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旗袍明明不是漢族傳統服飾卻被很多人當作是,還被認之中華傳統服飾?漢服不是嗎?
現在的旗袍並不是滿族服裝,而是辛亥革命前後為解放女性而設計出的采用中國滿族元素(滾鑲、立領盤扣、領口單扣)、西式立體裁剪(漢民族服裝全部都是中式的平面裁剪)、迎合西方審美(開衩露大腿、露胳膊這在中國傳統中是絕對不允許的)的時裝,是時裝,不屬於民族服裝,更不是漢族的民族服裝。唯壹和漢人有關的,就是時裝旗袍也許是漢族人發明的。
旗袍和中山裝是民國時期的國服,也許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旗袍被當成傳統服飾的,但是旗袍不屬於漢服。
漢服始於皇帝“垂衣冠而天下治”壹直到明末滿清推行剃發易服法令,血腥屠殺數百萬漢人(嘉定三屠、揚州十日,比日本南京大屠殺屠殺的中國人多上很多倍!),強迫漢人脫下漢服,剃發結“金錢鼠尾頭”,這是漢人之恥!
把滿清統治時期的服裝和後期由其發展而來的旗袍、馬褂偽唐裝當成漢民族服飾、漢服的壹種,更是天大的錯誤!
漢民族以和為貴,具有強大的包容性不錯。但是不代表漢族人不應該認清楚自己的歷史。
現代人可以忘記“剃發易服”之恥,又怎知那天不會忘記日軍侵華之恥?
滿族是中國的壹部分,是與漢族平等的。漢族包容,並不代表可以無恥的把別的民族的文化堂而皇之的當成自己的,也不代表應該屈居人下!
現代漢服是基於從古至今的古畫、文獻記載、出土實物復原的。不是古裝,而是漢民族的民族服裝。至於為什麽不單單復興最後的明制漢服,大眾的選擇決定壹切,喜歡秦制漢制唐制漢服襦裙、曲裾深衣的人同樣不少,漢服種類多達數百種,至於最後剩下哪些,還值得時間來慢慢篩選。
現在看來,很多形制,例如明制漢服中的水田衣(由布料拼接而成的衣服),就不太受歡迎。
另外,漢服不能按朝代論,而應該按形制論。像很多形制的服裝,例如齊胸襦裙,就從南北朝時期壹直流行到了唐宋時期。只能說漢服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秦漢深衣、唐齊胸襦裙、宋褙子、明襖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