評,產生了不少佳作。而她所創立的純文學出版社(1968-1995)堪稱中國第

林海音的作品《城南舊事》封面

壹個文學專業出版社,曾出版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書,如彭歌譯的《改變歷史的書》,子敏的散文集《小太陽》《和諧人生》,長篇小說《藍與黑》《滾滾遼河》等都歷久不衰。林海音夫婿何凡撰寫《玻璃墊上》專欄超過三十年(1953-1984),仿佛是壹部臺灣社會發展史,純文學特將這些珍貴的資料出版《何凡文集》,這套書並榮獲圖書主編金鼎獎。

1990年,林海音回到闊別了四十壹年半的北京,並成為兩岸文學交流的重要橋梁。她寄出全套的純文學叢書和純文學月刊給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還號召臺灣出版界大量捐書以充實臺灣文庫;她又擔任《當代臺灣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顧問,完整介紹臺灣作家作品。林海音的文學成就也獲得中國大陸文學界的重視,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曾於1997年以及2000年舉辦“林海音作品研討會”。

人物年表

1918年

農歷三月十八日出生於日本大阪絹笠町回生醫院。父林煥文,臺灣苗栗頭份人,祖籍廣東蕉嶺;母林黃愛珍,臺灣板橋人。

1921年

隨父母返回臺灣,在頭份及板橋居住。二妹秀英出生。

1923年

隨父母到北京,定居南城。三妹燕珠出生。

1925年

進入廠甸師大第壹附小就讀。弟弟燕生出生。

展開全部

社會評價

評論選摘

1、……然而,林海英的作品,顯得特別,有其特質和與眾不同的風格,是由於她更固執地把題材只限囿於女人身上,以女人的心眼和細致的觀察來塑成壹個世界;時代的推移,社會的蛻變,世事的滄桑,皆透過女人的心身來尋覓表現。可以說,她筆下的女人幾乎沒有壹個是善終的;這意思是說,她所描寫的女人皆嘗過失望,愛情的挫折,大都是不幸的。沒有壹個女人得到真正的幸福,雖然這些女人並不缺乏生活上的歡樂或賴以生存的愛情,但她們仍是不幸的壹群。不過,幸福是什麽?它在那兒?幸福不過是虛渺的幻覺?抑或壹只青鳥?這是頗值得思索的。然而,以世俗的觀點來說,林海音所雕塑的女人映像,皆面帶憂戚,在酸苦的不幸中翻滾的女人;好似圍繞她們周圍的,命運造成的冰壁,冷森又殘酷,顯然她們是壹群被虐待者。(文選自《葉石濤:林海音論,《臺灣文藝》5:18》)

2、林海英擅長於表現“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新舊交替時代女性的愛情婚姻問題。她的筆,近乎固執地遊戈於這壹領域,不斷地挖掘、探索、思考,努力地從愛情和婚姻這壹面古老的鏡子裏,反映歷史的變遷與時代風雲的起落,或正面、或側面地映現出清末民初直到抗戰以後中國社會的風貌,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