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槍管為什麽不能鑄造,而非要用鐵棒鉆的?

槍管為什麽不能鑄造,而非要用鐵棒鉆的?

槍管是槍械的核心零件之壹,通常是以耐熱不易變型的金屬管打造而成。當子彈被擊發時,火藥爆炸產生的膨脹氣體推動子彈通過槍管,以高速射出槍外。

在古代,槍管是被鑄造出來的。當時人們覺得鑄造是最好的方法,但很快就發現,鑄造的槍管普遍偏厚,槍頭重,射擊時會嚴重影響到槍的精準度。而且鑄造工藝在冷卻時,非常容易產生氣泡,很難做到槍管內膛表面光滑。

槍管作為槍械的重要部位,也是整槍工作環境最惡劣,機械性能要求最高的部位,經常要在高溫高壓環境下工作。這種條件下,對於槍管的結構強度要求很嚴格。如果質量不達標,不僅影響射擊的精準度,可能還會出現炸膛的情況。壹根槍管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了此槍的使用壽命和性能,因此槍管的加工工藝也變得尤為重要。

槍支在射擊時,槍管內部要承受幾百兆帕的壓強,相當於幾千個大氣壓。也就是說,在槍管內部,每平方厘米要承受幾千公斤的壓力。國產小口徑步槍彈的膛壓大概在280-290兆帕,而北約小口徑步槍彈的膛壓要達到350兆帕以上。

槍管用的鐵棒不是普通鐵棒,叫做槍管毛坯。槍坯在鋼鐵廠鑄造成型,再經過機床切削成合金棒後,就可以運送至造槍廠,槍廠根據生產的槍型把合金棒加工成設計的外形,隨後開始鉆孔,此時的合金棒就成為“無縫鋼管”,接著就是造槍的核心技術——拉膛線,最後完成渡漆,壹支槍管就此誕生。

制造優質合金槍坯所需材料是很難搞到的,1890年漢陽兵工廠生產的第壹批200支漢陽造,所使用的槍坯就是高價從日本進口的;俄羅斯高精度狙擊步槍T5000所使用的槍坯是從美國進口的。(生產T5000的ORSIS步槍公司是民企,所以不在西方國家限制範圍)

槍械進入到膛線時代和口徑制式化之後,槍管的內部變得很復雜,並且子彈發射藥的能量釋放也成倍的提高(現代子彈的發射藥是采用的硝化棉+硝化甘油雙基發射藥),這就需要槍管有非常高的強度(硬度和韌性),而使用鑄造方式基本上不可能制造出來合格的槍管。

槍管制造不能使用常規的鑄造方法,因為常規鑄造方法是使用模具澆灌出來的,而這樣打造出來的槍支在硬度和韌性上是比較差的,所以槍管為了保證質量,必須使用冷鍛的方法進行制造。

冷鍛壹般是用鉆頭鉆出來的,這種技術制造的槍管可以承受連續射擊時產生的巨大沖擊力,可以更好的保證射擊的精準度。冷鍛技術對於槍支的安全性和射擊精準度都是壹次技術上的巨大進步,也正是如此冷鍛技術被世界各國廣泛應用於槍管的制造中。

目前大部分突擊步槍、輕機槍和手槍的槍管都是由冷鍛機敲打出來的。這個設備外表不起眼,但是技術等級很高,需要有非常好的控制才行,捶打和旋轉要均勻同步,如果錘頭速度不壹致,就會將槍管打變形,形不成規則的圓形。

槍管的生產制造流程:槍坯在鋼鐵廠鑄造鍛打成棒材,去除內部的氣孔,然後送到兵工廠進行後續加工。兵工廠收到鋼棒料後切割成段,去除缺陷多的外皮,然後用深孔鉆在鋼棒中心打出通孔。

再使用壹根與膛線壹樣紋路的鋼質內芯穿過去,然後壹頭卡在冷鍛機的卡盤上,由四個黃銅制成的錘頭,在冷鍛機卡頭慢速旋轉下均勻的敲打毛坯,使其拉長。最後槍管還需要打磨拋光內外表面,進行鍍鉻等表面處理,才能達到使用要求。

這樣加工出來的槍管,不僅內壁光潔,尺寸壹致,膛線均勻,還具有極高的整體機械強度和表面硬度,適當的表面粗糙度和膛線深度纏距,才能充分起到控制子彈旋轉和射出方向,提高射擊精度的作用。

總之,現代槍械制造貌似簡單,實際上需要完備的大工業基礎去支持,全世界可以制造槍械的國家仍然是少數工業強國,生產廠家也都是有著百年歷史的知名企業,其它國家要想大規模制造性能穩定,質量優良的槍械要經歷漫長的過程,尤為需要我們常說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