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網球運動的發展及其影響
網球運動管理中心 江秀雲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對21世紀中國體育事業的發 展提出了新的挑戰。作為我國體育運動重要組成部分的網球運動項目,如何加快研究制訂面 向21世紀的發展戰略和對策,將直接關系網球項目水平的總體發展和奮鬥目標的實現。本文 僅就這壹課題作壹初步探討。
壹、我國網球運動的現狀?
網球運動起源於12~13世紀,1875年開始制訂比賽規則,1912年成立國際網聯。據史料記載 ,1894年在希臘舉行的首屆現代奧運會,網球即是唯壹被列入正式比賽的球類項目。後來由 於國際網聯和國際奧委會在職業、業余運動員的理解上發生分歧,從第9屆~22屆奧運會網 球項目被取消。23屆奧運會開始列入表演項目,24屆奧運會又正式列為比賽項目。當今世界 網球發展趨勢是高度的職業化,誘人的商業化,廣泛的國際化和科學的電腦記錄排名方法。 ?
網球運動於19世紀後期傳入我國,開始只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教會中開展,後發展到 教會學校。但始終在少數人中開展。新中國成立後,在中央和地方各級領導的關懷下,我國 的網球運動逐漸發展。80年代以來,我國網球運動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相繼在第10~ 第13屆亞運會上獲得多項亞洲冠軍。1997年隨著原國家體委的體制改革進程,成立了網球運 動管理中心。根據1999年註冊統計,全國目前***有24支隊伍,353名專業網球運動員,95名 專業教練員。目前女子項目水平高於男子,李芳已進入世界職業網球系列,1998年國際排名 最好曾進入前50位。除此之外,無論男女隊都有壹批優秀苗子。
二、提高我國網球運動競技水平的對策?
網球運動要發展、要提高,就必須打破現有的發展模式,從戰略思想的高度,緊緊圍繞網球 運動自身發展的規律,結合我國現狀,認真研究項目發展的對策,這是我們進壹步發展網球 運動的關鍵。
壹選準項目突破口?
為使網球運動在奧運會上實現獎牌“零”的突破,我們必須采取重點人,重點項目,重點突 破的辦法,選準項目突破口。?
目前,我國女子項目進世界排名前200位左右的有3人。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年輕優秀苗子。 男子世界排名在700位左右,水平明顯低於女子。為此可選擇女子項目和女子雙打項目作為 重點突破。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因素:?
1?與國際選手相比,易於組織最佳搭檔和***同訓練。國外運動員多是以個人、家庭為單位 參賽,他們是以提高個人國際排名為最高目標。因此雙打往往不被人重視。恰恰相反,我們 可充分利用舉國體制的優越性,全國壹盤棋,***同完成奧運爭光計劃。?
2?把雙打作為重要項目來突破,既是戰略上完成奧運爭光計劃的需要,同時也是我國目前 網球技戰術水平進壹步發展的需要。因為抓雙打項目,首先要解決發球、上網技術,這正是 我國技戰術的弱點。為此通過抓雙打水平的提高,將會大大促進目前我國網球技戰術總體實 力的提高。
二拓寬優秀人才培養渠道?
人才、競爭環境、教學水平是反映網球發展的三大要素,其中人才是主導。據統計,美國的 網球人口占全國人口的1/14,有兩千多萬人打網球,其中少年兒童占40%以上;德國有10多 萬14~18歲的青少年到網球協會登記註冊;瑞典青少年網球選手有5萬余人……。相比之下 ,我國網球隊伍和網球人口比例則十分薄弱。目前我國專業網球運動員只有300多人,12歲 以下少兒網球人口不足500人。總結我國網球長期處於落後的原因,追根溯源,在諸多因素 中,普及不夠和壹直限於狹窄模式的發展狀況無疑是關鍵所在。因此,如何拓寬網球運動優 秀後備人才的培養途徑已成為我國網球運動發展的新課題。?
拓寬網球運動優秀後備人才培養的途徑需要重點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1?廣泛建立多種形式的網球培訓機構?
目前,我國青少年網球運動員主要集中在省、市體委體工隊20多個和少數業余體校十幾 個訓練。由於受教學條件的限制,這些單位大量的接受少年兒童進行正規網球訓練的可能 性不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根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大量建立有利於調動各方積極性, 有利於網球運動發展,多種形式並存的網球培訓機構。網球培訓機構按出資方的性質可以分 為:?
(1)國家辦的青少年網球培訓機構;?
(2)社會辦的青少年網球培訓機構;?
(3)個人辦的青少年網球培訓機構;?
(4)聯辦的青少年網球培訓機構。?
培訓機構的組織形式可分為:?
(1)青少年網球學校;?
(2)青少年網球俱樂部;?
(3)業余體校青少年網球隊;?
(4)省、市專業青少年網球隊;?
(5)體育院系青少年網球隊。?
2?擴大教練員的數量,提高教練員質量,是進壹步拓寬優秀人才培養渠道的關鍵 ?
根據1999年教練註冊統計,目前我國從事網球教學的專業教練員***95人,從事青少年網球教 學的專業教練人數更是寥寥無幾。即便是壹些省市體委在編制經費都具備的條件下,也是由 於教練人才的缺乏而無法建隊。面對逐漸擴大的網球市場,教練人才的供需矛盾日漸突出。 加之對近幾年社會上越來越活躍的“陪打族”缺乏管理,對專業教練形成的沖擊等等因素, 都將嚴重制約中國網球運動的發展。?
為此應該盡快地根據市場需求,建立壹套從事網球教學的教練員培訓體系:?
(1)充分利用大專院校有利條件,引進市場機制,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為壹切有誌 於網球教學的人員,提供接受培訓的條件和機會。?
(2)利用國際網聯ITF的合作計劃,引進國外先進的教練培養體系,擴大和規範網球教練員的 培訓制度。?
(3)逐漸落實網球教練員上崗證制度,加強考核和技術等級晉升制度,建立不斷提高業務能 力和執教水平的激勵機制。?
(4)進壹步完善網球教學大綱,加強科研,制定關於青少年網球運動科學訓練的指導性文件 ,改革競賽辦法,促進網球運動員成才率的提高。
三加速競賽制度的改革?
1?學習、掌握國外先進的競賽辦法,是進壹步推進我國競賽制度改革的基礎?
國際網球比賽,是緊緊圍繞電腦記分排名而安排的。從1990年開始,網球的電腦排名采用的 是52周內14項最佳的比賽體系,每名運動員每次比賽所獲得分數和擊敗比自己排名高選手的 獎勵分之和,累計到總分之中,決定其排名的變化。這種辦法其壹是鼓勵運動員參加比賽; 其二是鼓勵運動員向比自己水平高的選手發起沖擊。為適應這種競賽辦法,壹個優秀網球運 動員每年至少要參加50場左右比賽,而國際上每年的網球賽事多達800多場,幾乎每周在世 界各地都有同等級別或不同級別的比賽供各類運動員選擇。研究掌握國際排名記分辦法,針 對自身水平合理選擇國際比賽,是我國運動員走向世界的第壹步。
2?結合實際,改革我國現有的競賽辦法?
與國際上繁多的網球賽事相比,受經費等因素影響,我國目前每年成年男女各7項比賽,比 賽結果也有排名序列分。但與國際比賽排名分尚未接軌,采取的是雙軌制。盡管這也是許多 網球發展中國家采用的辦法,但是最終我們是要消滅國內排名。其辦法是在國內舉辦各類級 別的國際比賽,使國內賽事完全與國際賽事接軌。?
結合我國運動水平的實際情況可分別在男女項目上實行不同的競賽體制改革。?
(1)男子項目目前水平尚低,可在國內推行俱樂部賽制,開拓網球市場,探索經驗,同時也 增加運動員比賽機會,解決賽練結合問題,通過俱樂部主客場賽,進壹步促進整體實力的發 展。?
(2)女子項目自身水平高於男子,可學習借鑒國外發達國家開始發展時的辦法。?
在國內每年承辦相當數量的國際比賽,其目的壹方面是解決出國經費緊張,不出國門打國際 比賽,提高國際排名分;另壹方面引入競爭機制,有更多國外選手參賽,改變技術打法上的 單壹局面。使更多的女選手有機會參加國際比賽,爭取國際分,為我國優秀選手脫穎而出創 造條件、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