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27的發展沿革
波音727是美國波音公司研制的三發中短程民用客機,是波音公司繼波音707後的第二種噴氣式客機。在機身尾部裝備3臺噴氣式發動機(類似英國三叉戟客機的設計)。波音727主要用於中短程內陸航線。 波音707於1950年代面世後,改變了航空業界的發展及運作模式。但是在壹些中短途航線上使用707運營成本會過高,因此航空公司期望飛機公司能研發壹種用於中短型航線、要求能在較小的機場上使用,用於高海拔或短跑道的機場起降的噴氣式客機,運作成本要比707更低。
波音727實際安全性也很好。
波音公司1956年2月開始進行方案論證,經過3年的方案論證後,1959年6月正式開始設計工作。波音公司認為裝備三發動機是最理想的方案。1960年8月,波音公司在獲得美國東方航空公司(Eastern Air Lines)40架訂單以及美國聯合航空公司20架承諾訂單後,啟動727-100型的生產,1961年6月開始制造原型機,1963年9月第壹架波音727-100開始試飛,1963年12月獲美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1964年2月首架波音727交付使用。1971年波音727的銷量超過了波音707。1974年,第壹千架波音727交付,成為歷史上第壹種銷量突破1,000架的噴氣式民用客機(而最初設想的銷售指標只是250 架)。
波音727裝備低涵道比渦輪風扇噴氣式發動機,降低了油耗,提高了中短程航線運營的經濟性。基本滿足了中短程航線的客貨運輸的需求。
20世紀70年代中期,波音因727-200 Advanced型的成功,於1974年推出727-300型。這款飛機的機身預計再加長至可容納全機220名乘客;重新設計主起落架,由以往的每邊兩輪式的主起落架改為每邊四輪式;使用馬力更大的JT8D-200型引擎;加大主翼面積、簡化的雙縫式襟翼等。
可是,波音727有著先天的缺點,限制了它未來的發展。這包括它使用後掛式引擎的設計,使它不能使用體積較大的高涵道比渦輪風扇發動機。另外,三人式的駕駛艙(正、副機長及飛航工程師)也在七十年代被雙人式駕駛艙取代,若727-300型改為兩人操作設計,便會與727-100/200型無法互通。而且,當年各地的機場都投入資金改善設施與延長跑道,加上推力越來越大的新式引擎不斷出現,令當初727可以在短跑道起降的優點變得沒有那麽重要了。尤其是在當年經歷過能源危機,令三引擎、運作成本日高的727到了需要取代的時候。
20世紀70年代末期,波音宣布研發7X7的計劃(即後來的767),目的除了跟空中客車的A300競爭,亦需要取代上壹代的噴射客機波音707。同壹時期,市場上存在著很多介乎737及7X7之間運量的航線。雖然這些航線可以以727飛航,但由於727的運作成本亦日漸增加,加上更可靠的發動機不斷誕生,令波音決定淘汰三引擎的727。於是727-300的計劃於1976年被改為7N7,亦即是日後的757。
最後壹架727客機於1983年出廠,生產編號23052/1817,並於6月4日交付給全美航空。最後15架727都是貨機版本,而且都是唯壹壹出廠就是全貨機的727。而最後壹架波音727於1984年出廠,生產編號22938/1832,並交付予聯邦快遞,機身編號N217FE。
1991 年1月13日,在美國聯合航空公司服役的第壹架波音727退役,塗裝改成最初的樣式送到西雅圖飛行博物館供人參觀。飛機的名字是“西雅圖精神”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