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禮儀流程
月出後,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擺放好祭品,點燃紅燭,鋪設好席子。
參祭者正坐於祭者席上,執事、贊禮就位。執事遞上贊美月亮的祝文,主祭借月光與燭光,向月亮展開誦讀。焚祝文及月光紙:主祭將祝文和月光紙放到席前小盆中,焚燒。主祭離開奠席,參祭者按照長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跪,上香,拿三支或壹支,默默祈禱心中所願,然後向月神行拜禮壹次,直至所有女性參祭者拜完,贊禮唱:禮成,至此,中秋祭月儀式完成。
賞月撤掉祭桌,在月下布設中秋家宴,大家壹起賞月、宴飲,拜月,在我國是壹種十分古老的習俗,實際上是源自我國壹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壹種崇拜活動,中秋節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習俗的遺痕,祭月作為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壹,從古代延續,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同時也成為現代人渴望團聚、寄托對生活美好願望的主要形態。
準備工作
在中秋月出時開始祭祀,祭後分胙,飲宴、賞月,凡是月光能照射之處,都可以舉行,如遇陰天,可以向月亮的方位擺放祭桌,如遇到下雨,可以轉移到船上、檐下或室內,但需打開門窗,面向月亮的方向而祭。參加祭月的人中選壹名主祭,壹名贊禮,若幹執事,其它人均為從祭,以年長的女性長輩或家庭主婦擔任主祭。
集體祭月時,也從女性中選定主祭,按照傳統,男不拜月,男子可以擔任贊禮、執事協助祭月,或從事其它協助工作。月光紙:可以自己畫。祝文:祭月時向月亮讀祝,可更好地表達誠敬,祭月祝文,精短優美為宜,四言、五言、七言詩等形式均可,祝文應用毛筆,工整地謄寫在宣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