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學的文化傳統
追根溯源,“交通大學”校名最早出現於1920年12月,時交通部提議將主管四校合並籌組“交通大學”。1921年8月1日,交通大學合組成立。交通大學的締造者是中國著名“交通救國論”者、時任交通部總長的葉恭綽。
葉恭綽是孫中山實業救國的積極追隨者,提倡交通救國,重視實業教育。對於剛剛從閉關鎖國的天朝大夢中蘇醒過來的中國來說,以蒸汽機、電力為動力的現代交通是壹項嶄新的事業,急需實行新式教育,培養新式人才。葉恭綽能夠清醒地認識到交通與教育的關系,他曾言:“國家實力之展拓,以交通之發達為始基,而壹切事業之設施,尤以人才之適用為先著,是交通與教育二者,倚伏相同,關系至密”。
早在1918年,葉恭綽遠赴歐美、日本等國考察實業和文化教育。美國的實業教育、德國的職業教育、法國的分科設系,這些成功的教育典範使他感觸不已。他認識到學校的任務是要精研學術,培養人才,輔佐實業發展。反觀中國教育,學理與實用脫離,學非所用,教授方法亦不合世界潮流。在中外教育對比的反差中,革新交通教育的抱負在葉恭綽內心悄然萌發。
1920年8月,復任交通部總長,正準備施展交通救國的宏圖方略時,卻見到偌大的壹個交通部,僅有技正4人、技士10人。交通專才異常奇缺,促使他決心先調查交通教育的現狀。
當時,交通部下轄專門學校四所:上海、唐山各有工業專門學校壹所,北京有鐵路管理學校和郵電學校兩所。其中,上海辦校歷史悠久,規模較大,程度較高,學科也最多,有土木、電機、鐵道管理三個專業,學制均為四年。不過,葉恭綽有這樣壹個疑問:“各校歷史悠久,成績甚佳,尤其是上海、唐山兩校,程度已於歐美同類大學的壹、二年級相當,何以所出人才究不敷用?”心存疑惑,葉恭綽於是派員分赴各校,進行實地調查,發覺所屬學校存在著不少需要改進之處。組織管理上,四所學校散居各處,各自為政,缺乏明晰劃壹的組織系統;專業設置不合理,有的專業各校重復設置,有的專業各校都沒有,造成有限辦學資源的浪費;學科程度上,四校均為高等專門性質,實際程度卻不齊,上海、唐山兩校已經達到本科水平,然而從四校總體水平來看尚未達到大學本科水平,難以培養出高深技術人才;實習安排上,實習階段如何支配,與教學內容如何呼應,實習機關如何分派與管理,都需要有統壹機構進行調度。以上諸多弊端,阻礙著交通專才的培養。鑒於此,葉恭綽決心對交通教育進行根本的整頓。他接受交通部技正鐘秉峰(1911年該校電機科首屆畢業生)的建議,將四校合並,增加經費,改善管理,提升辦學層次,組成壹所培養高級交通工業專門人才的“交通大學”。
1920年12月,葉恭綽向國務院會議提交《閣議創辦交通大學提案文》,提議“擬以上海、唐山、北京四校,合並為交通大學。提案經國務會議討論,決議照辦。1920年12月21日,葉恭綽再向徐世昌大總統提交《統壹交通教育計劃呈文》,呈文提議,為統壹學制起見,將交通部部屬的4所學校“列為大學分科,而以大學總其成,名曰:交通大學。”呈文獲得總統批準。
12月底,交通大學籌備處成立,葉恭綽責成交通次長徐世章負責籌備事宜。次年1月,籌備處擬定出《交通大學大綱》,經葉恭綽呈準後正式公布。大綱***14章38節,第壹章第壹節規定:“本大學定名為交通大學。”
經過數月籌備,交通大學於1921年8月1日正式成立,對外稱交通大學,英文名稱是:Chiao Tung University,“交通大學”校名由此啟用。
交通大學2016年將迎來120周年華誕,海峽兩岸五所交通大學將***同開展120周年校慶紀念活動,合力打造“交通大學文化”。屆時中國郵政將發行《交通大學建校壹百二十周年》紀念郵票,壹套壹枚。 1926 年公布校徽(四十五齒)1926年1月23日,淩鴻勛校長通告公布校徽雲:“為通告事,校徽所以表揚學校性質,與精神關系至重。上年以本校校徽,亟應明定,曾經征求式樣,並交由教務會議推定委員會審查。茲經參照原式,重行指定,合亟公布,作為本校校徽。下學期起,壹律采用,特此通告。”
按校徽中心為鐵砧、鐵錘,砧上置中西書籍若幹冊,示工程教育工讀並重之意。砧座有阿拉伯數碼1896四字,示本校創辦之年份。用世界公歷者,取其便也。砧外為齒輪,外框象車輪,皆寓工程與交通之意。框與輪之間,上半題篆體“南洋大學”四字,下半題NANYANG UNIVERSITY英文字。全徽取義深遠,含意顯豁,允稱稱佳構。 1920 年代校徽(五十齒)中書“精勤敦篤,果毅忠恕”八字篆文校訓,而無鐵砧、鐵錘、鐵鏈、中西書籍及 1896 字樣,輪齒五十,且為尖齒,中西校名間無星號加以區隔,與後來校徽不同。 1930年代校徽(六十齒)
始以鐵砧、鐵錘、鐵鏈、中西書籍及1896字樣取代校訓,輪齒六十,平齒,其形從此成為定制。中文校名作楷書,英文校名為NANYANG UNIVERSITY,則與前後時期有別。 1940年代校徽(四十六齒)
中西校名同20年代,齒輪以內圖樣同30年代,齒輪四十六齒,則與其他校徽皆不相同。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 ) 1909年(宣統元年),學校頒布校訓及其解釋,校訓為四個字,即:勤,儉,敬,信。
1933年4月9日,交大三日刊社出版《國立交通大學工業鐵道展覽會特刊》(第11號)。在有關這次展覽會的新聞報道裏,提到文治堂講壇上懸掛的校訓,即:精勤,敦篤,果毅,忠恕。與宣統時代的校訓在表述上有了差別。遺憾的是,尚難確定這則校訓是什麽時候頒布的。
在1937年6月編印的《交通大學壹覽》上,人們看到新的校訓,即:精勤求學,敦篤勵誌,果毅力行,忠恕任事。將“1933年校訓”的4個詞語擴充為8個詞語,即增添了“求學,勵誌,力行,任事”4個詞語。這8個詞語既有獨立的思想內涵,又有著密切的聯系,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
精勤求學
精勤:指專心勤勉。《後漢書·馮勤傳》:“以圖議軍糧,在事精勤。遂見親識。”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術解》:“郗愔(yin)信道,甚精勤。”求學:求--探索,尋找;學--學問、學業。求學意為探求學問。《朱熹·中庸章句集註》於“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下註中引述“程子曰:五者廢其壹,非學也。”校訓旨在培養學生如何做學問,養成勤奮學習的品行,完善知識結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慎於思考,明辨是非;學無止境,終生不輟;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敦篤勵誌
敦篤:指敦厚篤實。《左傳·成公十三年》:“勤禮莫如致敬,盡力莫如敦篤。”敦厚:誠樸寬厚。《禮記·經解》:“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篤實:純厚樸實,忠誠老實,踏實實在。《易·大畜》:“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韓愈《獨孤府君墓誌銘》:“憲公躬孝、踐行、篤實,而辯於文。”勵誌:指集中心思致力於某種事業。班固《白虎通·諫諍》:“勵誌忘生,為君不避喪生。”《舊唐書·李渤傳》:“渤恥其家汙,堅苦不仕,勵誌於文學,隱於嵩山,以讀書業文為事。” 校訓旨在培養學生具有敦厚誠信的品德,吃苦耐勞、創新、實幹的社會責任感,成就大事的誌向。
果毅力行
果毅:指果敢堅毅。《書·泰誓下》:“爾眾士,其尚迪果毅,以登乃辟。”孔穎達疏:“果為果敢,毅為強決……皆言其心不猶豫也。”力行:壹是指竭力而行。孔傳:“行無法度,竭日不足,故曰力行。”二是指努力實踐。《禮記·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論語》:“言必信,行必果。”信--誠實,言之有實;果--必行。儒家認為篤誌力行、專心壹意地去實踐是與好學、知恥、誠實、守信相連的。校訓旨在培養學生果斷堅毅、言行壹致的品德,包括敢於改革創新,敢於拼搏,敢做敢為,戰勝困難,不怕曲折,鍥而不舍,紮紮實實,兢兢業業的事業心。
忠恕任事
忠恕:是儒家倫理道德的基本範疇。忠--盡心為人,盡力為人謀;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論語·裏仁》記載曾子評價孔子時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朱熹《集註》:“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程子曰:以己及物,仁也;推己及物,恕也,違道不遠是也。”忠恕是以待自己的態度對待人,是“仁”的具體運用,作為貫通孔子學說的核心內容,忠恕成為儒家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原則之壹。任事:有多種解釋,與校訓貼切的解釋有二:壹是稱職,勝任所擔當的職責;二是頂事、頂用。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造酒法:用黍米。曲壹鬥,殺米壹石。秫米令酒薄,不任事。”石聲漢註:“任事,頂事。”校訓旨在培養學生具有坦蕩胸懷,盡心為人、仁者愛人的品德,具有自信心、責任心、競爭力、團隊合作精神,樹立為“民族得中興”的人生觀、價值觀,以“為世界之光(為世界添光彩)”的業績來證明自己能夠勝任各種挑戰性的工作。
若從時間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可以看出,1933年校訓“精勤,敦篤,果毅,忠恕”立足於教導“如何做人”。1937年校訓在繼承1933年校訓“如何做人”的基礎上,提出“求學,勵誌,力行,任事”,增添了“如何做事”的內容。用稍後公布的《校歌》來註釋《校訓》,就是要求作為壹名交大人,做人永遠要謙虛勤勉,忠誠老實,果敢堅毅,寬厚愛人,心理健康,掌握與人相處的藝術;做事要永遠“求學”不止,追求“真理之花”、“性靈泉源”,煉就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通過不斷積累“實學”來“培國本”;要以“民族得中興”、“為世界之光”的遠大目標來“勵誌”,既有世界眼光、國際意識,又能辨別是非,保護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保持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以“青年之模楷”、“鼓舞群倫(群倫:同類)”、“英俊濟蹌,經營四方”的理念,在科學、藝術、實業等領域,以實幹、苦幹、巧幹的業績來身體“力行”與任事“。 交通大學自1896年創辦以來,受形勢變化與隸屬關系的影響,學校多次更名,因而歷史上也創作和吟唱過多首校歌。譬如,1897年有南洋公學師範院院歌--《警醒歌》,1909年有《郵傳部高等實業學堂校歌》,1915年有《南洋大學堂校歌》,1926年有《交通部南洋大學校歌》,抗日戰爭時期又創作了新的《國立交通大學校歌》。以上校歌,除1915年的校歌是對1909年的校歌歌詞稍作修改之外,還未出現過完全采用、傳唱前校歌的先例。 《國立交通大學校歌》“美哉吾校,真理之花,青年之模楷,邦國之榮華,校旗飄揚,與日俱長,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鼓舞群倫,啟發我睿智,激勵我熱忱,
英俊濟蹌,經營四方,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性靈泉源,科學之奧府,藝術之林園,
實業擴張,進步無疆,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美哉吾校,燦爛文明,實學培國本,民族得中興,
宇土茫茫,山高水長,為世界之光,為世界之光。” 《國立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院歌》 吳稚暉撰 翳唐山,靈秀鐘;我學院,聲譽隆。灌輸文化尚交通。 習礦冶,土木工,窺學術,貫西中,相期同造最高峰。 璨兮如金在熔,璀兮如玉相攻。桃濃李郁,廣座被春風。 宜誠篤,宜勤樸,基礎堅,事功崇。文軌車書郅大同。 璨兮如金在熔,璀兮如玉相攻。桃濃李郁,廣座被春風。 宜誠篤,宜勤樸,基礎堅,事功崇。文軌車書郅大同。《北平鐵道管理學院院歌》梁啟勛詞
平疇寥廓兮奠邦基,大陸關河萬裏。
農產富饒兮庶物繁,懋遷賴吾曹綜理。
樂同軌之相交織兮,馳驟遍中原大地。
河山險阻,關塞莊嚴,固吾圉,男兒事。
歡娛當此際,青梅竹馬,數年華遠大相期。
美哉我平院,山林隱城市,有珊瑚玉樹交枝。
美哉交大,筦國家流通之機;美哉交大,看縱橫宇內飛馳!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