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財經新聞 - 新編初中文言文助讀翻譯

新編初中文言文助讀翻譯

1. 《新編初中文言文助讀》31篇:陳化成抗英原文及翻譯

原文:陳忠湣公化成,籍隸閩垣,由行伍起家,緝捕洋盜,屢建奇勛,洊擢提督。

道光二十年,調任江南,不逾月,滬上有西兵之亂,親帥部兵,防堵吳淞。與士卒同甘苦,攘臂壹呼,應者如雲集。

以其得將士心深也。先是,吳淞南北兩岸,南系公自將,北系牛制軍。

檄令太湖水師鎮守,公以其師多怯弱(後續,能力有限,實在找不全)翻譯:陳化成,籍貫福建,帶兵打仗出身,負責緝拿海盜,建立了很多大功。被破格提拔為提督。

道光在位第二十年,他被調任到江南,到任後不到壹個月,英國戰艦入侵上海。他親自率領兵馬防守吳淞口。

同士兵同甘***苦,振臂壹呼,響應他的人非常多,很得部下的擁護。在英國入侵之前,吳淞口有南北兩岸,南面由他親自防守,北面由兩江總督牛鑒防守。

發公文讓太湖水師正面防守,但他認為太湖水師力量很弱。竭力反對,但是兩江總督牛鑒壹意孤行。

當年5月8日,諜報人員報告說,英國艦隊逼近吳淞口。陳化成立即登上炮臺用望遠鏡瞭望,果然發現英國戰艦漸漸逼近。

他命令武官將彈藥裝入炮膛,等待出擊。不多時,遠處黑煙彌漫,英國戰艦由遠而近。

“開炮”陳化成壹聲令下,吳淞口南岸的炮彈雨點便落下敵艦。陳化成擔心炮彈不夠用,便直奔演武廳牛鑒那裏提取彈藥,但是牛鑒非但沒有給彈藥,反而下令撤退。

陳化成擔心軍心動搖,沒有將彈藥不夠和下令撤退的命令張揚出去,下令將士繼續炮擊敵艦。敵人在強大的火力反擊下準備退出吳淞口。

這時有人建議將長刀壹類的武器裝入炮膛,射向演武廳,以表示對牛鑒的不滿。牛鑒正關註戰情,突然看到頭頂壹條條火龍似地飛來,嚇得驚慌失措。

馬上乘坐轎子逃跑了。牛鑒逃跑,導致了吳淞口北岸的太湖水軍也作鳥獸散,英國艦隊向北岸駛去,不久就登陸了北岸並占領了炮臺。

陳化成覺得大勢已去,變穿戴整齊,朝著北方,面向朝廷,泣不成聲地說:“皇上,我的力量已經用盡了。”說完就服毒自殺了。

其余32~40篇,內容太多,妳可以參考:/zgfjudy/blog/static/86153656200968102959300/。

2. 新編初中文言文助讀

37、老婦智鬥遼敵

端拱中,有嫗獨止店上.會壹虜至,系馬於門,持弓矢坐定,呵嫗汲水.嫗持綆缶趨井,懸而復止,因胡語呼虜為王,且告虜曰:"綆短,不能及也.嫗老力憊,王可自取之."虜因系綆弓抄,俯而汲焉.嫗自後推虜墮井,跨馬詣郡.馬之介甲具焉,鞍之後復懸壹彘首.常山民吏觀而壯之.

譯文:

端拱年間,有個老婦人獨自留在(唐河)店裏。不壹會,有壹個遼兵來了,把馬系在門前,拿著弓箭坐著,大聲叫老婦人幫他打水。老婦人拿著井繩和水桶去井邊, 剛把井繩放下去卻停住了,用遼語稱呼遼兵為“大王”,就對遼兵說:“井繩短,不夠打到水。我年紀老力氣又不夠,請大王自己打水吧。”遼兵就拿著井繩系住弓 的壹頭,俯下身子打水。老婦人從後面把遼兵推入井中,騎上遼兵的馬跑到郡城。壹路上老百姓觀看並稱贊她勇敢。

38、蘇武牧羊北海上

蘇武為漢使匈奴,為單於留,使衛律治之。百般脅誘,武終不屈。衛律白單於,單於益欲降之,乃幽武大窖中,無飲食。天雨雪,武嚙雪,與氈毛並咽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為神。乃徒武北海上無處,使牧羝。曰:羝乳乃得歸。武既止北海上,掘野鼠之藏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十九年乃歸。

譯文:

蘇武替漢朝出使匈奴,被單於留下,讓衛律處置他。衛律百般威脅誘惑,蘇武始終不屈服。衛律告訴單於,單於更加想要讓蘇武投降,就把蘇武幽禁在大窯之中,沒有飲水和食物。天上下雪,蘇武咬著雪,和毛氈壹起咽下,幾天都沒有死,匈奴以為他是神人。於是把蘇武遷徙到北海沒有人的地方,讓他牧養公羊。說:“公羊生下小羊羔才能回來。”蘇武到了北海,挖掘野鼠收藏起來吃,拄著天子授予的符節牧羊,睡臥起身都帶著。十九年才得以回到漢朝。

3. 新編初中文言文助讀第三課 譯文 原文和文中註釋

原文:

匡衡①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②,衡乃穿壁③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④大姓⑤文不識⑥,家富多書,衡乃與⑦其傭作⑧而不求償⑨。主人怪⑩,問衡,衡曰:“願(14)得主人書遍(11)讀之。”主人感嘆,資(15)給以書,遂(12)成大學(13)時人為之語曰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鼎。衡小名也。時人畏服之。如是聞者皆解頤歡笑。衡邑人有言詩者。衡從之與語。質疑。邑人挫服倒屣而去。衡追之。曰先生留聽。更理前論。邑人曰窮矣。遂去不返。

註釋

(1) 匡衡:西漢經學家

(2) 逮:到,及。不逮,指燭光照不到。

(3) 穿壁:在墻上打洞。穿:鑿

(4) 邑人:謂同縣的人。古時“縣”通稱為“邑”。

(5) 大姓:富戶;大戶人家。

(6) 文不識:姓名

(7) 與:給。

(8) 傭作:被雇傭勞作。

(9) 償:值,指報酬(回報)。

(10)怪:感到奇怪。

(11)遍:盡

(12)遂:終於

(13)大學:大學問。

(14)願:希望

(15)資:資助,供給

譯文: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墻壁鑿了壹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卻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麽這樣,他說:“我想借妳家所有的書,把它們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從此,匡衡努力學習,成了大學問家。 匡衡能夠解說《詩經》,當時的人為此編了順口溜說“誰也別說《詩經》了,匡鼎他來啦,老匡他說的《詩經》,能解除人們的疑問和憂愁。”鼎是匡衡的小名,(因為他對《詩經》的解說很精當,)當時的人都對他既敬畏又欽佩,聽到的人沒有不發出會心解悟的歡笑的。匡衡的老鄉裏也有壹個解說《詩經》的人,匡衡去找他辯難,考證有疑問爭議之處。結果把這個人說得(大敗而歸)沒顧上穿好外衣和木屣就跑了。匡衡追上去,說“請先生留下來聽我說,我們再從頭說起。” 這個人說“我實在沒的可說了!”於是這個人走了,再也沒回來說《詩經》。

4. 求:新編初中文言文助讀25.魯宗道正直(原文、加點字解釋)作

魯宗道做人剛正,正直,嫉惡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於直言,不拘謹.作教育太子的官時,家住得離酒店很近,有壹次穿著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他)入宮,使者到了門,過了很久,魯宗道才從酒店回來.使者先回宮了,約定說:“如果皇上怪罪妳來晚了,用什麽來回答?”魯宗道說:“(妳)只管說實話.”使者說:“妳這樣是會有罪的.”(魯宗道)說:“喝酒,人之常情.欺騙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阿!”真宗果真問了,使者詳細地把魯宗道所說的告訴了皇上.皇帝問魯宗道,他道歉說:“有老朋友從鄉裏來,我家貧窮得沒有杯盤,所以到酒店去喝.”皇帝因為他忠誠誠實認為可以重用.魯)宗道為人剛直,疾惡少容,遇事敢言,不為小謹.為諭德時,居近酒肆,嘗微行就酒肆中,偶宋真宗亟召,使者及門,久之,宗道方自酒肆來.使者先入,約曰:“即上怪公來遲,何以為對?”宗道曰:“第以實言對.”使者曰:“然則公當得罪.”曰:“飲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問,使者具以宗道所言對.帝詰之.謝曰:“有故人自鄉裏來,臣家貧無杯盤,故就酒家飲.”帝以為忠實可大用. 少容:不肯容忍 為:做 小謹:謹小慎微 諭德:教育太子的官 嘗:曾經 微行:出行不讓人知道 就:到······去 偶:恰遇 亟:緊急 方:才 及:到 先入:指先回宮中 即:如果 第:只,只管 以:按照 然則:要是這樣,那麽 得罪:獲罪 具:詳細 謝:謝罪 故:所以 就:到 以為:認為疾惡:痛恨壞人和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