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布力到底有幾個滑雪場阿
先說陽光。
陽光度假村的前身是風車山莊,作為國內首家商業滑雪場在八九十年代可謂是占盡了風光,當時“亞布力滑雪去”的廣告在南方鋪天蓋地,那幾年亞布力人可謂賺的按盆滿缽。
然後1994年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投資了3個億,建設了第三屆亞冬會所需的接待場所,但就像大部分為了賽事而搞的投資壹樣,亞冬會已過,基礎建設投資過大,滑雪人數較少,企業經營陷入低迷。
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耗到了2006年,實在耗不起了,和西域置業壹起邀請了香港的新濠集團收購了風車山莊並出資12億再建設基礎設施,作為2009年大冬會的接待場所,這時候就改頭換面叫陽光了。
然後和上次壹樣,大冬會過後,又撲街了。當時陽光負債8個億,銀行貸款4個億,每年光利息就3700萬元,可當時的中國滑雪市場才多大,所以滿打滿算賺的錢也不夠付利息的,每年能虧7000多萬,撲街撲的非常徹底。
那新濠為什麽要投資呢,新濠是澳門賭王何鴻燊的企業,其實人家是不在乎這些錢的,有壹個說法是當時投資陽關是想在雪山上做內地首個賭場,又偏遠又隱蔽,還能滑雪,妥妥的富人好去處,可惜這個口子沒撕開,不過貌似新濠確實沒太在乎這事兒。
然後2009年之後的陽關有多慘呢,2010年初的時候,銀行甚至將陽光停業結算了,當時開業偷著開,收錢只能收現金,地中海交付的幾百萬租金進賬了就直接被銀行截走,工資開著都費事。
這個時候中誠信出現了。實在點說,中誠信是沖著占大便宜來的。
中誠信是2010年開始投資的,總***投了多少呢,2.9億元現金,其中2.7億用來償還部分債務及利息,2000萬用來做酒店翻修基礎設施。可即便這樣陽光還有4億的負債,每年還是有200萬的利息要償還,但不管怎麽說沒破產。
那麽中誠信這些錢換了多少股份呢?控股,35%的股份,陽光最大股東,新濠現在是28%,還有8%的陳東升個人股份。(2008年新濠在的時候陽光在加拿大多倫多證券交易所上市。)
所以說,中誠信2010年開始入股,當時以為的是撿了個大便宜,沒想到入了個大坑。
商人麽,如果沒有好處中誠信當時不會來,所以,毛在視頻裏說的壹年壹個億,投資亞布力二十二年,壹心為了區域發展,都是瞎扯淡。
然後說陽光在亞布力的經營情況。
幾輪投資下來陽光在亞布力有多大的地呢,三鍋盔的整個雪山就不說了,從雪山腳下開始往亞布力鎮方向延伸,3、4公裏左右的範圍,還是陽光的地盤,可以說,亞布力度假區最黃金的地段大半都在陽光手裏。
但剛也說了,陽光窮啊,十幾年多去了投資建設開發的還是滑雪場那壹點點地,剩下大面積的荒著,投不起,也不願意便宜賣。
那麽滑雪場那壹點點地有沒有好好經營呢,實話說,經營的挺爛的,東北差的不光是投資環境,還有人文環境。
除了主要高層員工大部分都是當地小鎮的,教練基本都是周圍村莊農民,冬天農閑出來做教練,素質怎麽樣顯而易見,最主要的是從上到下全部都在占單位便宜,倒票、拼縫的現象在這種地方用猖獗兩個字形容都算輕的,公司的應有收入有不小壹部分都進了員工的兜。
據我所知陽光的前任滑雪學校校長每天利用系統漏洞能倒出去的雪卡有百十來張,錢都跟自己的小團隊分了,也是因為這個被撤了校長職務,不過人沒走,現在還在陽光的其他部門做主管。
他的下壹任校長就體現了東北人文環境的另壹個缺點,拉關系,任人為親。北京的高層來陽光每次都會好酒好肉的盛情款待,壹眾女教練陪吃陪喝全程跟著。
後來的這壹位校長本來是壹個教練,但酒桌上特別厲害,再加上年輕漂亮,和幾任高層私交都甚密,於是短期之內壹路高升,現在好像從校長又升到別的職務去了。
這兩個陽光員工的經理只是陽光經營情況的壹個側面反映,但也足以說明壹定問題了。
陽光的經營從根上就出了問題,用人不靠實力說話,靠關系上位的反倒擠兌有能力的,很多陽光不錯的老員工陸陸續續都走了,今年主要崗位負責人壹水的都是小年輕新面孔。
怎麽形容他們呢,上進心極強,但不穩重,削尖了頭想晉升,但沒經驗,說白了太功利。
最好的例子是今年陽光雪道造好雪比往年晚了半個月,雪道狀況非常不好,就這樣還把滑雪發燒友原有的福利該砍的砍,該收的收,擠兌的不像樣子,完全不在意這些常年在陽光滑雪的老顧客的感受。
原來刷卡上纜車,今年搞了個虹膜識別,大冬天的每次摘了雪鏡摘眼鏡,睫毛上霜還識別不出來,壹隊人在冬天的寒風裏站著等識別,著實有點弱智。
怕偷上纜車指紋不行嗎?況且即便這樣也攔不住沒雪卡上纜車的,說句實在的,看纜車的工人都私自往裏放人,不治本光外部圍堵真的壹點用也沒有。
總之陽光這幾年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明智,傷透了滑雪發燒友的心。再說說亞布力這個地方。小小的壹片區域有著7家滑雪場,能想象嗎。
體委和陽光是兩家高山雪場,剩下的是初級雪場。雅旺斯酒店也是為了大冬會招商引資來的壹家企業,占據了亞布力黃金地段的另壹半,同樣賠錢,占了大片地卻沒錢投資開發,還是地都荒著 。
這些都是當初的政府規劃不好造成的,為了招商引資就大面積割地,完全不顧後續發展,自己的政績是有了,下壹任的麻煩跟我無關。
這還只是雪場的數量,還不包括各大中小酒店賓館,仔細查查,這片度假區可開發的空間真的不剩什麽了。曾經壹度我們都以為亞布力就會這麽慢慢的黃了。
可是張家口申冬奧成功了,壹時之間,滑雪場又成了炙手可熱的項目,大量的資金往雪圈湧,但有沒有來亞布力的呢,沒有,壹片沈寂。
恒大和萬科這類的大企業都來張望過,可是亞布力空白投資區域沒有,現有的收購全都壹屁股爛債,更何況還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
妳要全收購,要滿足大大小小十幾家的貪婪,妳要收壹家,還要等著剩下的那些家接著擠兌妳,這樣的地方,誰會來。
可是黑龍江政府不能等著這個地方黃啊,要不他們沒法跟上面交代,於是就出現了管委會。
終於開扒管委會這個地方了。管委會目前是歸黑龍江省森工總局直屬領導的,因為亞布力屬於林區,歸他們管開發建設都方便。
管委會本是政府部門,行使的應該是政府職能,但後來卻自己上手經營了。為什麽呢,因為剛說過了,這地方沒有大企業肯投資,等著招商引資成功黃花菜都涼了,難道等個十來年再升職麽,等不了。
所以管委會就集結了壹幫地方土財主,大家出錢搞建設。
成立了沒幾年,建了什麽呢,修路,搞夜間亮化,建夏季水上樂園,建山地自行車公園,建遊樂園,建熊貓館,建酒店,建溫泉,建民俗度假村,建三山聯網雪道……完完全全體現了中國基建狂魔的本質。
四年時間,切身體會,整個景區大變樣,比之前十幾年加起來的變化都大。
最神奇的壹點是什麽,是這些基建錢真的沒有大企業肯投,政府也不會劃撥的,但怎麽來的呢 ?
首先是跟銀行借,以政府項目為背書,借我錯不了;找小地主小包工頭沒錢先幹著,沒事,我是政府,肯定不能欠錢不還;找地方中小企業家投,妳看我們這個地方快發展起來了吧,有水上樂園還有遊樂園呢,原來冬季經營現在四季經營,以後肯定錯不了。
幾公裏長的壹段木質棧道,背後的“股東”就有好幾個包工頭。可以這麽說,建了這麽多東西,真沒有幾樣是先給錢再幹的,都是先幹完了錢過後再說。
那建設成本是有了,地哪兒來的呢,可用的空白區域用完了,其他地方怎麽辦,占。
前面說到了黃金地段都在別人手裏,不發展黃金地段發展哪兒,所以地是誰的先不管,直接開建。
這就有了管委會占用了陽光部分土地的說法。除了大搞基建,還什麽都管,三山要聯網,滑雪場要聯盟,酒店要協會制,市場得監督,定價我們說了算……
這裏得穿插壹段三山聯網和聯盟經營是什麽東西。
亞布力滑雪場所在的山是三座連體山峰,體委占了前兩個山頭,陽光占了第三個山頭,各自都不小,也不大,獨立經營。想去誰家滑就用誰家的雪卡。
政府想打造亞布力的整體品牌,就覺得這樣不行,單獨講體量太小,我們得合著做才行,於是就在山頭中間建設了連接雪道,這樣把三個山頭壹起經營,壹張卡就可以滑三個山,方便遊客也讓亞布力壹躍變成了中國最大的滑雪場。
於是不管三七二十壹先開建再說,可是什麽都建好了之後狗血的問題出現了,陽光不同意。體委好說,他歸體育局管,大家都是政府部門,商量商量就過了。
陽光不幹,我經營的這麽好的壹家雪場和妳們不是壹個等級的(實話說也確實陽光的雪道最豐富產品最好),三山聯網可以,但分成上怎麽也談不妥,漫天要價,而且死活不肯取消自己單獨賣的卡。
最後達成的協議是什麽呢,陽光賣自己的卡,也賣三山的卡,自己賣的卡收入歸自己,三山賣的大家壹起分成,那體委也不幹了呀,我也得賣自己的卡才行。
大概價格是什麽樣,三山卡大概四千多,陽光卡不到三千,於是就有很多雪友為了便宜買陽光雪卡,但部分三山道照滑,因為現在雪道都連上了呀,拐個彎就過去了,也沒人能知道我卡不是三山的。
於是特別可笑的事情出現了,本來為了整個亞布力賣壹張雪卡,現在三個山頭有體委、陽光、管委會三家經營,三個山頭搞出了四五種組合卡。
滑雪場聯盟經營的本意是亞布力地區滑雪場形成壹個聯盟,大家統壹定價統壹標準,都漲價,把亞布力的品質做起來,不要都搞低價遊。
前十多年陽光壹直都在堅持做高山做品質,不搞低價滑雪,初級的旅行團不接。
但亞布力的其他滑雪場都在做初級雪場,成本低,不需要纜車,有個坡建點設備就能幹,接的都是南方旅遊團,幾十塊錢就能滑兩個小時,體驗完了拍拍屁股就走了,就當打出溜滑了。
滑雪掙不到什麽錢,靠其他,租雪服,請教練,教練要小費,推其他高額自費項目,收入基本都靠這些,可以說就是坑南方遊客的,但賺錢。陽光堅持了十幾年的品質,連年賠錢,終於在前兩年放棄了,也開始做初級雪場了。
政府想的是禁止這種低價遊,不然再幾年黑龍江的旅遊口碑就完了(其實現在就已經不怎麽樣了),亞布力就完全淪為低端產品了。
於是管委會又連唬帶蒙綁架著其他雪場加聯盟,我們壹起漲價做品質,把要小費什麽的行為都杜絕,妳不進聯盟我就查妳不讓妳開業,於是雪場都加入進來了。
但陽光還是不進。於是特別可笑的事情又出現了——去年冬天,聯盟集體定價漲價到底價70了,陽光收費50。自然而然旅行社把人都送到了陽光去。可笑麽,管委會挾持著壹大隊人讓陽光玩的團團轉。
當然後來管委會強制管理讓陽光也把費用漲到了70,但私底下看不到的賬面上,貌似還都是50出的。今年管委會在冬季開始之前就沖旅行社下手,逼他們站隊跟自己簽,於是在客源上掐緊了陽光,陽光今年終於聯盟了,今年雪場的集體定價多少呢,120。
又趕上了好年份,前兩年大幅度去南方各省推介宣傳,日韓出境遊掐的緊,貌似吉林那兒出了點什麽問題旅行社不去了,所以黑龍江的遊客數大幅上漲,亞布力遊客數比去年漲了30%,初級滑雪場聯盟的收入上漲了多少,80%不止,因為價格翻了塊壹倍。
妳說陽光占沒占到便宜呢,占到了;那為什麽還這樣呢,沒占夠。好像是談比例的時候還是有分歧,沒達到陽光的預期。
我說了是扒管委會的來著,怎麽好像還誇他麽似的了,不行,我得扒壹下。
貌似管委會身為政府是好事,甭管是出於什麽原因吧,是為了自己升職還是為了地域發展,但方向是對的,可是怎麽就最後讓陽光玩的團團轉呢。
這就是東北的地方政府部門現狀造成的。管委會的員工平均年齡不說四十也得有三十五吧,主要管理崗位的領導很少有本科畢業的,大家固執,講政治,私下裏也明爭暗鬥,東北人該有的思想壹樣不少,且根深蒂固。
管委會再上壹級的大領導實行鐵腕政治,妳能相信麽,在21世紀的中國現代社會,勞動法這麽健全的現代社會,管委會的所有員工沒假期,壹年365天沒假期,哪怕是春節,原有的假期工作有三薪嗎,沒有,能串休嗎,不能,請假 怎麽辦,扣工資。
聽起來都天方夜譚是不是,但它實實在在的發生在了東北的這個度假區裏。
員工有反抗嗎,在管委會剛成立的時候,大家還寫了聯名信,可是後來不知怎麽的就都被馴化了,大家現在還是壹年365天工作,連去勞動局投訴的都沒有。
所以有時候想想人類真是個神奇的東西。那這麽苛刻的工作工資高嗎,平均月薪2000-3000,別查多了0,是千沒錯,管委會在建設上極其舍得花錢,但在人力成本上極其吝嗇,夏天水上樂園下雨停業還得把工資扣出來,妳說奇葩不奇葩。
所以妳覺得這樣的薪資請來的是人才嗎?某種意義上來說也算是“人才”吧。
亞布力管委會就好像壹個小王國,大領導就是國王,他說什麽就是什麽 ,沒人敢跟他說個不字。這個地方工作不是工作,是幹活,妳幹活就行,別跟我說什麽妳不幹妳離職 。政府部門還會缺人麽,在東北,政府部門,或是和政府部門打交道的,依然是鐵飯碗好差事。
國王好像是個智能手機還玩不太轉的人,但365天工作,壹天就睡幾個小時,所以他要求管委會的所有人也得這樣。
有想法嗎,有;有魄力嗎,有;有手腕嗎,有。但嚴重和社會脫節,固步自封,還依然沿用地方老大那壹套。我說占地就占了,我說聯盟就聯了,我說幹就幹了,妳別管我怎麽幹。
所以視頻裏的事情會發生也就沒那麽難解釋了,似乎打壹開始就註定了的。
就是這麽樣的壹群人在勉強著經營著管委會下屬的資產好幾億的項目,壹群平均月薪幾千塊的人經營的怎麽樣可想而知,無休上班的狀態怎麽樣可想而知,有時候就很擔心,妳說費了好幾年心血建設起來的這些基礎設施如果經營不善最後都黃了可怎麽辦呢,沒辦法。
還是和前任壹樣,在任期間政績是我的,走了之後的爛攤子留給下任解決吧。
怎麽說呢,泛著壹股子透露著愚蠢的腐爛氣息。偶爾有兩個好人還在裏面掙紮著,也不知還在掙紮著什麽。
最後說回管委會和陽光的矛盾。
就是上面說的那些事導致兩家互相看不順眼,陽光嫌管委會什麽都管,管委會嫌陽光好話賴話說盡了也不聽,壹個就想賺錢滿足私欲,壹個就想妳先讓點成全我的政績,之間來來往往就發生了許多矛盾沖突點。
矛盾發展到這麽大是因為陽光處理不好和地方政府的關系。
之前說到了,大部分員工都是本地的,仗著上面有集團撐腰,也不把管委會放在眼裏,於是出現了上面說的那些耍的管委會團團轉的事兒,等到這幫年歲以高的人反應過來了就開始擠兌陽光,於是掐架升級。
最後讓我詫異的是竟然讓中誠信的董事長出頭來把矛盾推向了最高點。
說句實在話,毛振華是中誠信的董事長,不是亞布力陽光的執行管理人員,毛壹年能在亞布力的天數用手指頭就能數過來,大部分這裏發生的事情他都不在場,也就是說基本都是聽他的手下匯報的,居然就匯報出了這麽個結果。
這個從根裏在爛的陽光自己解決問題無能還把自家大佬拉下水,不可笑嗎?最後趾高氣昂的說了視頻裏那些還有點打臉的話,中誠信和毛振華真的就只有這點水平嗎?
企業家還真是逗。所以擔心毛振華的人其實擔心也沒用,他是被自家人給坑了的。投資大環境差是沒錯 ,可最可悲的在於不知不覺中同化發生的那麽自然,把自己也染了個透。
亞布力這小小的壹片地方發生的事就好像整個東北企業與政府間博弈的縮影,多真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