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甲午戰爭中原調兵情況壹問。

甲午戰爭中原調兵情況壹問。

甲午戰爭始於1894年7月25日的豐島海戰,至8月1日清朝政府對日宣戰和日本明治天皇發布宣戰詔書,1895年4月17日以簽署《馬關條約》而告結束。整個戰爭持續近9個月,依據戰場轉換及雙方作戰態勢的變化,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壹階段,從1894年7月25日到9月17日。戰爭分陸戰與海戰雙向進行,陸戰主要是在朝鮮半島上的平壤之戰,海戰主要是黃海海戰(1894年)。黃海海戰是雙方海軍主力在黃海北部海域進行的戰役規模的海戰。亦稱甲午海戰、大東溝海戰。此役北洋海軍失利,自此退入威海衛,使黃海制海權落入日本聯合艦隊之手,對甲午戰爭的後期戰局具有決定性影響。

陸面戰鬥在三個戰場同時展開:大同江南岸戰場、玄武門外戰場、城西南戰場。當時駐守平壤的清軍九千五百余人,日軍也有壹萬六千多人,雙方戰力相差甚遠。日軍第九混成旅團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軍發起進攻,太原鎮總兵馬玉昆奮勇抗擊,日軍無功而返。

日本聯合艦隊於黃海擊潰清朝北洋水師

(浮世繪畫師小林清親、井上吉次郎繪)

日軍攻克平壤清軍

朝鮮人兵士和大清捕虜同時日農歷八月十八日(陽歷9月17日)海軍聯合艦隊進入黃海鴨綠江出海口西“大東溝”合擊北洋水師艦隊,這是人類歷史上第壹次的大規模現代鋼鐵軍艦海戰。售出軍艦給日清雙方的英國及當時各軍事大國極為關註此場海戰。海戰在中午時分開始,雙方皆在11時15分和11時30分發現敵方。由於清艦是從朝鮮運兵回來,加上未裝舷側速射炮側面火力貧弱而定遠級的主炮都排在前方所以艦隊以壹字形排開,日艦則是尋戰而來,由坪井航三率第壹遊擊隊的吉野等四艘快速巡洋艦為前鋒,伊東祐亨帶領的本隊慢速六艦在後成壹字陣。12時清軍下令變陣,排成尖峰形。13時開始炮擊:可是時間不足,艦隊中央是凹陷。即使如此面對清軍鐵甲艦攻勢,日艦仍被迫後退。此時日艦包抄清軍右側,由於日艦較快加上清軍指揮不當,右側艦隊被殲滅;丁汝昌之座艦也被炮擊,炮震力導致正在持雙筒望遠鏡觀看海面戰局的丁汝昌從二樓高炸飛摔落甲板,左手臂骨摔斷重傷(戰後左手臂打石膏直到次年2月右手拔槍自裁)。定遠號艦長接手指揮,下令全部艦只集中重炮攻擊日本旗艦松島號,14時松島號即中彈甚至是艦長室中彈,但因為炮彈火藥不足沒有爆炸(艦隊司令伊東祐亨回憶)沒有沈沒,日艦後退,伊東中將司令且即更換座艦(當松島號由友艦拉回日本時,全艦千瘡百孔卻未沈沒,日軍頻呼:“不可思議!”)。戰鬥中致遠艦沖出隊列試圖撞擊日艦浪速號(《原來鄧大人撞的不是吉野》),卻被魚雷擊中沈沒,管帶鄧世昌落水後拒絕救援,以身殉國。16時清軍左側艦艇中彈,背靠荒島壹邊滅火壹邊攻擊日艦。滅火成功,日艦在沒有優勢下撤退。另壹方面日艦所有火炮皆無法擊穿定遠號等清軍鐵甲艦,清左側艦隊回救運送重炮彈予兩艦,因此反而日艦多被重炮所傷。伊東祐亨認為暫時無法擊沈定、鎮兩艦,下令撤退。靖遠升旗召集各艦追擊,17時30分日艦遠去,清軍下令停止追擊;而日方的說法是清軍遁去,伊東的旗艦松島號由於損壞嚴重升起不再履行旗艦職務的旗號,於是日艦紛紛回護松島,反而失去全殲北洋水師的機會。此大東溝海戰清軍傷亡600余人,經遠管帶林永升戰死,經遠沈沒,致遠管帶、鄧世昌與艦同沈殉國;日軍傷亡亦達300余人,濟遠和廣甲逃離戰場,濟遠管帶方伯謙因此被處決,雖是罪有應得,但廣甲艦長卻因為與丁的私人關系得免罪責。 激戰5小時後,北洋艦隊損失巡洋艦5艘包括經遠、致遠、超勇、揚威、廣甲,受傷4艘,但成功完成護航運載清劉銘傳淮軍12營陸軍登陸鴨綠江岸。日艦僅傷5艘,先行撤離戰場。戰後北洋艦隊未敢主動出擊,日本聯合艦隊達到了控制黃海制海權的目的。

9月15日,日軍分三路總攻平壤,戰鬥至為激烈,高州鎮總兵左寶貴中炮犧牲,隨後玄武門失守,葉誌超下令徹退,六日內狂泄五百余裏,透露清陸軍內部湘軍、淮軍嚴重對立;26日清軍直抵鴨綠江以北的中國境內。朝鮮全境為日本所控。

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從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戰場位於遼東半島,以陸戰為主。9月25日,日軍在鴨綠江上搭浮橋搶渡成功,向虎山清軍陣地發起進攻。清軍守將馬金敘、聶士成被迫撤出陣地。日軍攻陷虎山。其他清軍各部不戰而逃,山縣有朋即將第壹軍司令部移於虎山。26日,日軍占領了九連城和安東縣(今丹東),同日日軍在莊河花園口登陸,10月9日,攻占金州,10日陷大連灣,至此清軍在鴨綠江防線全線崩潰。25日旅順陷落。日軍攻陷旅順後,對市內居民連續四天進行殺戮,中方史料稱屠殺過後全市僅剩三十六中國居民36人被留下埋葬同胞屍體,其余老弱婦孺無壹幸免,超過二萬人遇害。死者葬於白玉山東麓的安葬崗,今稱“萬忠墓”。當時的西方報道稱被殺人數從數百到數千不等。

第三階段

威海衛陷落丁汝昌獻降圖(實為北洋水師管帶薩鎮冰獻降)第三階段,從1894年11月22日到1895年4月17日,有威海衛之戰和遼東之戰。12月24日,鎮遠退入威海衛時觸礁,經搶修才不至下沈,但已不可再出深海作戰,管帶林泰曾引咎自盡。1895年1月20日,日本第二軍***兩萬五千人,在日艦掩護下開始在榮成龍須島登陸。30日日軍集中兵力進攻威海衛南幫炮臺。營官周家恩陣亡,炮臺被日軍攻占。2月3日日軍陷威海衛城,劉公島成為孤島,日本聯合艦隊司令伊東祐亨曾致書丁汝昌勸降。10日,定遠號彈藥告罄,劉步蟾下令將艦炸沈,隨後劉步蟾生吞鴉片自殺。11日,丁汝昌自殺。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在英國籍海軍軍事顧問建議下,由最年輕管帶、日後民國第壹任海軍總長薩鎮冰向伊東中將獻降,濟遠,廣丙,鎮中等10艦為日軍所俘。北洋艦隊全軍覆沒。隨後薩鎮冰駕駛康濟艦並載著丁汝昌等六人靈柩離開劉公島。北線日軍在海軍配合下,壹路攻陷鳳凰、海城、營口、田莊臺,提督宋慶揚言再戰不降,被制止。清廷求和心切,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赴日議和。4月17日簽定《中日馬關條約》,甲午戰爭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