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對赫魯曉夫的評價

對赫魯曉夫的評價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前蘇聯領導人。從1953年9月3日任蘇***中央第壹書記,1954年9月29日,赫魯曉夫訪華。1958年3月27日赫魯曉夫接任蘇聯總理,1958年7月31日,蘇***中央第壹書記赫魯曉夫訪問中國。1958年—1964年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在位期間他主張東西方緩和,以避免核戰爭,他多次訪問美國等西方國家,但他的對外政策仍然導致美蘇核對抗,他是冷戰期間的蘇聯主要領導人,是第二次柏林危機,古巴導彈危機等事件的主要策劃者。1964年10月11日赫魯曉夫下臺。1964年10月29日,蘇聯修正赫魯曉夫政策。1971年9月11日因心臟病而逝世。

人物評價:?

中華人民***和國領導人毛澤東在多次和赫魯曉夫打交道後評價他說:“赫魯曉夫有膽量,這個人也能捅婁子。我看他多災多難,將來日子可能也不好過。”,“我跟斯大林只打個平手,我跟赫魯曉夫較量還是略占上風。”

1980年8月,中華人民***和國領導人鄧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記者法拉奇采訪時,她說“西方有人說您是中國的赫魯曉夫!您對此有何看法?”,鄧小平爽朗大笑說,“我對赫魯曉夫是了解的,我個人同他打了十年交道,我是了解這個人的,把我比作赫魯曉夫是愚蠢的。”

赫魯曉夫的新政策猛烈沖擊了“神聖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打開了蘇聯社會主義改革的閘門,具有探索性和開創性。但是,由於缺乏正確的理論指導和總體的規劃和科學的實驗,他未能從根本上打破斯大林模式。

勃列日涅夫時代盡管蘇聯的生活水平繼續上升,但主要是因為工業發展,農業仍繼續衰落,當面對糧食危機(特別是72和75年)時勃列日涅夫采取了赫魯曉夫的做法——從西方買糧以避免饑荒。

也有史學家認為,是赫魯曉夫的改革使得蘇聯社會重新煥發了活力才有了後來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短暫繁榮。俄國人對赫的看法很復雜,據某項調查顯示俄國人對20世紀僅認同的兩個年代分別是尼古拉二世時代和赫魯曉夫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