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青年教師家教指導能力的相關文章
壹、加強學習交流
教師要想在新課程改革中搶占制高點,掌握主動權,必須領會課改精神,把握課改理念,更新教育觀念。然而,這些先進思想的習得主要是通過各種各樣的學習達成。為此,我們竭力為教師創設學習環境,提供學習條件和機會。
⒈豐富學習資源,滿足閱覽需求。
第壹,不斷充實圖書資料。盡管學校歷年來資金短缺,但仍在藏書量達上萬冊的基礎上,每年又以上千冊的數量遞增。每到征訂報刊雜誌之時,學校都廣泛征求教師意見,根據教師的意向選擇貼近教育教學的書刊;每月安排專人及時更新或增添閱覽室的各類書刊,為教師提供了豐富多彩的信息資源。為了促使教師養成閱讀習慣,在閱讀開始階段,學校制訂了相應的閱讀制度,作出必要的閱讀規定,並嚴格地組織實施,將執行情況納入教師每月考核之中。第二,創建電子閱覽室。隨著信息社會的來臨,我們越來越認識到借助計算機及其網絡系統實現教學過程優化與教師知識更新的完美結合是未來教育的基本特點。21世紀網絡閱讀便將成為教師獲取知識、進行教學和科研的重要手段之壹,培養教師網絡閱讀意識,實現網絡閱讀是當務之急的事情。面對這壹嚴峻的形勢,學校開源節流,創建了具有現代化氣息的電子閱覽室,教師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徜徉於信息海洋,足不出戶就能及時了解到各地各種課改新動態。
⒉組織教師培訓,學習課改精神。
要想提高教師教學能力,使教師盡快成為課改大潮中的弄潮兒,不但要豐富學習資源,還得聘請壹些有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課改專家和行家來校講學,以更新觀念提高素養。我校常利用周六下午休息時間,邀請教研部門領導來校作講座,請本校精通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教師講授現代教育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當然,學校在采取“請進來”的同時,還不忘讓教師“走出去”學習借鑒。學校經常選派骨幹教師到課改實驗學校參觀學習,看課改實踐課,聽經驗介紹,凡是外出學習考察的教師,不僅要寫好匯報材料和活動感想,還要在校內作輻射培訓,上輻射課,向其他教師傳遞新信息;選送青年教師參加課程改革通知培訓,使教師能夠站在高起點審視課程改革,將課改精神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將他山之石,為我所用,從而更好地指導課改實踐,提高自身能力。
⒊加強合作交流,促進能力提高。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與交流,這對於實施課改的教師來說同樣重要。華中師範大學郭元祥教授“不獨教而無友”的觀點,不就是側重強調教師間教學上合作交流嗎?為了幫助教師建立合作的***識,養成交流的習慣,我校加強了教師間的集體備課,相互聽課和***同議課,在校園中營造壹種善於合作交流的文化氛圍,使教師在相互學習分享經驗中,獲得***同提高。如:加強集體備課方面,學校按學科、年級分成多個備課組,每個備課組確定壹名領導教師,強調在教師獨立鉆研教材的基礎上,定時定點進行集體交流。每次集體備課預先定好壹位中心發言人,其他教師細心聆聽後,補充發表獨到見解。通過互評互議,商討切磋,不斷修改和完善教案,這樣既能達到資源***享,優勢互補,優化教案,提高效率的目的,又可以使教師在探討修訂中,不斷總結,不斷進取。再如:學校為了使教師間更好地合作,在集體備課基礎上,每學期每人上壹堂教改實驗課,大家壹起聽課、評課,在這樣的合作性交流中相互學習,相互支持,教師感到受益匪淺。
二、引入競爭機制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辦學沒有特色,教學沒有質量,教師沒有能力,學校就沒有吸引力,沒有知名度,沒有生命線。然而提高教師業務能力不能光靠學習交流,還要大膽引入競爭機制,建立健全規章制度,以“競爭”為手段,激勵教師自覺提高能力。學校創造壹切必須條件,為每位教師提供壹個充分施展個人才華,實現人生價值的寬松環境;創造壹切必要條件,使每位教師的提高成為可能。
首先,為了加速青年教師的成長,學校促成骨幹教師與青年教師師徒結對,結合教育工作的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制定各級考核標準,由學校考評領導小組和教師、學生、家長***同參與考核,既給了青年教師壹個客觀公正的評價,激勵他們自主發展,又在評價他人的同時,激發了教師群體的競爭意識,增強了教師的危機感和責任感。
其次,為了促進教師自我學習和自我完善,學校建立了每月崗位考核制和教學質量考核制,做到崗位考核與教學“五認真”相掛鉤,質量考核與每月教學情況檢測相結合,充分地發揮競爭的激勵作用。在推行以上考核制度前,我們首先讓教師知情明理,再廣泛聽取教師意見,最後匯總意見形成決策。在實施考核過程中,我們特別註重教師自身工作發展狀況的比較,把評價作為診斷、導向、激勵的手段,形成自我反思,自我教育,相互學習,公平衡量,公正評價的良性競爭氛圍。
第三,為了培養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學校每學期都組織教師開展壹系列的教學競賽活動。如:說課、賽教、演講、課件制作、論文撰寫……每次活動學校都精心準備,認真布置,公正評選,全方位、多角度地幫助教師挖掘潛能,提高綜合素質。通過“物質”和“精神”雙重獎勵,鼓勵支持教師在教學中有所創造發現。在校級比賽的基礎上,學校選送優秀的教師或作品參加市級、省級比賽,教師在各級各類競賽中得到了鍛煉,受到了啟迪,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青年教師脫穎而出,因而有的青年教師感慨地說:“通過比賽,我知道了說課該說什麽,案例該怎樣來寫了。”“賽教後的評議,不僅鍛煉了評估能力,而且知道了上好壹節課該具備哪些條件。教學競賽活動真正提高了我們的綜合素質,培養了我們的創造能力啊!”
三、深化教育科研
⒈增強科研意識。
馬克思曾經提出壹個著名觀點:“科學是壹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鄧小平同誌對此作了進壹步論斷:“科學技術是第壹生產力。”他們所揭示的真理,使我們深刻認識到教育發展的出路在改革,教育改革的先導是科研,要搞教學科研,首要的是要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意識。基於這點認識,我校把工作重點定位在抓目標導向上,提出了全體教師都必須具有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和吃苦耐勞、勇於創新的精神,還提出了“投身科科研,不做教書匠,爭當名教師”的口號,旨在快速提高教師以現代教育科研能力為核心的教育科研水平,把教師的科研水平確定為名師的重要標誌,明確規定“師德素養高,教學技藝高,科研水平高”的“三高”名師標準,要求中青年教師經過不斷努力,爭取在3——5年內達到不同層次級別的名師標準。
⒉投身課題研究。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要使教師對工作感興趣,必須引導其走上科研之路。”課題是科研活動的壹個載體,讓教師在課題研究中反復學習實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的練兵場。因此,學校努力為教師營造良好的科研環境,鼓勵教師投身教育科研潮洪中鍛煉自己,提高能力。學校建立了“校長室——教科室——教研組——實驗教師”四級科研管理網絡,開展了三方面的課題研究:壹是開展課程改革下的課題研究,要求每位教師結合新課程標準和所任學科,認真制定好《新課程理念下的探究型課堂教學方式研究》方案,積極組織實施;二是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和教育發展的趨勢,繼續加大對《離異家庭子女思想品德教育研究》和《體驗式閱讀教學模式研究》的力度;三是認真組織開展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相整合的實驗研究。要求廣大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個人特點確定自己的科研課題,做到人人有課題,人人開展實驗研究工作,牢固樹立“科研興教”的觀念,增強教育科研意識。
在課題研究的實踐過程中,我們指導教師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展開研究活動,收集、整理有關資料,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得出結論,寫成研究報告或論文;對課堂教育的成敗得失以及學生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反思,提出自己獨特見解。每月定期召開課題組會議,教師匯報課題研究情況,介紹科研方法,傳遞科研信息。學校還把握機會,或派員外出學習他人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或請進專家傳播先進的教育理論;或闖開大門對外開放課堂教學,以供探討研究……這壹系列的“學習—實踐—研討”等研究活動,教師頭腦中陳舊落伍的教育思想被激活,強烈的科研意識和崇高的科研精神得以形成,教育理論素養和教學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