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張是什麽意思 形容什麽樣的人
乖張的意思是形容人做事情不正規,不是很講究。形容偏執,不馴服,與眾不同的人。
乖張,拼音是:guāi zhāng。出自南朝·梁武帝《孝思賦》:“何在我而不爾,與二氣而乖張。”乖(拼音:guāi),是漢語通用規範壹級字。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說文》此字本義是背離,不協調統壹。引申指差別、不同。還可指乖僻、反常。
乖張的引證解釋:
1、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二十漸乖張,清溝映汙渠。”
2、《西遊記》第四壹回:“語言無遜讓,情意兩乖張。”
3、清·李漁《閑情偶寄·詞曲·音律》:“分得陰陽清楚,又與聲韻乖張。”
4、《魏書·蕭衍傳》:“景久攻未拔,而衍外援雖多,各各乖張,無有總制,更相妬忌,不肯奮擊。”
5、唐·吳融《富水驛東楹有人題詩》詩:“何事遽驚雲雨別,秦山楚水兩乖張。”
乖張參考例句:
1、他的性情乖張,暴躁易怒,大家都認為他很難溝通。
2、這乖張世界是那麽不成體統。
3、我不是不信妳,我是害怕乖張的命運。
4、我為自己的懷才不遇而感到傷悲,更為自己的命運乖張而悲哀。
5、聰明穎雋之士,或恃才兀傲,久而悖謬乖張,使人不敢向邇者,其勢可以乞食。
6、潦倒不通世務,愚頑怕讀文章;行為偏僻性乖張,那管世人誹謗。
7、作者不僅淋漓盡致地描繪了他們的日常生活和乖張行為,同時探幽索隱地敞開了他們混亂、迷茫、叛逆的情感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