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核酸提取的知識筆記2020-05-07
核酸抽提包含樣品的裂解和純化兩大步驟。其是:裂解樣品中的核酸遊離在體系;純化遊離的核酸,使之與體系中的其它成分分離(如蛋白質、鹽及其它雜質徹底分離)。
常用的裂解液:包括去汙劑 (如 SDS、Triton X-100、NP-40、Tween 20 等) 和鹽 (如 Tris、EDTA、NaCl 等)。
去汙劑的作用,是通過使蛋白質變性、破壞膜結構、解開與核酸相連接的蛋白質,從而實現核酸遊離在裂解體系中。
鹽的作用,除了提供壹個合適的裂解環境 (如 Tris),還包括抑制樣品中的核酸酶在裂解過程中對核酸的破壞 (如 EDTA)、維持核酸結構的穩定 (如NaCl) 等。
裂解體系中還可能加入蛋白酶,利用蛋白酶將蛋白質消化成小的片段,促進核酸與蛋白質的分開,同時,也便於後面的純化操作以及獲得更純的核酸。也有直接使用高濃度的蛋白質變性劑 (如 GIT、GuHCl 等) 裂解的,該方法已經成為了 RNA 抽提的主流,卻不是基因組 DNA 抽提的主流。
二.最常用的純化方法
(壹) PC 抽提(Phenol-chloroform extraction:酚氯仿抽提)+醇沈澱:利用PC對裂解體系進行反復抽提以去除蛋白質,實現核酸與蛋白質的分離,再用醇將核酸沈澱下來,實現核酸與鹽的分離。
(二)介質純化:利用某些固項介質,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選擇性地吸附核酸,而不吸附蛋白質及鹽的特點,實現核酸與蛋白質及鹽的分離。
(三)高鹽沈澱去除蛋白質是第壹種純化方法的壹個變體,省略了PC操作的麻煩,也有不純化的抽提方法,但是用途多局限於簡單的 PCR。
三.裂解方法的評價
(壹)含蛋白酶的裂解方法是抽提基因組 DNA 的首選。包括裂解遊離的膜蛋白與基因組 DNA 相連接的遊離蛋白質。
(二)不使用蛋白酶的去汙劑裂解方法,在細胞基因組 DNA 抽提方面仍然有優勢。尤其是當得率和純度要求不是最高,而經濟性及操作簡單很重要時,控制好裂解液/樣品的比例是該方法成功的關鍵。該方法結合高鹽沈澱,可以實現最簡單的操作,但純度及得率的穩定性可能會比用 PC 抽提的差壹些。
(三)高濃度蛋白質變性劑 (如 GIT、GuHCl 等) 的裂解方法是抽提 RNA 的首選。
(四)含 CTAB 的裂解液,幾乎成為富含多糖的樣品,如細菌、植物的基因組 DNA 抽提的首選裂解方法。
(五)SDS 堿裂解法是質粒抽提的首選裂解方法,具有快速、得率高、幾乎無基因組 DNA 汙染的特點。
(六)PCR 模板的簡易裂解方法,也是使用面很廣的壹類方法。該方法的特點是無須純化,樣品被裂解後即可直接取裂解液用於 PCR,非常快速。
四.純化方法的評價
(壹)PC 抽提/醇沈澱方法:穩定、可靠、經濟、方便。PC 抽提可以徹底去除蛋白質,醇沈澱可以去除鹽,對於壹般的幹凈的樣品 (雜質為蛋白質),該方法完全可以獲得高質量的核酸。
(二)高鹽沈澱蛋白質/醇沈澱方法:同樣也是壹個非常不錯的方法。與 PC 抽提方法相比,除了純度的穩定性可能要低壹點外,該方法幾乎克服了 PC 抽提的所有缺點。更快、更輕松去除蛋白質所伴隨的好處是,可以用於大規模抽提,不足是純度 (蛋白質殘留) 不夠穩定。
(三)介質純化方法:是壹個越來越受到重視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非常適合大規模核酸抽提,並且因為受人為操作因素影響小,純度的穩定性很高 (雖然純度不壹定比PC 純化方法更高)。其致命弱點是樣品過量。介質可以分為兩大類,壹類是柱式的,即介質被預先裝填在下面是通的柱子裏;另外壹類則是顆粒狀 (如Glassmilk、磁性小珠等)。
五.醇的沈澱
醇的沈澱,目的是使核酸從裂解體系中沈澱下來,從而實現核酸與其它雜質(主要是鹽)的分離。實際操作中,許多雜質也會與核酸壹起被醇沈澱下來,尤其是當其它雜質的濃度也比較高的時候。醇的沈澱並不是非常特異性的,任何有機大分子及壹些鹽,當濃度達到壹定水平後,都可能同步被沈澱下來。最有參考價值的是 TRIzol 提供的壹個沈澱方案:壹半異丙醇加壹半高鹽溶液替代純粹的異丙醇,可以大大降低多糖殘留。
PEG、LiCl、CTAB 都可以用於核酸沈澱。雖然它們遠沒有醇沈澱的高使用頻率,但卻各有特點。LiCl 可以沈澱 RNA 以去除DNA,CTAB 可以從含多糖的裂解體系中將核酸沈澱下來。PEG是沈澱病毒顆粒的方便手段。
六.洗滌
洗滌首先壹定要將沈澱懸浮起來;第二就是要有壹定的時間,尤其是當核酸沈澱比較大時 (使核酸沈澱最終蓬松);第三是少量多次;第四則是去上清要徹底。
七.核酸質量的檢測問題
目前用於正式實驗前檢測核酸質量的方法,壹是電泳,二是紫外分光光度儀。
(壹)電泳檢測的主要是核酸的完整性和大小,只要核酸不是太小或者太大 (超出電泳分離範圍),電泳還可以用於估計核酸的濃度,但其準確度與經驗有關;另外,電泳也可能提供某些雜質汙染的信息。
(二)紫外分光光度儀檢測的是純度和核酸含量,該儀器的靈敏度非常高,A230 : A260 : A280 = 1 : 2 (DNA 為 1.8) : 1 為理論上的數據,實際測定時會有壹些差別;但如果差別太大,就有問題了。如: A260/A230 > 2 就是純的,如果 A260/A280
> 2.3 就是核酸降解,A260/A230比2大許多,壹定是有雜質殘留的。
八.核酸的溶解和保存
純化後的核酸,最後多使用水或者低濃度緩沖液溶解;其中 RNA以水為主,DNA 則多以弱堿性的 Tris 或者 TE 溶解。經典的 DNA 溶解方法多提倡使用 TE 溶解,認為 EDTA 可以減少DNA 被可能殘留下來的 DNase 降解的風險;如果操作過程控制得當,DNase 的殘留幾乎是可以忽略的,完全可以直接使用 Tris 或者水 (pH 接近 7) 溶解DNA。
實驗室常用保存方法: -20℃保存的 DNA, -70℃保存的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