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分別是什麽稱號!
伏虎羅漢:賓頭盧尊者,曾降伏過猛虎。
喜慶羅漢:迦諾伐蹉尊者,原是古印度壹位雄辯家。
看門羅漢:註茶半托迦尊者,為人盡忠職守。
靜坐羅漢:諾距羅尊者,又為大力羅漢,因過去乃武士出身,故力大無窮。
長眉羅漢:阿氏多尊者,傳說出生時就有兩條長眉。
挖耳羅漢:那迦犀那尊者,以論"耳根清凈"聞名,故稱挖耳羅漢。
騎象羅漢:迦理迦尊者,本是壹名馴象師。
乘鹿羅漢:賓羅跋羅多尊者,曾乘鹿入皇宮勸喻國王學佛修行。
開心羅漢:戍博迦尊者,曾袒露其心,使人覺知佛於心中。
探手羅漢:半托迦尊者,因打坐完常只手舉起伸懶腰,而得此名。
托塔羅漢:蘇頻陀,是佛陀所收最後壹名弟子,他因懷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芭蕉羅漢:伐那婆斯尊者,出家後常在芭蕉樹下修行用功。
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過江似蜻蜓點水。
布袋羅漢:因揭陀尊者,常背壹布袋笑口常開。
降龍羅漢:慶友尊者,傳說曾降伏惡龍。
笑獅羅漢:羅弗多尊者,原為獵人,因學佛不再殺生,獅子來謝,故有此名。
沈思羅漢:羅羅尊者,佛陀十大弟子中,以密行居首。
十八羅漢由來
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
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十八”這個數是壹個吉數,中國文化中的許多數量表達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藝”、“十八學士”等。佛教中也有許多“十八”,如“《十八部論》”、“十八界”、“十八變”、“十八層地獄”等,“十六羅漢”變為“十八羅漢”顯然與這種“十八”情結有關。十八羅漢是在十六羅漢的基礎上加上另兩位而形成的。
最早記錄這件事的是宋代蘇軾,他在《自南海歸過清遠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十八大羅漢》壹文中,壹壹列舉出十八羅漢的姓名。前十六位羅漢即《法住記》辛械氖?蘚好?略霾溝牧轎宦蘚海?謔?呶皇恰扒煊炎鷲摺保?礎鬥ㄗ〖恰返淖髡摺5謔?宋皇恰氨鐾仿?鷲摺保?庥氳諞晃黃涫凳峭?晃唬?徊還?桓鮎萌?疲?桓鮎米鴣貧?選:罄矗?未?九淘凇鬥鸌嬙臣啤肪砣刑岢魴錄?猓?銜?謔?呶揮κ清紉蹲鷲擼?謔?宋揮κ薔?講?咀鷲擼?簿褪恰八拇舐蘚骸敝脅輝凇笆?蘚骸敝械哪橇轎弧?
但是,到清代乾隆年間,皇帝和章嘉呼圖克圖認為第十七位羅漢應是降龍羅漢即迦葉尊者,第十八位應是伏虎羅漢,即彌勒尊者。皇帝欽定,自此十八羅漢就以禦封為準了。藏傳佛教十八羅漢的第十七位是釋迦牟尼的母親摩耶夫人,第十八位是彌勒。十八羅漢取代十六羅漢後,影響越來越大。十八羅漢的石窟雕像不多,但在寺廟中則比較常見,壹般塑在大雄寶殿中,作為釋佛或“豎三世佛”的環衛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