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國部隊是什麽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 United Nations Peacekeeping Forces 是根據有關聯合國決議建立的壹支跨國界的特種部隊,成立於1956年蘇伊士危機之際。它受聯合國大會或安全理事會的委派,活躍於國際上有沖突的地區。維和部隊士兵頭戴天藍色鋼盔或藍色貝雷帽,上有聯合國英文縮寫“UN”,臂章綴有“地球與橄欖枝”圖案。凡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人員,必須被送到設於北歐4國的訓練中心接受特種訓練,以熟悉維和部隊的職能、宗旨、任務和進行特種軍事訓練。聯合國維和部隊執行任務時跟各國特種部隊不同,它必須公開自己的存在,必須行進在最引人註目的公路、廣場、熱鬧地段等公開場合。 聯合國維和部隊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壹種形式,其另兩種形式是軍事觀察團和多國部隊。 (1)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作用是阻止局部沖突擴大化,或防止沖突再起,並幫助在戰爭中受害的平民百姓,為最終政治解決沖突創造條件。 編輯本段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有兩個明顯的特征 壹、是非強制性。 它的進駐與活動,需由安理會或大會決定,並征得有關各方同意(其中15個聯合國成員國中,最少有9個國家贊成,而且中國、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5個常任理事國沒有投反對票),然後授權聯合國秘書長組織;進駐後,壹旦該國政府提出撤軍要求,必須立即撤出。 二、它具有鮮明的中立性,其成員必須來自與沖突雙方無直接利害關系的國家。 它不同於壹支真正的軍隊,它沒有戰場,沒有敵人,是壹支政治外交部隊。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在執行任務時,除進行自衛外,不得擅自使用武力。必須嚴守中立,不得卷入沖突任何壹方,更不能幹涉所在國內政。 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的總司令是聯合國秘書長。 部隊的人員由聯合國成員國自願提供。維持和平部隊是由武裝部隊的分遣隊組成,士兵可以配備輕型防禦性武器。聯合國規定在執行國際維和任務時各國的軍隊著本國軍隊的制服,佩帶本國的軍銜標誌,左臂佩戴本國的國旗,右臂佩戴聯合國旗。為了方便識別維和部隊,各國部隊均頭戴藍色的頭盔,頭盔上有聯合國標誌和英文的UN。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性地稱維和部隊為“藍盔部隊”。 (2)派遣軍事觀察團是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另壹種形式。 聯合國向沖突地區派遣軍事觀察組,需由安理會或大會決定,並征得有關各方同意,授權聯合國秘書長組織。觀察組的人員由聯合國成員國提供,由非武裝的軍官組成。它的使命是維持和平行動。在執行任務時,觀察員不能攜帶武器,必須嚴守中立,不得卷入沖突的任何壹方,更不能幹涉所在國的內政。 它的具體職責視情況和需要有所不同,壹般包括: 監督停戰或停火、撤軍;觀察、報告沖突地區的局勢;執行脫離接觸協議;防止非法越界或滲透;以及聯合國決議賦予的其他使命。派遣軍事觀察組是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的臨時措施,均有壹定的期限,視情況需要由安理會決定可延期。 (3)冷戰後,隨著地區沖突的增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次數增多,規模擴大,維和行動的性質和作用也往往超出傳統的職責範圍,造成聯合國經費嚴重不足。 為此,除維持和平部隊以外國聯合國也借助成員國自願組成的多國部隊參與維和行動。多國部隊的費用壹般由參加國支付。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多國部隊士兵身著自己國家的軍裝,主要標記是聯合國的旗幟以及聯合國徽章。編輯本段專家評說中國維和部隊 著名作家殷謙:“中國維和部隊的軍人承擔著怎樣的使命,他們在危機四伏的邊緣經受著生與死的考驗,然後他們卻敢勇當先,他們用壹種對生活的博大而質樸的愛來包容和超越苦難,而不是用那種毀滅性的和消極的方式來對抗苦難,無論承受的打擊有多麽沈重,小說中的主要人物沒有壹個臨陣脫逃和消沈不振的,他們都有著巨人般堅韌不屈的承擔能力。”(見殷謙《壹部能使人獲得精神成熟的小說》)編輯本段維和行動主要分為兩類 由秘書長直接領導的聯合國維和行動(有軍事觀察團和維和部隊兩種形式)和由安理會批準、秘書長授權、由地區組織或大國參與指揮的維和行動(有多國部隊和“人道主義幹預部隊”兩種形式)。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至2000年5月,聯合國已組織68次維持和平行動,***投入了75萬多軍人、警察和民政人員。其目的已從傳統的監督停火、居中斡旋,擴大到開展預防性外交、維持和平與重建和平。其任務包括監督停火、停戰、撤軍;使沖突雙方脫離接觸;觀察、報告局勢;幫助執行和平協議;防止非法越界或滲透以及維持沖突地區的治安等。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維和行動的任務範圍也逐漸擴大,涉及到監督選舉、全民公決、保護和分發人道主義援助,以及幫助掃雷和難民重返家園等許多非傳統性的工作。參與維和隊伍的人員除了軍事人員以外,還有民事警察和文職人員。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在維護和恢復地區和平和幫助解決地區沖突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它的職能和作用也越來越為世人矚目。1988年瑞典諾貝爾獎委員會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這支頭戴藍色貝雷帽的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