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帝後禮佛圖是哪個朝代的作品

帝後禮佛圖是哪個朝代的作品

《帝後禮佛圖》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

《帝後禮佛圖》是龍門石窟賓陽中洞的浮雕作品,是北魏孝文帝時期所鑿,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是龍門石窟雕刻藝術中最卓越的作品之壹,是現存於我國石窟藝術中的早期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該作品以孝文帝和文昭皇後的形象為原型,表現了他們供奉佛祖的場景。

作品以生動的人物形象和細膩的雕刻手法,展現了當時佛教藝術的繁榮和宮廷生活的奢華。帝後禮佛圖分皇帝和皇後兩批人員,各占三個版面,呈兩邊對稱排列。人物在大小上具有明顯區分,皇帝和皇後以及隨行達官貴人的身高要明顯高於仆侍,但經藝術化處理,在整體上是協調的,這是當時尊卑理念的反映。

《帝後禮佛圖》作品賞析:

整幅浮雕采取橫向構圖,人形處理因此顯得頎長,並略帶向前的傾斜感,既保留了盛典中的帝王生活氣派,又帶有飄然如仙的宗教意味和凝然靜謐的心境。同時,宮女們含睇若笑,嬌慵前行的姿態,與整個虔敬肅穆的氛圍形成了含蓄的對照,流露出作者溝通人世和天界的欲求。

與雲崗石窟的浮雕相比,《帝後禮佛圖》已經開始擺脫古印度的犍陀羅風格,而加強了本土的藝術語言色彩。作品變得單薄平淺,高浮雕的圓潤光影不復存在,線條成了藝術表現上舉足輕重的角色。人體的曲折起伏都用線勾勒,特別是衣紋的處理,格外舒展流暢、疏密有致,頗有漢代畫像磚以線求形的神韻,表現出中國民族文化與外來佛教藝術的很好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