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代碼結局,為什麽女警官會知道爆炸犯的名字
首先,電影竟然把故事圍繞現實世界早就發生了的“八分鐘”來結構故事,反復讓主角穿入其中,身臨其境地進行破案;而破案的目的,竟然是為了阻止馬上就要發生的驚天動地的核武攻擊恐怖案件(警察和科學家們是如何知道會有核武攻擊芝加哥城線索的?是不是歹徒提出了警告?沒看明白,希望看明白的告知壹聲)。由此,電影就變得十分緊張而刺激,雖然影片時長並不短,但因為情節濃縮在這八分鐘裏而反復破案,壹次揭開壹點謎底,觀眾也參與其中思索,也就變得十分有趣了。
其次,主角竟然是壹段源代碼,其所穿越進去的世界,竟然是電腦虛擬的“過去世界”!這個想法太牛了。電影雖然語焉不詳,沒有給我們說清楚主角之外的人的信息是如何搞到的,如何變成電腦程序中的活人的,並且還有不少人是還活在現實中的(比如中途下車的那些人以及那個歹徒),他們並沒有死去,如何在電腦中模擬?但通過虛擬世界來虛擬地運行“歷史真實”、並在這個“歷史真實”中尋找邏輯和證據破案,還有比這更刺激的麽?
再次,影片的結尾竟然形成了平行世界——真實的世界裏,主角仍然是壹具屍體(或曰半具,電影中展示了“生存”在箱子中的這半具屍體),並且列車爆炸已經發生了,但城市核爆案被阻止;可是,主角通過在源代碼中的努力,救下了列車,可這,只能存在於虛擬世界中了。於是,電影到最後,就用了“主角在虛擬世界發送壹段短信給現實世界中的女上尉”這麽個有趣的情節,聯通了虛擬與現實,這看上去很荒誕,可是很有趣。或許留作續集的線索?
最後,就是電影圍繞愛情來寫故事,著重點在寫人性,就此讓電影變得十分感人。其中的父子情、男女情、生命的眷戀等等方面,都寫得很成功,所以,並不是壹部充滿花裏胡哨CG動畫的科幻片,而是壹部充滿緊張激烈節的以描繪人性為中心的好電影。
————————
看到大家熱烈參與討論,很是感謝。上述原文我未改動,現在把問題簡化壹下提出來,供大家釋疑解惑:
影片中的科學家提示說,列車上午爆炸後,還有六個小時會發生臟彈攻擊芝加哥,因此才進行了這次源代碼程序運行,以便找出即將攻擊芝加哥的兇手,阻止他用臟彈(也就是核武)攻擊芝加哥。電影也通過源代碼程序運行,讓主角數次進入已經發生過的上午八分鐘裏,終於調查出兇手是誰,還成功地阻止了臟彈攻擊芝加哥,截獲了兇手的車輛,抓住了兇手。
問題是,科學家是如何知道芝加哥即將遭到臟彈攻擊的?
同樣地,還有壹個問題就是:按照電影情節,倒數第二次進入八分鐘,成功調查出兇手並阻止了兇手,抓獲了他的車輛,那麽,就說明現實中芝加哥沒有發生臟彈攻擊,已經安全了。但是,最後那次女上尉私自啟動源代碼程序運行,主角成功地解除了虛擬世界中的列車爆炸之後,我們看到主角仍然報警說兇手及其裝滿臟彈的車輛在什麽什麽地方,讓警察去抓獲。不是倒數第二次進入八分鐘已經解除了芝加哥危險了麽?芝加哥不是已經安全了麽?那麽,為什麽還要把兇手及其車輛報告給警察呢?假如他不報警,應該也不會發生臟彈攻擊芝加哥的,因為那個兇手已經在上壹次進入八分鐘裏給調查出來,警察已經在現實世界中抓獲他了啊(現實世界中的電視報道)。大家不是已經看到科學家都去慶功了麽,所以才放松警惕,導致女上尉有機會私自啟動最後壹次的。
————————
剛剛我又看了壹遍。這次是仔細看的,特殊地方我都是暫停,仔細閱讀字幕的,可惜有不少地方的字幕有些提前或者拖後,導致第壹次看的時候造成混亂的。現在把情節理清壹遍,供大家參考:
先說現實世界發生的事情:
柯爾特上尉已經在兩個月前犧牲在阿富汗戰場,並給追授功勛,他的葬禮也舉行完畢了。在他犧牲前曾經跟父親吵了壹架,因此父親對他的死,感到很內疚。
柯爾特犧牲後,他的半截遺體給保存下來並利用生理科學手段讓其大腦和半截身體存活下來,以用來科學試驗——用來試驗源代碼程序,利用人死後大腦會存留最後八分鐘記憶殘像的原理,來穿越到過去八分鐘,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這壹天,上午七點四十八分在美國芝加哥聯合車站發生壹列通勤列車爆炸事故,車上的200多人全部死亡。但警方通過壹些渠道得到壹個重要情報:爆炸列車的兇手,還將制造更大的恐怖案件,這就是:兇手將在列車爆炸的六小時後,用臟彈來攻擊芝加哥城區。為此,警方只得立即疏散芝加哥城裏的民眾。但這個疏散談何容易!芝加哥可是人口超過200萬的城市,並不可能在臟彈攻擊前全部疏散完畢的。
在疏散芝加哥市民的同時,美國軍方的壹個秘密機構——CANCO-N,壹個空軍的秘密科學試驗機構——決定啟動源代碼程序,讓柯爾特遺體的大腦進入源代碼程序,借用上午列車爆炸案中已經死亡的壹位中學教師的記憶殘留,來調查兇手,找到兇手,並找到攻擊芝加哥的臟彈廂車。為此,柯爾特被多次置入列車爆炸前的最後八分鐘,歷盡辛苦,終於找到了兇手,警方順利地在芝加哥城區壹個正在修建的公路上,抓獲了兇手,繳獲了他的作案車輛,芝加哥安全了。科學家和柯爾特的大腦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按照科學家原定計劃,柯爾特壹旦完成調查任務,科學家允諾讓柯爾特的半截遺體死亡,讓柯爾特的意識真正死去,好讓柯爾特安息。柯爾特也盼望著自己安息,自己的大腦和意識不再受這個折騰。但是,真正解決危機之後,科學家食言了,決定讓柯爾特繼續活著,好等待以後再使用他穿越。理由是,他太好用了。
但古德溫上尉並不贊同這個殘忍的改變。她覺得應該讓柯爾特安息,讓其維生系統關閉,讓他死亡。於是,古德溫上尉冒險地私自啟動了最後壹次穿越,讓柯爾特去列車爆炸前的最後八分鐘裏解救列車上的所有人。然後,到八分鐘完畢之後,古德溫上尉並不知道柯爾特究竟成功解救出來列車沒有,但她依照原來的約定,關閉了柯爾特維生系特,柯爾特順利死亡了。
再說虛擬世界中發生的事情:
柯爾特上尉醒來,發現自己身在美國的列車上,並且樣子變了,而且還有壹位女朋友在對自己喋喋不休且含情脈脈。暈了腦袋的他經過跟現實世界中操控源代碼程序的空軍女上尉古德溫交流,才得知自己早就在兩個月前的阿富汗戰場犧牲了,自己目前不過是被科學家利用自己的大腦來穿越這天上午發生的列車爆炸案前的最後八分鐘,來調查出爆炸案的兇手,並找到兇手即將開始的臟彈攻擊芝加哥作案手段和爆炸物。
柯爾特上尉經過了很多次來來回回的穿越,才搞明白這壹切的。期間,他的人性的意識曾經強烈地對抗過這個並不人道的科學試驗,有好幾次的穿越他幾乎壹事無成,空手而歸。好在,他畢竟是戰士,有強烈的責任感,雖然明白自己不過是壹段源代碼在穿越過去,但最後終於決定承擔起士兵的責任,為國家和民眾的安全,找到兇手。他在倒數第二次穿越的時候,把兇手找到了,使現實世界的警察們終於抓獲了兇手,繳獲了臟彈,芝加哥安全了。
但柯爾特上尉在穿越過程中愛上了他借用身體的那位中學教師(尚恩)的女友——那位喋喋不休的克裏斯蒂娜。她要去改行考律師,還要去印度修行。倒數第二次穿越的時候,柯爾特雖然完美地完成了現實世界中古德溫交給的調查任務,終止了芝加哥攻擊案發生,但他無法忍受通勤列車上面的人都被炸死的事情發生。雖然這個事實已經發生過了,在古德溫上尉的現實世界裏無法改變了,但源代碼程序的原理提醒了柯爾特:柯爾特認為自己可以阻止列車爆炸,並使自己和全列車的人——包括克裏斯蒂娜在內——在平行世界裏存活下去。
隨後,柯爾特上尉要求古德溫上尉來進行最後壹次穿越,他要救出來列車上的所有人。但這個事實已經發生了,怎麽可能救成功呢?但古德溫上尉理解柯爾特的善良,決定滿足其心願,於是,古德溫就沒有聽從科學家的命令,私自啟動了源代碼,讓柯爾特進行了最後壹次八分鐘穿越。柯爾特在這最後八分鐘裏,成功地解除了列車炸彈,還抓獲了兇手,並報了警,保證了他所在的平行世界裏不會發生芝加哥攻擊。同時,他還用尚恩的口氣,跟自己的父親通了話,請求父親對自己的諒解。父子的那場手機對話,讓人熱淚盈眶。
然後,列車沒有爆炸,柯爾特在平行世界活下去了,而在現實世界的他則被古德溫上尉終結了。柯爾特還給古德溫上尉發送了短信,告訴她,如果看到這段短信,說明古德溫其實存在於平行世界中,並且會發生列車爆炸案,發生使用柯爾特遺體進入源代碼調查兇手的事件。果然,平行世界裏的古德溫上尉剛剛上班的時候,就接到了這段短信,深感疑惑。但她並不知道怎麽回事,可也沒告訴任何人,只是看了看維生系統中的還沒啟用的半截柯爾特。
柯爾特在短信中告訴她,如果壹旦啟用了源代碼程序,用他來調查案件的時候,別忘了給自己配合,等等。那麽,接下來的事情應該是,會發生柯爾特上尉被置入源代碼程序,不過,這應該是另壹個平行世界的故事了。由此,就形成了鏡像式的兩面鏡子互相映像,永無止境的無限循環平行世界狀態。
在柯爾特救下列車的那個平行世界裏,柯爾特跟克裏斯蒂娜活了下來,走在芝加哥的街頭,最後看著那個大腦雕塑(鏡面鍍光的圓蛋),幸福地在平行世界存在下去了,只不過,他的樣子是那位教師,也就是克裏斯蒂娜原來的男友,名字叫尚恩。我們在圓蛋雕塑映像裏看到了他的教師模樣