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為何還有很多百姓流離失所配望嶽
在大家的認知中,流民問題的嚴重程度,是同封建王朝的治理能力成反比的,也就是說,越和平繁榮的王朝,越不容易產生流民問題,但與這個結論截然相反的是大唐盛世下的流民問題,以至於唐末掀起的壹系列農民起義間接導致了唐王朝的覆滅,曾經的盛世,竟是毀在了統治者眼中的螻蟻手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農民起義
大唐盛世下為何還會有眾多流民
眾多周知,唐朝是我國封建王朝中少有的開放多元,穩定繁榮的王朝,先後湧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可以說,唐朝展現給詩人的,總體是壹幅錦繡畫卷,那這樣的盛世圖景之下,為何還會有這麽多的流民呢?
1、均田制的瓦解
唐朝建立之初,統治者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意識到農民起義對統治的影響之大,因此,唐朝統治者對農民采取安撫和拉攏的政策,對於農民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土地,實行“均田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農民
所謂均田制,就是“按人頭分配土地”,除了婦女、部曲、奴隸,其他人無論老幼,皆可分得壹定數量的土地,均田制所要達到的目的就是抑制土地的過度集約化,使得大多數人都能夠擁有土地,雖然其中仍然蘊含著性別、階級等不平等因素,但總的來說,均田制的初衷還是好的。
但政策的實施效果並不是由統治者的主觀意願單壹覺得的,否則也不會出現那麽多陽奉陰違的例子。在均田制實施幾十年後,到了唐朝天寶年間,唐朝人口在前期的休養生息後大大增長,政府面臨著土地不夠分的問題,加之土地兼並死灰復燃,許多農民被迫與土地分流,成為流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均田制
均田制最終被“兩稅法”所取代,而許多依靠土地生存的農民也成為流民。
2、疫病的流行
在唐朝可考的記載中,發生的疫病就高達21次。(梁峻先生的《中國古代防疫資鑒——隋唐五代防疫概覽》),唐詩中更是不乏關於唐朝疫病的描寫,甚至許多詩人不僅目睹疫病,而且自己也曾經身患瘧疾。
如著名的詩聖杜甫,《寄薛三郎中》中說自己“峽中壹臥病, 瘧癘終冬春。”意為自己壹患病,竟持續了整個冬天和春天。古代醫療條件落後,許多時候甚至要依靠巫術來祛除病癥,而依靠醫術來治愈大多是達官權貴的特權,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壹旦患上瘟疫,就基本宣告了死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杜甫
疫病的傳染度高,壹個村莊中倘若有壹個人得了疫病,那麽其余諸人,都有可能感染,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許多村民選擇放棄祖祖輩輩生活的土地,或將其變賣,離開瘟疫肆虐的故鄉,這壹部分人,也是流民的重要來源之壹。
3、沈重的賦稅
前面我們說道,唐朝均田制瓦解以後,大量農民失去土地,被迫走上流浪的道路,但還有壹部分農民 保住了土地,卻因承受不了沈重的賦稅棄地而逃。
封建王朝最主要的收入就是賦稅,而農民又是最主要的征稅對象。豐收年還尚且能夠飽足,壹旦遇到收成不好的年份,農民的負擔就會十分沈重,壹家人的吃喝都成問題,不得已的情況下只能逃跑。其心理,可被概括為“村野愚儒之民以有田為禍”,加之壹戶逃跑,其親戚都會受到連累,所以就出現了群體逃跑的現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流民
流民的社會效應——國之大患
唐朝種種原因造就了大批流民,雖然在上層貴族的眼中,他們所過的,依然是朱門繡戶的精致生活,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他們的生活因為流民群體,受到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1、對流入地治安提出挑戰
流民的構成主要是農民,他們沒有受過很好的教育,也沒有充足的資源,因此,常常因為爭奪資源或是日常瑣事大打出手,甚至因此影響到正常居民的生活,唐朝的都城長安富人多,乞討的機會也多,是很多流民的最終目的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流民
作家馬伯庸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這樣描述長安城:“壹個秩序井然、氣勢恢宏的偉大城市,三教九流、五湖四海的諸色人物雲集其中,風流文采與赫赫武威縱橫交錯,生活繁華多彩,風氣開放多元。”
在長安城內,既有寸土寸金的永興坊,亦有“臟亂差”的城南貧民窟,為了維持治安,長安城內各個坊市都設有“治安隊長”,而流民則是他們的重點“盯梢”對象。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長安城
2、影響城市形象
流民居無定所,為了維持生計,流民大多只能乞討為生,少部分自願賣身給大戶人家為奴為婢。那些乞討的流民,逐漸發展成了城市裏的乞丐,民間有乞丐歌壹首,“壹天只有十二時,壹時只有兩三間,壹間只討壹文錢,蒼天蒼天真可憐。”
這些乞丐集中住在貧民窟中,住所被破爛的衣物、鍋碗瓢盆所充斥,衛生狀況也令人堪憂。對於城市管理者來說,這些流民就像附骨之蛆壹般趕不走、滅不掉,為城市的管理帶來了極大的障礙。在封建社會的早期,統治者尚未意識到市容市貌的重要性,對其管理也並不嚴格,對普通民眾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不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乞丐
3、流民揭竿而起,引發暴亂
“農民起義為何是中國歷史王朝更替的宿命”,唐朝也不例外,雖然最終的勝利者是作為小卒的宋太祖趙匡胤,但唐末的壹系列農民起義確實從內部瓦解了這個龐大的王朝,只待最後壹擊,便會分崩離析。
在長期的壓抑生活中,流民生活質量低,不僅是自己過著這種流離失所的生活,他們的子子孫孫都要以流民的身份生活下去。壹些頗有血性的流民就揭竿而起,意圖推翻舊王朝的統治,建立有利於自身階級的新王朝。唐末農民起義是我國歷史上爆發的最大的三次農民起義之壹,包括黃巢起義等壹系列農民起義。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黃巢起義
但無壹例外的,中國古代歷史上的農民起義都從未建立起壹個屬於農民階級的王朝,不可置否的是,農民們反抗都引起了新王朝統治者的註意,使得每個王朝建立的初期,都成為了農民階級的“福利期”。總之,由流民發展而來的農民起義,對封建王朝的統治構成了很大威脅,歷來都是統治者的壹塊“心頭病”。
唐朝政府對流民現象的應對措施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歷朝歷代的君主是政治智慧的最高代表,自然也想到了許多應對流民的措施,面對因為各種天災人禍而背井離鄉的流民,唐朝政府也發明了壹系列的配套措施,最大限度的避免臨時流民發展成長期流民甚至起義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農民起義
唐朝的官方措施,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壹是建立完善的賑災機制;二是改變稅收制度;三是實行募兵制。
1、完善賑災制度
據舊唐書記載,唐朝時期,政府逐漸發展出了比較完備的賑災制度,包括實物救濟、作物賑濟等多種方式,還將隋朝時期建立的“義倉”常態化,成了各個州縣必備的機構。唐太宗年間,戶部尚書上奏,曰:“王公已下墾田,畝納二升。其粟麥粳稻之屬,各依土地。貯之州縣,以備兇年。”
太宗采納了他的意見,從此義倉制度就被保留了下來。每到饑荒或者有其他天災,收成不好之際,政府就會開倉放糧,幫助百姓渡過難關,這樣就減少了農民逃荒的可能性,假如能夠在家鄉生存下去,誰又願意背井離鄉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賑災
2、改變稅收制度
唐政府在意識到均田制難以為繼以後,也嘗試在稅制上做出改變,針對賦稅沈重的小民,政府提出了用貨幣代替實物。這樣改變以後,對農民有什麽好處呢?對於農民來說,原來政府只征收實物稅,在沒有收成的年份裏只能東借西湊,如果湊不夠只能棄地而逃。
但廢除實物稅以後,農民可以繳納貨幣作為稅款,即使沒有土地收入,但可以出去做點小本買賣,也能湊夠稅款。此外,唐朝政府還減少了農業稅在稅收中的比例,從整體上減輕的農民的負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朝農民
3、實行募兵制
募兵制是與征兵制相對的壹種兵制,即國家招募職業軍人,在募兵制以前,唐朝實行的是府兵制。簡單來說,就是戰時為兵,閑時為農。招募成為兵士之後,衣物、糧食皆為國家供給,每月還有餉銀可拿,對於許多流民來說,也不失為壹條好出路,這樣壹種雙贏的做法,不既減少了流民的人數,也有利於增強國家軍隊的戰鬥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大唐士兵
總結
唐朝的流民主要來源於農民,他們因為各種天災人禍不得已離開自己賴以生存的土地。在沒有失去土地之前,他們也曾過著“男耕女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但饑荒、瘟疫、賦稅讓壹批批農民成為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