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大西政權怎麽滅亡的

大西政權怎麽滅亡的

大西國勢明朝末年由張獻忠領導的起義軍在以四川為主體所建立的割據政權。

1644年,大順農民軍向北直逼京師,而張獻忠的軍隊則由東向西相繼攻克湖廣等地進入四川,1643年,在湖廣的武昌自稱大西王,並於1644年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大西國,改元大順,但此時,李自成在與吳三桂決戰時,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李自成大敗退回北京,逐步向西潰逃,清軍趁機窮追猛打,順勢占領了北方大部分地區,1645年,被清軍逼退至湖廣的李自成在九宮山被殺,大順軍群龍無首,清軍則趁機進攻四川,張獻忠率部迎戰,1647年,張獻忠在南充鳳凰山與清軍作戰時戰死,大西軍潰敗,大西政權滅亡,清軍乘勢占領四川部分地區,而大西軍余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的領導下南下進入雲南,並平定了沙定洲的叛亂,而此時的清軍步步緊逼,明軍屢戰屢敗,在此民族存亡的前提下,孫可望采納了李定國的聯明抗清的主張,並接受明朝的封賞和領導,至此,以大西軍為主要的抗清力量形成,明軍在李定國的領導下,相繼擊敗清軍,收復了湖廣、廣西、廣東、四川等地,李定國的耀眼戰績引起了孫可望不滿,孫可望挾持了永歷皇帝,並帶兵攻擊李定國,孫可望的部隊臨陣倒戈,大敗,遂投降清軍,而抗清的大好局勢卻因此喪失,清軍逐漸擊敗明軍,1658年,清軍進攻貴州,明軍不敵,同年年底,吳三桂率部進入雲南,1659年,清軍攻占昆明,永歷帝退往緬甸,1661年,吳三桂逼迫緬王交出永歷皇帝,1662年,吳三桂為表忠心,在昆明殺掉了永歷皇帝及太子,李定國在得知此事後大病不起,不久去世,其子率部投降,其余部眾或繼續戰鬥,或投降清軍,大西國殘余勢力最終被清軍消滅,1683年,臺灣明鄭投降清軍,明朝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